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篇“ 非投掷臂“的相关文章
巩立姣最后用力阶段投掷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
巩立姣是我国优秀的女子铅球运动员,也是世界顶尖女子铅球运动员之一,最好成绩为20.35m,是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女子铅球项目金牌的有力竞争者。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巩立姣已形成了鲜明的背向滑步掷铅球技术特征,对其背向滑步...
矫杰
关键词:非投掷臂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学特征
在铅球投掷中最后用力阶段投掷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铅球运动可以说是对各个技术环节都常严格要求的运动项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动作的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投掷在铅球投掷中最后用力阶段的研究,并逐步地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根据在过去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经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条件的限制,一些教练员和体育教师一般只是注重运动员身体超越器械的动作要领和投掷的完美姿势,从而忽视了投掷在整个铅球运动中的作用和其对投掷成绩的影响。在投掷技术逐渐完善的今天,随着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介入和使用,投掷铅球运动对动作的协调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在铅球运动中的最后用力阶段,投掷的摆动路线、特点、摆动时机等都会对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力量的集中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铅球的投掷成绩。
肖永
关键词:最后用力阶段超越器械出手角度投掷动作
投掷技术在滑步推铅球中的作用分析
2014年
铅球运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其技术动作已经基本成熟,目前在铅球运动中较为常用的技术是旋转和滑步两种。尽管它们的加速方式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最大限度激发人体的潜能,以使工作的距离不断地增加,并尽量将用力的时间缩短,同时以爆发的方式对铅球用力,使铅球的初速度达到最大。一、投掷技术在滑步推铅球中的应用现状在铅球运动中,能够影响到其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铅球出手时的角度、初速度、高度及推铅球技术动作的流畅性。这些因素相互影响,
沈雪刚
关键词:滑步推铅球非投掷臂铅球运动初速度流畅性
浅议投掷在背向滑步推铅球中的重要性
2012年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运动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对投掷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几个阶段的作用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其中在摆放的姿势和位置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以期能引起学者们的深入思考,从而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帮助。
胡杰王瑞芳
关键词:非投掷臂背向滑步推铅球
再探铅球运动的投掷技术
2011年
投掷项目的训练过程中,虽然最后用力是整个投掷技术的关键,但最后用力过程中的投掷技术,同样在整个投掷技术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许多教练员一般只注意运动员身体超越器械的动作和投掷的姿势,而忽视了投掷的作用和其对投掷成绩的影响。
杜新兵
关键词:非投掷臂投掷技术铅球运动最后用力过程超越器械投掷成绩
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最后用力阶段投掷速度变化的运动学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最后用力阶段投掷制动时机开始应在左脚着地后0.03 s左右或投掷处于方位角180°到220°范围内。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投掷转动速度与左肩和右肩转动速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投掷与左肩转动速度保持一致,二者基本处于相对静止。部分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的投掷摆动方式存在着随着身体转动的一种被动式摆动的错误动作,投掷的摆动是一种主动式的摆动。
王新坤崔朋涛
关键词:男子铁饼运动员非投掷臂运动学分析
再析推铅球技术最后用力阶段投掷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知识,对推铅球技术最后用力时相的投掷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得知:在推铅球技术中,投掷的摆动方向、摆动时机、制动时机及直摆与屈摆的转换形式对于形成正确的最后用力动作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曹晓东
关键词:推铅球非投掷臂
以运动录像及人体模型DLT运动图像测量处理投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模型关节点和附加点的三维力学数据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以三维力学分析标枪投掷最后用力阶段的相关参数,是数字化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目的:在运动录像和人体模型图像测量处理的基础上,分析投掷三维有限元力学参数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标枪运动力学分析,于2005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完成。对象:选取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预选赛男子12名运动员和2005年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8名男子运动员,年龄21~45岁。方法: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分析系统对影片进行解析,硬件采用EIMG-70型图像仪,软件采用人体模型DLT运动图像测量分析系统(HBMDLTA),人体模型采用俄罗斯的扎齐奥尔斯基模型,按照模型关节点和附加点的方式进行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并采用低过滤波方法进行平滑。主要观察指标:①投掷在最后用力中的摆动路线。②最后用力阶段投掷制动和躯干的关系。结果:投掷最后用力中的摆动路线是以"由上—逐渐向水平—再向后"的形式运动,在下肢制动支撑的基础上,向动量向上传递,通过腹部肌群的收缩用力,使躯干上端向投掷方向的线速度V线明显加快。其动作形式为:左肩领先加速运动-左肩制动-右肩以左肩轴产生a切和a法合加速度的转动-左肩制动,将角动量传递到上肢。结论:①投掷的制动,有助于右肩获得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而后右肩在超越髋部垂直后的制动动作,能将角动量有效的传递到投掷。②发展腹部肌群和腰部肌群的能力,加强该部分的协调用力和灵活性,可提高动作完成质量。③在双支撑时期把角动量传递给投掷标枪的子系统,至标枪出手时其绝对值达到最大。
邱洪浩沙鹏
关键词:非投掷臂
投掷技术在推铅球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投掷技术在整个投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铅球投掷最后用力阶段投掷的摆动姿势、摆动路线和摆动时机对铅球的成绩有明显的影响。在铅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除了重视投掷及身体的动作外,对投掷技术在推铅球中的合理运用同样不能忽视并提出了四点建议。
李仕美陈宝平杨慧婷
关键词:推铅球
对推铅球技术最后用力相投掷作用的重新审视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知识,对推铅球技术最后用力时投掷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得知:在推铅球技术中,投掷的摆动方向、摆动时机、制动时机及直摆与屈摆的转换形式对于形成正确的最后用力动作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山美娟
关键词:推铅球非投掷臂

相关作者

宋树国
作品数:11被引量:96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标枪运动员 非投掷臂 学校体育 课余训练 中小学学校体育
万宋斌
作品数:10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400M栏 高校公共体育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设计
张传民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商丘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背向滑步推铅球 非投掷臂 教学 简化太极拳
施宝兴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
研究主题:非投掷臂 技术教学与训练 左侧支撑 投掷项目 投掷技术
沙鹏
作品数:17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研究主题:太极拳 普通高校 高血压 绝经后妇女 太极拳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