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1篇“ 静力推覆分析“的相关文章
- 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的主厂房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
- 2024年
- SPO2IDA方法利用静力推覆的骨干线近似估计增量动力分析曲线,是一种以静力推覆分析为基础的参数分析方法。SPO2IDA方法从静力推覆曲线中提取信息,并产生必要的极限状态响应的统计估计。在SPO2ID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火电厂主厂房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出该结构对应4个极限状态的易损性曲线,并与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能够提供合理可靠的主厂房地震易损性数据。
- 李庆文胡扬胡扬
- 关键词:地震易损性静力推覆增量动力分析
- 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的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地震破坏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以处于西安f4地裂缝场地的浅埋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振动台试验,探讨了地裂缝场地和结构的震害特征。同时,考虑场地地震响应的非一致性,采用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分析了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针对地裂缝场地地下结构的Pushover分析方法能够较真实地反应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的活动特征和地下结构的破坏特点。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趋于稳定状态的地裂缝上、下盘土体主要进行张合活动(相互挤压与分离)。其中,相互挤压会对结构中柱施加明显附加压弯作用。地裂缝场地土体的水平剪切变形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外在因素,而地裂缝活动造成的附加压弯作用会进一步增大中柱轴压比,降低中柱的变形能力,加速结构的地震破坏。在地裂缝场地特征变形作用下,结构底层中柱水平剪切变形能力相对较弱,且结构剪力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上盘结构底层中柱是结构的抗震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对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熊仲明陈帜陈轩陈轩阿鑫
- 关键词:地裂缝地铁车站静力推覆分析破坏模式
- 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算法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模拟被引量:3
- 2023年
- 为减少因震动导致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损伤,提出了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算法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模拟方法。选择某应用屈曲约束支撑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为研究对象,结合PKPM软件模拟了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算法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静力推覆侧力分布形式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的顶点位移角和基底剪力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屈曲约束支撑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在X向的基底剪力曲线呈指数型增长;强震动作用下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的刚度降低、柱剪力的占比不断增大;延性系数恒定时,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能量谱比值与刚度折减系数呈正相关关系;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的损伤情况随强震持时的提升而提升;随着刚度特征值的不断增大,剪力墙耗能在总滞回耗能比中的占比下降,而框架梁柱耗能的占比则有所上升且分布形式大致呈线性。
- 雷鸣尹思阳王德玲张继承路世伟
- 关键词:静力推覆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
- 基于拟静力推覆分析的大开车站和区间隧道地震损伤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前关于大开车站及区间隧道地震损伤的研究多集中于动力时程分析方面,但其呈现建模过程复杂,计算效率不高等特点。以原始大开车站、区间隧道以及新建大开车站为研究对象,首先,开展了构件层面的拟静力推覆分析,考虑地震荷载下中柱所受的荷载与约束条件,获得了不同竖向压力下中柱的抗震性能曲线;其次,开展了土–结构体系的拟静力推覆分析,采用改进的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再现了水平和竖向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开车站及区间隧道结构的地震破坏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大开车站较区间隧道的横向和纵向跨度更大,尤其是考虑竖向地震动作用后,中柱的轴压比显著提升,普通钢筋混凝土中柱易出现变形能力不足而引起的脆性破坏;新建的大开车站中柱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相同荷载工况下其表现出更好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极大地提高了车站结构的安全性能。
- 许紫刚许成顺杜修力吴晔
- 关键词:轴压比地震损伤
- 基于SAP2000的钢管拱桁架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
- 2021年
- 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钢管拱桁架进行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得出结构性能点水平位移小于结构刚进入塑性时对应的水平位移,说明可以根据提前定义容许准则并分析结构性能点的行为,判断设计目标是否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 孙伟苹
- 关键词:钢管拱桁架非线性静力弹塑性分析
- 基于拟力法的框架结构静力推覆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传统静力推覆分析方法求解结构非线性变形需对结构整体刚度矩阵进行实时地合成与分解,该过程将占用大量计算资源.基于拟力法的纤维梁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在迭代求解结构非线性变形时,首先对弹性刚度矩阵进行分解,计算出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弹性位移;然后通过反复调用弹性刚度矩阵的分解结果与弹性位移,减少回代计算量;最后采用算法时间复杂度理论定量对比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计算效率,通过一榀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数值算例,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算法时间复杂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顶点位移-基底剪力曲线基本吻合,层间位移角与楼层之间的关系曲线也基本一致,两者的最大误差出现在第3层,为3.72%,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拟力法的静力推覆分析方法算法时间复杂度降低了80%,计算效率至少是传统方法的5倍.
- 郝润霞王谋庭贾硕李钢
- 关键词:静力推覆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算法时间复杂度
- 砌体填充RC框架的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
- 砌体墙建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之间,通常被视为非结构构件。在设计墙体自重时,在不考虑墙体刚度和强度贡献的情况下,将其视为梁上均匀分布的荷载。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研究了砌体墙对R.C.C建筑的影响。对不同结构R.C.C建筑物进行...
- Zeeshan Ahmad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推覆分析SAP2000侧向刚度
- 仿古建筑钢框架结构拟动力试验及静力推覆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为研究仿古建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的某仿古建筑钢框架结构为原型,按1∶2缩尺比例制作了试验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拟动力试验。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分别相当于8度多遇、8度设防和8度、9度罕遇地震的El Centro波、汶川波和兰州波,实测了框架的位移反应、加速度反应和应变分布;研究了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受力特点、滞回性能、耗能性能、加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以及承载力与刚度退化规律等,并对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滞回曲线未出现明显的捏拢现象,结构耗能随着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在9度罕遇地震波作用下,中柱异型节点处的拱构件底部及正厅边柱斗构件屈服,骨架曲线仍未进入下降段,整体结构的承载力较高;在地震波作用下,该研究类型的仿古建筑钢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能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 薛建阳戚亮杰葛鸿鹏刘祖强
- 关键词:仿古建筑钢框架结构拟动力试验推覆分析抗震性能
- 建筑结构显式拟静力推覆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基于结构的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显式拟静力求解方法,提出了结构拟静力推覆分析方法(EQPA);为控制结构惯性效应,给出了加载模式和基于能量的评价方法。在自主研发的CPU+GPU并行有限元软件中开发实现EQPA,可有效克服大规模复杂结构隐式Push-Over分析中计算量大和收敛性差的问题。使用EQPA对某超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与三组人工地震动的简化动力增量分析(sIDA)对比。结果表明,EQPA的结构惯性效应得到有效抑制;EQPA耗时仅为sIDA耗时的4.97%;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有一定差异,但两者的结构能力谱曲线、层间变形规律、薄弱楼层和构件损伤规律较为接近。
- 曹胜涛李志山黄吉锋杨志勇
- 关键词:建筑结构
- 石化加热炉钢结构静力推覆分析
- 2014年
- 石化行业某带壁板加热炉钢结构形式复杂,为评价其抗震性能,本文对整个结构进行了静力推覆分析。考虑了结构主体框架和侧墙壁板的共同作用,得到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性能点,并分析了性能点的变形形态和结构性态。结果显示多遇地震下结构均处于弹性,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942,罕遇地震下结构进入塑性的范围不大,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364。结论是该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规范中的"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
- 王佼姣施刚蔡建光厉亚宁孙毅王海涛
- 关键词:静力推覆层间位移角
相关作者
- 杨学林

- 作品数:271被引量:5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高层建筑 地下连续墙 建筑物 基坑 斜柱
- 吴小平

- 作品数:25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建筑设计 斜柱 静力推覆分析 总部经济 双曲面
- 洪渊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静力推覆分析 总部经济 高空 连廊 斜柱
- 冯永伟

- 作品数:39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性能化设计 钢管焊接 节点板 斜柱 箱型
- 周平槐

- 作品数:77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增层 逆作法 超限高层 抗震性能 竖向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