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2篇“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文章
- 中药干预血管新生防治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进展
- 2024年
-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nontraumatic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NANFH)是一种因血供中断导致骨死亡的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股骨头疾病。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见髋关节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等,晚期常见疼痛剧烈、患肢缩短、跛行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故积极改善NANFH临床症状对提高NANFH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重大。NANFH发病机制复杂,如创伤性血管循环障碍、使用激素或其他药物、酗酒、糖尿病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股骨头血管损伤、血栓形成和凝血系统紊乱,从而减少了髋臼、股骨头的血液供养,进而引起股骨头缺血死亡,甚至股骨头塌陷。NANFH主要归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范畴。中医药治疗NANFH具有历史源远、疗效稳靠、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接受度高的特点和优势。既往研究表明,促进血管新生是防治NANFH关键举措,中医药可通过干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来促进股骨头血管新生,进而帮助股骨头血供恢复,达到改善NANFH临床症状、防治NANFH的作用。该文阐述了血供中断、血管新生在NANFH中的作用及中医学对NANFH的认识及经验积累,总结了血管生成因子在NANFH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思路、为NANFH治疗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依据。
- 李辉明邢涛李盛华魏国俊王志勇薄双娟李育光魏晓涛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缺血性坏死血管新生中医药
- 补髓活血健骨汤联合微创保髋术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观察补髓活血健骨汤对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NONFH)微创保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AR-CO分期为Ⅰ~ⅢA期的N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从微创保髋术后第14天开始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髓活血健骨汤。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后的VAS评分、Harris评分、GQOL-74评分。结果:治疗1、3、6个月后,观察组Harris评分和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为Ⅰ~ⅢA期采取保髋手术联合补髓活血健骨汤,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 李文高李强贾承明伍均张宝庆张博星李晓妮党建军
- 关键词: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微创髋关节功能活血骨蚀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2023年
-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中老年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以不同的术式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螺纹钉内固定术。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手术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MBI)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Harris总评分为(85.74±10.15)分,高于对照组的(78.12±10.28)分,Harris评分中疼痛、活动、畸形程度等各个维度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中老年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时,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髋关节的功能、减轻术后关节术侧疼痛感,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影响。
- 张时光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老年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内固定术
- 中医疗法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进展被引量:7
- 2022年
-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较高的疾病,属中医“骨痹”“骨蚀”等范畴。中、西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和发病机制均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的治疗方案种类繁多,且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保守治疗在治疗和控制该病发生发展的初期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保守治疗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和局限性。临床中多有患者因中早期保守治疗不佳,病情恶化,不得不选择进行关节置换手术,降低了生活质量,加重了经济负担。对处于该病的中早期患者而言,如何选择切实有效的保守治疗方式是控制疾病进展和治愈疾病的关键。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立足于相关研究资料,系统探索和发掘传统中医在治疗非创伤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其对该病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改变的认知,归纳现有中医疗法在治疗非创伤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实践应用,汇总相关疗法的实际临床应用疗效,为进一步发掘更行之有效的方药和治疗思路提供理论参考。
- 康锦文杜志峰于国胜
- 关键词: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医疗法内治法外治法
- 补肾消蚀方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补肾消蚀方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骨代谢、骨密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评价补肾消蚀方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补肾消蚀方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髓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关节疼痛程度、髋关节骨密度、股骨头相关骨坏死面积、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骨桥蛋白(OPN)、骨保护素(OPG)、骨钙素(OST)和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等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根据髓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坏死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减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OP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PN、OST和CTX-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7.5%(P<0.05)。结论采用补肾消蚀方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够明显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髓关节功能,改善骨代谢,增加骨密度,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骨质形成和骨蚀修复。
- 王羽丁彦彦秦合伟王会丽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代谢血液流变学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研究
- 2022年
-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6例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住院时间、费用、疼痛评分和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h、72hVAS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并发症数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满足患者治疗需求。
- 钱鹍鹏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生存质量指标包括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 宋海涛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
- 2022年
-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20例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一方面能够减轻患者关节的疼痛感,加快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保障其预后生活的质量。
- 刘吉鹏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丹参酮ⅡA髓内注射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髓内注射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非创伤性ANFH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髓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2.0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髓内注射辅助阿仑膦酸钠治疗非创伤性ANFH临床疗效佳,且安全性较好。
- 阮成群肖永杰李记天
- 关键词: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阿仑膦酸钠
-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DSA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分析DSA影像在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在血管灌注介入治疗之前,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以描述供血动脉血管的改变,便于医生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闭孔、旋股外侧与旋股内侧的动脉血管管径分别为0.4 ±0.2、0.6 ±0.2、0.8 ±0.1,1线、2线、3线的血管计数分别为2.4 ±0.1、2.3 ±0.3、2.1 ±0.4;治疗后患者闭孔、旋股外侧与旋股内侧的动脉血管管径分别为0.8 ±0.1、1.3 ±0.2、1.9 ±0.2,1线、2线、3线的血管计数分别为3.4 ±0.5、3.3 ±0.3、3.2 ±0.3,差异显著(P <0.05);治疗前,患者觉得髋关节功能改善为优的情况有1例,良的情况有6例,可的情况有21例,差的情况有22例;治疗后,患者觉得髋关节功能改善为优的情况有4例,良的情况有15例,可的情况有26例,差的情况有5例,说明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结论:在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中,DSA影像表现可以提示引起股骨头坏死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是股骨头供血动脉血管的改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又可以促进新骨形成,疗效较好,值得进行推广。
- 田刚王丽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