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58篇“ 雷达成像技术“的相关文章
- 雷达成像技术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二维成像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系统实现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成像雷达奠定较坚实的基础,全书共九章,前两章集中介绍成像雷达的概念及成像...
- 刘永坦著
- 关键词:雷达成像
- 雷达成像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电子信息科技专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出版:本书分8章,主要内容有:雷达高分辨的原理和实现的处理方法,一维距离像,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在合成孔径雷达和逆合成孔径中的应用等。
- 保铮
- 关键词:成象原理雷达信号
- 雷达成像技术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二维成像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系统实现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成像雷达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 刘永坦等著
- 关键词:成象原理雷达信号
-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突破光学系统衍射极限的主动光学成像技术,其概念来自工作在微波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相比于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具有成像速度快、成像分辨率高以及能获取符合人眼感知的图像的优势,在远距离目标感知与识别中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本文从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出发,回顾和梳理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主要关键技术的主要进展,包括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系统模型和基础理论、系统设计与架构、激光相位噪声抑制、运动补偿技术以及成像算法;同时对国内外重要的外场实验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探讨了后续实现工程化所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 徐晨晋凯魏凯
- 关键词: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相干激光雷达
- 微波光子W波段宽带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 2024年
- W波段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具有成像分辨率高、成像距离远、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适用于机载、弹载、星载等应用领域,是雷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微波光子技术由于具有高频、大带宽、低传输损耗等优势,是克服传统雷达面临“电子瓶颈”效应的主要手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光子技术实现的W波段调频信号体制ISAR成像系统。在发射端,使用微波光子倍频技术实现了瞬时带宽为8 GHz的W波段线性调频(linearly frequency-modulated,LFM)信号生成。在接收端,基于微波光子去斜技术实现回波信号去斜处理。ISAR成像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姿态下的目标轮廓清晰可辨。
- 江利中颜露新谭姗姗茹海忠杨明远
- 关键词:微波光子W波段成像雷达逆合成孔径
- 探地雷达成像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检测中的应用
- 2024年
-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路基的准确检测,文章首先采用均值滤波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雷达图像进行去噪预处理,然后采用频谱残差法对图像感兴趣区域进行提取,并基于马尔科夫算法对地基层位信息进行追踪。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探地雷达成像技术识别准确率相对于人工识别有显著提升,层位追踪技术能够对病害位置进行准确追踪。该研究提升了探地雷达成像技术的检测精度,可为保障道路的安全和稳定性提供技术参考和支持。
- 郑鑫
-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雷达
- 步进频连续波探地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一种通过天线向探测区域发射电磁波,经过目标和地下介质折射或反射后再由天线接收,最后经过数据处理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规律的探测方法。随着人们对于探测深度和...
- 张欣欣
- 关键词:步进频率探地雷达信号处理
- 高超声速平台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 高超声速飞行器是当今世界竞争的三大新兴技术之一,在未来的军事和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高超声速平台的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飞行高度距地面20千米~100千米,这一高度位于低轨卫星与一般飞机之间,是尚待开发的临近空间区域。为了...
- 王风飞
-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高超声速飞行器波数域算法
- 基于安检的MIMO毫米波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 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增多的恐怖袭击事件,对高通量人流的公共区域实施安全检查已经变得极为必要。然而,传统的安检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毫米波成像技术凭借其成像质量高、能全天候工作等诸多的优...
- 刘文彬
- 关键词:毫米波雷达成像技术
- 弹载雷达成像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被引量:10
- 2022年
-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可对观测区域进行二维高分辨率成像,获得丰富的地貌特征以及目标的尺寸、形状特征,进而选择打击点并提高打击精度和效率。与传统的机载/星载SAR成像体制相比,弹载SAR由于其探测距离远、大机动曲线突防和多平台协同作战的特点,给雷达成像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导弹末制导阶段处于二维甚至三维加速的大斜视工作模式,飞行轨迹与传统的SAR成像模式不同,这会带来距离方位的严重耦合,成像质量退化严重;在攻击飞行段,导弹的天线波束直接指向目标区域,弹载SAR将工作在前视状态,传统的SAR成像技术难以获取目标二维高分辨图像。针对弹载SAR存在的这些问题,该文立足弹载SAR作战需求,从曲线轨大斜视成像、前视成像和协同成像方面介绍了弹载雷达成像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弹载雷达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 李亚超王家东张廷豪宋炫
相关作者
- 王勇

- 作品数:199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可重构 超宽带 射频集成电路 神经网络 光学遥感图像
- 胡卫东

- 作品数:250被引量:1,404H指数:21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ATR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雷达 数据融合 相控阵雷达 雷达目标 目标识别
- 李晋

- 作品数:168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雷达成像 孔径雷达 雷达遥感 子孔径 太赫兹
- 杨桃丽

- 作品数:1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回波信号 空间谱估计 高分辨率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航向
- 杨磊

- 作品数:39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模拟集成电路 宽动态 像素级 跨阻放大器 宽动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