搜索到283篇“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相关文章
难辨芽孢杆菌性肠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难辨芽孢杆菌性肠炎(Clostridium difficile enteritis,CDE)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
宋首楷
以结肠溃疡起病的成人巨结肠类缘病伴难辨芽孢杆菌感染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成人巨结肠类缘病(Hirschsprung′s allied disease,HAD)由结肠壁先天神经节细胞减少缺如或发育不良引起,起病隐匿且较为罕见,缺乏有效客观检查手段。此病偶可继发肠道溃疡,合并难辨芽孢杆菌感染,应充分积极药物治疗,必要时需尽早选择手术治疗。
唐颢谭蓓周炜洵钱家鸣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溃疡难辨梭菌
氧化铁纳米粒子于抑制难辨芽孢杆菌的孢子发芽的用途
本发明内容是关于Fe<Sub>3‑δ</Sub>O<Sub>4</Sub>纳米粒子于抑制难辨芽孢杆菌的孢子发芽的用途。Fe<Sub>3‑δ</Sub>O<Sub>4</Sub>纳米粒子可专一标的至难辨芽孢杆菌孢子...
谢达斌蔡佩珍李威廷李宗儒叶晨圣吴尚蓉
文献传递
克罗恩病合并难辨芽孢杆菌感染6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9年
克罗恩病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难辨芽胞杆菌(CD)又称为艰难菌,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病原菌,目前存在较高的医院感染率,并且防制措施欠缺[2]。炎症性肠病患者CD的感染率较其他患者显著增高,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并且增加了治疗难度[3-4]。目前有关炎症性肠病合并CD感染的相关报道较少,临床及护理经验不足。笔者总结分析了克罗恩病合并CD感染患者的临床症及护理经验,为其临床护理和防治提供参考。
钟淑思林怡覃艳谱
关键词:克罗恩病难辨梭状芽胞杆菌临床症状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辨芽孢杆菌感染2则
2019年
难辨芽孢杆菌(下称难辨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厌氧菌,对B-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多耐药,是院内获得性肠道感染及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首要病原体⑴。难辨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及全身中毒症
李思聪杨金亮
关键词: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抗生素医案
伴腹泻炎症性肠病患者感染难辨芽孢杆菌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通过分析伴腹泻IBD患者难辨芽孢杆菌感染(CDI)的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就诊的169例伴腹泻IBD患者,另外纳入同期就诊的184例非IBD腹泻患者(对照组).收集纳入伴腹泻IBD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酶免疫测定法检测所有纳入患者粪便中由难辨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A和B.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9例伴腹泻IBD患者中,成人137例,儿童32例.伴腹泻IBD患者的CDI阳性率为9.5% (16/169),高于非IBD腹泻组的1.1% (2/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85,P<0.01).成人伴腹泻IBD患者的CDI阳性率为7.3%(10/137),伴腹泻IBD患儿的CDI阳性率为18.8%(6/32).16例CDI阳性的伴腹泻IBD患者中,10例入院前有外院住院史,其本次入院前住院率高于CDI阴性伴腹泻IBD患者的37.3%(57/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5,P=0.01,OR=1.26,95%CI0.78 ~ 2.03).16例CDI阳性的伴腹泻IBD患者中,14例曾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其使用率高于CDI阴性伴腹泻IBD患者的34.6%(53/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78,P<0.01,OR=24.74,95%CI 3.15 ~ 194.46).CDI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伴腹泻IBD患者的住院时间、检测难辨芽孢杆菌后6个月内的肠道切除手术率和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伴腹泻IBD患者CDI发生率升高,其危险因素包括入院前有住院史和使用抗菌药物,但CDI与IBD的短期预后无明显关系.
黄佳汤玉茗姚玮艳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腹泻短期预后
氧化铁纳米粒子于抑制难辨芽孢杆菌的孢子发芽的用途
本发明内容是关于Fe<Sub>3‑δ</Sub>O<Sub>4</Sub>纳米粒子于抑制难辨芽孢杆菌的孢子发芽的用途。Fe<Sub>3‑δ</Sub>O<Sub>4</Sub>纳米粒子可专一标的至难辨芽孢杆菌孢子...
谢达斌蔡佩珍李威廷李宗儒叶晨圣吴尚蓉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继发难辨芽孢杆菌感染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难辨芽孢杆菌感染是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性、次数的改变,严重时可发展为伪膜性肠炎,但目前许多医生对此并不十分了解。本文报道了1例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继发难辨芽孢杆菌感染病例,并通过文献复习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之后继发难辨芽孢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警惕性。
陶河清闫秀娥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粪便菌群移植治疗难辨芽孢杆菌感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粪便菌群移植(FMT)治疗难辨芽孢杆菌感染(CD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Wan Fang Data和相关网站(http://scholar.google.com/),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4月8日,全面搜集FMT治疗CDI的系统评价(SR)/Meta分析,采用系统评价量表(OQAQ)评价SR/Meta分析的偏倚风险,并用GRADE方法对部分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1个SR,其中4个采用了Meta分析方法。OQAQ评分结果显示,除1篇系统评价为2分,其余为5~9分。9个SR报道了CDI患者临床缓解率(CRR),除1篇CRR为36.2%,其余研究结果均表明CRR为90%左右。所有研究均表明下消化道FMT(结肠镜、灌肠等)有较高的CRR;选择粪便供体或随机粪便供体的CRR无差异,但提出须实现规范化的供体筛选表。目前证据显示,FMT有较好安全性,绝大部分的不良事件为自限性,并且符合胃肠道自然属性;GRADE结局指标评价显示证据强度从极低到中等。结论 FMT治疗CDI有显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由于其临床转化困境,须更多的高级别证据支持;同时给政策研究者制定FMT规范化临床路径提供参考。
孟敏刘凯杨雪昝军民果茵茵果茵茵
关键词:伪膜性肠炎
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216例的难辨芽孢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预后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IBD住院患者的难辨芽孢杆菌感染(CDI)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首次住院的216例IBD患者,在人院后立即留取粪便进行难辨芽孢杆菌培养,同时采用PCR法检测难辨芽孢杆菌毒素A和毒素B。分析纳入患者CDI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216例IBD患者中,UC73例,CD143例。IBD患者的CDI阳性率为13.9%(30/216)。UC患者的CDI阳性率为24.7%(18/73),高于CD患者的8.4%(1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90,P〈O.01)。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UC中CDI阳性患者比例增加,3例缓解期、17例轻度活动期、23例中度活动期和30例重度活动期患者中CDI阳性者分别为0、2-5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0,P=0.028)。UC患者中,CDI阳性和阴性组有入院前3个月内的外院住院史者分别占6/18和7.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0,P=0.020);两组有入院前30d内的PPI用药史者分别占7/18和7.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0,P=0.004)。CDI阴性的UC患者住院时间为7.0d(5.0d,12.0d),短于CDI阳性患者的10.5d(8.8d,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7.000,P=0.005)。CDI阴性CD患者检测CDI后3个月内肠道切除手术率为10.7%(14/131),低于CDI阳性患者的5/1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0,P=0.010)。结论国内住院IBD患者有较高的CDI发生率,UC尤为显著,其危险因素包括病情重、入院前3个月内的外院住院史和入院前30d内的PPI用药史,CDI与预后不良有关。
陈小丽万珊珊曹倩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溃疡性CROHN病梭菌

相关作者

钱家鸣
作品数:749被引量:6,816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胰腺癌 急性胰腺炎
张发明
作品数:174被引量:5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植管术 菌群 内镜 肠道
袁耀宗
作品数:559被引量:8,029H指数:3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 胰腺癌 肠易激综合征 胰腺肿瘤
徐樨巍
作品数:299被引量:1,356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儿科 轮状病毒
曹倩
作品数:146被引量:636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CROHN病 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