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4篇“ 雄性外生殖器“的相关文章
- 柑橘大实蝇雄性外生殖器超显微结构及其性选择权
- 2025年
-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是柑橘的重要害虫。本研究基于光学、扫描电镜、X射线CT,对其雄虫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阳茎长度和雌虫泄殖腔到受精囊的长度、以及雌雄虫交配过程中的夹持状态和雄虫阳茎冠到达雌虫阴道位置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雄性外生殖器是由阳茎(阳茎管和阳茎冠)、生殖突(阳茎内突和生殖环)和抱握器(背刺突和抱器)这3个部分组成。阳茎管是长而弯曲的双套管结构(向腹面卷曲),外管即阳茎管,内含1条输精管(内管),阳茎管腹面褶皱,骨化程度低,背面平坦(中间有沟),骨化程度较高,既可以弯曲折叠又可以变直。休息时,阳茎蜷曲,大部分隐藏在第5腹节内。阳茎冠由生殖杆、阳茎冠体(基囊、喇叭口、裂口和骨化体)组成,精子出口位于阳茎冠顶部喇叭口内和基囊前端的阳茎冠体上的裂口内。成虫交配时,雄虫抱握器夹持住雌虫产卵针背片端部,阳茎能够到达的最远处为雌虫布氏交配囊。雌虫从泄殖腔口至受精囊长度(21.64±0.59 mm)远大于雄虫阳茎的长度(9.21±0.25 mm),表明雄虫的阳茎不能到达雌虫的受精囊,雌性可以通过控制精子是否进入受精囊来控制受精。因此,雌成虫拥有最终的授精控制权。这些结构或组织经过进化,从而适应其阳茎的运动、交配等行为活动。为理解昆虫繁殖生理、进化和多样性,昆虫交配、阳茎运动等行为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孙康林刘文茹桂连友刘梅柯周仁迪汤建涛姜振宇张国辉张智亮吴佳莉刘科宏
- 关键词:柑橘大实蝇雄性外生殖器
- 甘肃酒泉地区十二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比较研究
- 2024年
- 【目的】为了准确鉴定甘肃酒泉地区草地蝗虫种类,明确蝗虫雄性外生殖器在分类中的关键特征及指标。【方法】通过解剖比较研究了采自甘肃酒泉草地的12种蝗虫成虫雄性外生殖器结构,分属3科7属,具体为: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稻蝗属Oxya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和无齿稻蝗O.adentata;斑翅蝗科(Oedipodidae)小车蝗属Oedaleus红胫小车蝗Oedaleus manjius和黄胫小车蝗O.infernalis,尖翅蝗属Epacromius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和小垫尖翅蝗E.tergestinus tergestinus,束颈蝗属Sphingonotus宁夏束颈蝗Sphingonotus ningsianus和盐池束颈蝗S.yenchihensis,胫刺蝗属Compsorhipis大胫刺蝗Compsorhipis davidiana;网翅蝗科(Arcypteridae)雏蝗属Chorthippus华北雏蝗Chorthippus brunneus huabeiensis和白纹雏蝗C.albonemus,异爪蝗属Euchorthippus素色异爪蝗Euchorthippus unicolor,并对雄性外生殖器的8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斑腿蝗科稻蝗属阳具基背片桥狭,且无锚状突,阳具复合体色带连片较宽,其余10种蝗虫阳具基背片桥宽,均具锚状突,阳具复合体色带连片较窄;斑翅蝗科阳具复合体阳茎基瓣宽圆形,而网翅蝗科阳具复合体阳茎基瓣为钩状;冠突的形状在各属之间变化显著。12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8项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00的有2个主成分,即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第1主成分的主要组分包括锚状突外侧间距、后突外侧间距、锚状突内侧间距、锚状突高、两锚状突间距和桥宽,第2主成分的主组分为阳具复合体长宽比,两者总贡献率为78.27%。【结论】蝗虫的雄性外生殖器在科、属、种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以用雄性外生殖器准确区分酒泉地区12种草地蝗虫;区分这12种蝗虫时,锚状突的相对位置、后突间距、桥宽和阳具复合体的大小是主要指标。
- 王兴铎郑成卓董子信刘恒亮付连海钱秀娟
- 关键词:直翅目蝗总科蝗虫雄性外生殖器主成分分析
- 祁连山北麓天然草原主要蝗虫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特征分析
- 2024年
- 为准确识别祁连山北麓天然草原主要蝗虫种类以科学防治蝗虫,采集当地优势种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常见种东方雏蝗Chorthippus intermedius、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宁夏束颈蝗Sphingonotus ningsianus以及稀有种黄胫异痂蝗Bryodemella holdereri、祁连山短鼻蝗Filchnerella qilianshanensis、肃南短鼻蝗Filchnerella sunanensis、北方雏蝗Chorthippus hammarstroemi共9种蝗虫,于室内进行雄性外生殖器解剖及其结构特征描述,并选取7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对基于其他外部形态特征不易区分的种类进行种间分类。结果显示:供试9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差异在于阳具基背片形状、侧板边缘凹凸程度、后突形状等,可用于以上种类鉴定。雄性外生殖器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00的成分因子有2个,第1主成分主要包括锚状突外侧间距、两锚状突间距、锚状突内侧间距和后突外侧间距,第2主成分主要为阳具基背片桥宽,二者总贡献率为88.14%。表明利用雄性外生殖器的主要特征锚状突、后突、冠突、桥宽的相对位置,可以准确区分祁连山北麓天然草地供试的9种蝗虫。
- 钱秀娟曹宁王兴铎刘长仲
- 关键词:天然草原蝗虫雄性外生殖器主成分分析
- 肃南6种草地蝗虫雄性外生殖器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为准确鉴定肃南县常见草地蝗虫,本文利用传统解剖方法获取了6种雄性外生殖器,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测定,并选择7项指标对雄性外生殖器阳具基背片展开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蝗虫雄性外生殖器区别在于阳具基背片整体形状、桥凹陷程度、冠突形状等;7项指标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大于1.00的有2个成分因子,即第一主成分包括两锚状突间距(L_(1))、后突外侧间距(L_(7))、锚状突高(L_(5))、锚状突外侧间距(L_(3))、锚状突内测间距(L_(2))、冠突内侧间距(L_(6)),第二主成分为桥宽(L_(4)),总贡献率达92.082%。综上所述,蝗虫雄性外生殖器变化明显的部位(桥宽、锚状突、后突、冠突)可作为研究蝗虫亲缘关系和分类的依据。
- 郑成卓曹宁傅晓意安加吉才让刘长仲钱秀娟
- 关键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主成分分析
- 金蝗和原金蝗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分化及比较系统发育学研究
- 金蝗属Kingdonella Uvarov,1933和原金蝗属Eokingdonella Yin,1984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黑蝗...
- 葛俊杰
- 关键词:进化
- 新疆12种常见蝗虫雄性外生殖器的比较及主成分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为准确鉴定新疆草原的常见蝗虫,本研究基于雄性外生殖器原色图片对新疆草原的4科10属12种常见蝗虫的雄性外生殖器结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总结属级和科级分类阶元的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并对选取的9个雄性外生殖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斑翅蝗科雄性外生殖器的阳茎基瓣呈宽圆形,而网翅蝗科雄性外生殖器的阳茎基瓣呈花瓣状。9个雄性外生殖器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都在1.00以上的有2个主成分,即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两者的总贡献率为88.10%;第一主成分的主要组分为后突间距、桥宽和锚状突的相对位置;而第二主成分的主要组分为阳具基背片长宽比。区分12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的主要特征为后突间距、桥宽、锚状突的相对位置和阳具复合体的大小。
- 白静任金龙赵莉牙森·沙力
- 关键词:斑翅蝗科网翅蝗科
- 蟋蟀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功能及交配行为研究
- 大多数昆虫通过两性生殖,完成世代繁衍。求偶和交配行为是两性生殖昆虫生殖活动的重要组成。在求偶和交配行为中,生殖器及相关结构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构与虫体的其他特征相比,演化速度往往较快,尤其雄性外生殖器常被当作重要的物种分...
- 景璇
- 关键词:蟋蟀外生殖器感受器交配行为
- 文献传递
- 中国蝶类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学研究
- 蝴蝶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凤蝶总科Papilionoidae,是倍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昆虫。目前全世界种类超过18000多种,中国幅员辽阔,蝴蝶种类数多达2100多种。传统的蝴蝶分类鉴定...
- 缪志鹏
- 关键词:蝴蝶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学物种分类凤蝶总科
- 长链非编码RNA Bmdx--AS1影响家蚕(Bombyx mori)雄性外生殖器发育的作用机制研究
-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生物细胞内一类长度大于200nt,但并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基因转录产物。lncRNA不仅可以在表观遗传、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王凯旋
- 关键词:家蚕外生殖器EGFR信号通路
- 文献传递
- 16种瓢甲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学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解剖制作瓢甲雄性外生殖器样本,观察了盔唇瓢虫属、食植瓢虫属、整臀瓢虫属、黄菌瓢虫属、褐菌瓢虫属、异斑瓢虫属、异色瓢虫属、小巧瓢虫属、宽柄月瓢虫属、盘瓢虫属10个属的16种瓢甲的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结果表明,瓢甲的雄性外生殖器,尤其是弯管、侧叶、中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在种、属间具有明显差异,瓢甲的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作为物种鉴定,特别是区分近似种的重要依据。
- 雷婷虎常萍陈悦崔佳佳杨淋凯王国利
- 关键词:外生殖器弯管
相关作者
- 房丽君

- 作品数:39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植物园
- 研究主题:鳞翅目 蝶类 蛱蝶科 蝴蝶 蛱蝶
- 胡红英

- 作品数:92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
- 研究主题:膜翅目 赤眼蜂科 缨小蜂 赤眼蜂属 生物防治
- 冯波

- 作品数:34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锯天牛亚科 性信息素 鞘翅目 天牛科 二化螟
- 庞雄飞

- 作品数:192被引量:1,758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小菜蛾 瓢虫科 生命表 种群控制 鞘翅目
- 李志文

- 作品数:25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油茶 小腹茧蜂亚科 小果油茶 支序分析 茧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