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7篇“ 集体化时期“的相关文章
- 集体化时期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征与逻辑
- 2025年
- 集体化时期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村镇建设的重要起步阶段,其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基于历史文献和资料,本文系统梳理了人民公社期间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规划设计方案与建造实践,从功能类型与规模、空间布局和组织模式3个维度,剖析该时期设施规划建设的核心特征及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集体化时期村镇设施规划呈现出功能的集约化、建设规模的高标准与当时经济水平的不匹配、空间布局的秩序性与均质化以及强制性组织模式下低技术的推行等特点。这些特征深刻反映了政治导向下的“乌托邦”式共产主义理想、生产导向下“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下“机械化”社会关联的内在规律,本文进而探讨这一时期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蕴含的遗产价值,为深入理解我国村镇建设的历史规律提供参照。
- 叶露史英楠王慧宾黄一如
- 关键词:集体化时期
- 集体化时期“包”的基层实践与制度演变
- 2024年
- 1952年,较早开始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东北、华北地区率先提出定额计酬的“包工制”。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各地农村又发展出以“三包一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包”随之由一种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的制度性安排,开始在全国推广。在经历了短暂的人民公社化时期的无责任制过程之后,20世纪60年代初各地不仅恢复了“三包一奖”,还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分配大包干”,力图解决“三包一奖”无法根本突破的队与队之间的平均主义矛盾,“包”由此完成了农民与国家博弈下的极限蜕变。贯穿于集体化时期的“包”通过组织劳动与分配两个环节,将社员的责、权、利相结合,调节着集体组织内的“公”“私”矛盾,为农村集体体制的持续与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兜底”作用,其内含的历史逻辑值得反思。
- 李田玉
- 关键词:集体化时期农业生产责任制
- 从“生活”出发:再思集体化时期的“再生产”实践被引量:2
- 2024年
- 一、社会再生产危机:为何讨论?如何认知?这几年《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组织工作坊有一个特点,就是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那么,我一直在想编辑部为什么要组织这次“再生产”的圆桌讨论?
- 宋少鹏
-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再生产工作坊集体化时期编辑部
- 集体化时期牟平乡村闲置公共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 集体化时期是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实验,这一时期的建设活动整体呈现出集体化、快速化的倾向,遗留下大量的乡土建筑遗存。目前这些公共建筑有很大一部分尚未引起重视,处于闲置、被废弃的状态,不仅浪费土...
- 吴迪
- 关键词:集体化时期
- 集体化时期农村插队知青的副业生产——以厦门知青为例
- 2024年
- 集体化时期,为使插队知青安心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实现生活上的自给有余,国家在插队知青的菜地分配与经营、养猪与积肥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副业生产等诸方面给予较多关注,并付诸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但是,由于基层贯彻相关政策存在前紧后松和知青缺乏分工明确、高效率的家庭组织等原因,多数知青难以从副业中获取与当地农民相当的经济收益。
- 丘新洋
- 关键词:集体化时期
- 集体化时期淠史杭水利工地的民工数量与工地生活
- 2024年
- 淠史杭灌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兴修的最大灌区,当地政府动用几十万民工在14年内(1958-1972)基本完成了主干渠、干渠等建设,实现了江、淮的连通。其水利民工主要来自灌区内的受益县,以农民为主体,利用冬休季节集中修建,民工的动员总体上兼顾了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在工地生活组织上,党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优先保障水利民工的基本物资,并从衣、食、住、娱、医等角度关爱民工的日常生活。党对水利民工的充分动员和生活关照是这一水利工程得以兴修并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 张亮
- 集体化时期川东地区农业机具的推广研究(1956-1983)
- 农业作为国之根本,其发展制约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落后,粮食匮乏。面对农村人口多、传统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现实国情,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实行土地改革、推动农业合作化的同时,为恢复农业...
- 雷忠菁
- 关键词:农业机具
- 集体化时期工分稀释化视域下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以广西容县华六大队为例
- 2024年
- 人民公社制度在学界一直备受争议。为更深入揭示其全貌,本文从工分稀释化视角,结合对相关档案、账册和口述史资料的考察,对广西容县华六大队的公共产品供给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首先,平均主义盛行的重要原因是国家和集体从生产队抽取了大批物资,导致分配总量极大减少;其次,人民公社在农业之外进行了大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此产生的巨额工分拿回生产队进行分配,致使工分被直接稀释;第三,人民公社为本地提供了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这些产品所需的人员、物资和资金等主要由生产队承担,间接稀释了生产队的工分值。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为自己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福利事业,可以说,集体经济就是一种社会经济。
- 冯裕强
- 关键词:公共产品人民公社
- 集体化时期郑州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自1938年花园口事件后,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地区土地沙碱化严重,农业产值低下,民众一直深受黄河决口带来的影响困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工作,在集体化时期,尤其在1957—1960年展开了大规模的与“引黄”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堤坝、水库得以修建,盐碱化土壤得到改良,更重要的是区域农作生态得到改善,出现了稻作生产。“大跃进”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全民“大办水利”之风盛行,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出现如次生盐碱化等诸多问题,幸而错误得到及时拨正。通过完善排水设施,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得以发挥其巨大潜力,至今仍成效显著。
- 申志锋田雅阁
- 关键词:集体化时期农田水利建设
- 集体化时期乡村生产空间的重构:以厉家寨农田水利建设为例
- 2023年
- 空间意识既是理解时间的重要维度,也为我们理解历史的主体性、多元性提供了独特视角。在集体化时期厉家寨农田水利建设中,通过整地、造地改变了以往土地分散性、碎片化的空间格局;河渠、水库建设的治水工程在改变水资源自然状态的同时,更是制作出众多的空间景观。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上,乡村生产空间的重构提供了政治动员下落后乡村短期内实现国家现代化图景的可能性。这场空间革命既是改造乡村的国家行动,也离不开各级干部和普通农民的全面参与,是国家与农民共谋的结果。但这种共谋关系中不同“能动者”的主动性及其作用有着重要区别,体现为一种“差序的共谋”。
- 刘行玉
- 关键词:集体化时期
相关作者
- 黄英伟

- 作品数:37被引量:21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农户收入 集体化时期 农户 生产队 账本
- 吕志茹

- 作品数:29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红十字会 集体化时期 民工 水利 水灾
- 郝平

- 作品数:102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丁戊奇荒 明清 清代 乡村 旱灾
- 郑卫东

- 作品数:41被引量:3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生育文化 农民 农民集体上访 集体化时期
- 王胜

- 作品数:22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个案 集体化时期 农村合作医疗 赤脚医生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