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篇“ 青海草原“的相关文章
- 青海草原毛虫雌蛾性腺气味受体基因的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 2025年
- 为明确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雌蛾性腺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基因的分子特性及组织表达水平,进而为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RT-qPCR技术,对性腺ORs基因进行鉴定及表达谱分析。从性腺转录组数据库共筛选鉴定出13个气味受体基因(包括12个GqinORs,1个GqinOR_(co)),其中只有GqinOR1具有1个信号肽;除GqinOR3、GqinOR7和GqinOR9以外,其余GqinORs具有1~3个跨膜结构域,GqinOR_(co)具有8个跨膜结构;GqinORs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qinORs可能与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和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的ORs具有共同祖先。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性腺ORs基因在雌雄不同组织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P<0.05),13个气味受体基因在性腺中都有表达,且GqinOR8、GqinOR10在触角和性腺中高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青海草原毛虫气味受体嗅觉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 刘占玲高书晶韩海斌唐德靖孔一森潘学能周渊涛
- 关键词:气味受体性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谱分析
- 青海草原研究记载史略
- 2024年
- 通过收集、查阅文献资料,以时间为主线,综述了青海草原的研究历史和相关草原植物调查情况,为青海省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 邓艳芳侯光良蔡佩云
- 关键词:青海草原草地畜牧业史略
- 青海草原生态保护困境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青海省草原面积广阔,畜牧养殖业发达,草原是当地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鼠害、土壤碱化和沙化等因素,青海省的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草地退化速度加快。当前,青海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主要问题体现在草原生态保护机制不完善、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内容单一、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突出、生态型草种缺口较大、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等方面。为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从制度体系、工程项目、资金扶持、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解决现存问题。本文分析了青海省草原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实施草原生态保护的价值,探索了草原生态保护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 张耘硕
- 关键词:青海草原生态保护
- 青海草原毛虫IR基因的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RT-PCR技术,对GqinIRs基因进行鉴定及表达谱分析。本研究共鉴定出12个GqinIR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青海草原毛虫IRs属于两性蛋白,除GqinIR7、GqinIR8a、GqinIR10a、GqinIR75a、GqinIR76b都具有信号肽,具有2~4个跨膜结构域,二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系统进化表明青海草原毛虫IR与东方黏虫和疆夜蛾亲缘关系较近。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鉴定的青海草原毛虫12个IR基因在雌雄不同组织体现不同的表达水平(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青海草原毛虫离子型受体蛋白对外界气味分子的识别及反应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并且为深入研究青海草原毛虫嗅觉机制奠定基础。
- 刘占玲寇桂香南彦斌王克鑫周渊涛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谱分析
- 青海草原毛虫成虫触角感器观察及GqinOBPs表达分析
- 2024年
- 为明确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及GqinOBPs基因在嗅觉识别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触角进行观察,并通过RT-qPCR测定GqinOBPs基因在雌雄成虫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触角上发现分泌孔及8种感器,包括刺形感器、毛形感器、Bohm氏鬃毛、单孔栓感器、鳞形感器、锥形感器、柱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其中刺形感器、毛形感器、Bohm氏鬃毛和锥形感器分别有6、3、2和3种亚型。GqinOBPs的组织表达结果显示,GqinOBP 6、GqinOBP 8、GqinOBP 9和GqinOBP 16在雄成虫触角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GqinOBP 4、GqinOBP 10、GqinOBP 13~GqinOBP 15和GqinOBP 17在雄成虫翅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GqinOBP 2、GqinOBP 12和GqinOBP 17在雌虫组织中的整体表达情况较好且GqinOBP17的表达具雌性偏好(P<0.05)。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青海草原毛虫化学感受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寻找青海草原毛虫绿色防治的分子靶标提供理论依据。
- 南彦斌刘占玲寇桂香王克鑫李蓉蓉周渊涛
- 关键词:触角感器扫描电镜气味结合蛋白
- 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与分布
- 2024年
-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高山草甸上的重大害虫之一,雄成虫具有飞行能力能够扩散危害。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和形态结构,旨在明确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及分布特征并推测各感器的功能。结果表明: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共发现7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I型、II型、III型和IV型)、刺形感器(I型和II型)、舌形感器、叉形感器、锥形感器、指形感器、水滴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较广泛。本研究基于前人对其他昆虫各组织的感器研究,对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并推测其功能,这将为青海草原毛虫的形态学、飞行能力及寻找防治靶标奠定基础。
- 寇桂香高书晶来有鹏韩海斌牛烁周渊涛
- 关键词:扫描电镜感受器
- 苦参·印楝素和5%阿维·虱螨脲乳油对青海草原毛虫防控效果的研究
- 2024年
- 试验用苦参·印楝素和5%阿维·虱螨脲乳油两种生物杀虫剂3种不同剂量防治青海草原毛虫,结果表明,苦参·印楝素使用剂量225 ml/hm^(2)和5%阿维·虱螨脲乳油使用剂量150 ml/hm^(2)为最佳防治浓度,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且两种药剂对牧草和家畜安全,可以作为青海省草原毛虫防治贮备用药。
- 刘凯何玲巨秉花
- 关键词:草原毛虫
- 青海草原毛虫蛹期两种寄生天敌昆虫寄生率调查以及与寄主相互作用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天敌昆虫与寄主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自然界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维持着天敌昆虫与寄主种群的相对稳定。因此,生物防控不仅需要掌握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而且还需研究天敌的种群动态以及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青海省玉树州共设6个调查样地,对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种群密度以及草原毛虫蛹期两种寄生天敌昆虫(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Pteromalus sanjiangyuanicus和草毒蛾鬃堤寄蝇Chaetogena gynaephorae的自然寄生率进行为期5年的同步调查(2015-2019年),并对它们的自然寄生率与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青海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在1.0-78.4头/m^(2),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自然寄生率在9.2%-25.0%,草毒蛾鬃堤寄蝇自然寄生率在0.7%-4.4%;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对草原毛虫蛹具有偏雄性寄生特征;连续3年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寄生率与下一年的青海草原毛虫种群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研究表明,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对青海草原毛虫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适宜作为青海草原毛虫生物防控中的优势寄生天敌。研究青海草原毛虫寄生天敌昆虫与青海草原毛虫种群消长关系,为草原毛虫生物防控中寄生天敌昆虫的选择及其扩繁提供科学依据。
- 王海贞李宇宇张如意张剑霜
- 关键词:草原毛虫寄生天敌寄生率
- 青海草原毛虫转录组分析及SSR位点开发被引量:4
- 2023年
-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青藏高原牧区重要的害虫之一。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TM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青海草原毛虫成虫和4龄幼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在此基础上筛选其微卫星(Single sequence reperts, SSR)位点并挖掘微卫星引物。本研究共获得63 335条unigenes,有12 597个微卫星位点分布于9 851条unigenes中。通过KOG,GO注释和KEGG通路数据库分析发现,unigenes注释主要集中于一般功能预测、细胞进程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SSR重复类型主要为单核苷酸和二核苷酸重复,(A/T)n是单核苷酸重复中最主要的基元类型,占总SSR位点的71.37%,(AC/GT)n为二核苷酸重复的优势基元,占总SSR位点数的6.06%,且SSR数量随重复次数增加而降低,重复次数类型随基元序列长度增长而减少。利用Primer 3软件设计出2 714对青海草原毛虫SSR引物,随机挑出25对引物进行PCR验证,有11对引物扩增出目的DNA片段。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成功筛选出青海草原毛虫微卫星位点,为进一步研究其种群遗传学和发生动态提供数据支撑。
- 南彦斌许嘉诚何啟玥潘学能周渊涛
- 关键词:微卫星分子标记
- 青海草原毛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8
- 2023年
-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危害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本研究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海草原毛虫4龄幼虫、雌雄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同时筛选获得其气味结合蛋白基因(GqinOBP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录本经过组装之后总计得到63335条unigenes,在全部unigenes中筛选并鉴定出17个GqinOBPs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气味结合蛋白为热稳定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在胞外,二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多序列比对显示GqinOBPs具有昆虫OBPs的半胱氨酸模式识别序列;系统分析表明,GqinOBPs基因与同是鳞翅目昆虫的桃蛀螟、小线角木蠹蛾和沙棘木蠹蛾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首次公开并分析青海草原毛虫转录组数据,同时挖掘出其气味结合蛋白基因,为进一步研究青海草原毛虫的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 南彦斌张月何啟玥陈帅周渊涛
-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气味结合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发育树
相关作者
- 裴少阳

- 作品数:21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台
- 研究主题:草原火灾 气象要素 空气质量 污染天气 天气气候特征
- 张景华

- 作品数:24被引量:160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台
- 研究主题:气象要素 初冬 雪灾 环流特征 草原火灾
- 钱有海

- 作品数:21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台
- 研究主题:气象要素 黄河上游 草原火灾 空气质量 污染天气
- 王希娟

- 作品数:29被引量:313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台
- 研究主题:春季降水 雪灾 环流特征 春季 初冬
- 申克建

- 作品数:11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遥感 冬小麦 分层抽样 产草量 MO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