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2篇“ 非损伤微测技术“的相关文章
基于CiteSpace对损伤技术在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2024年
近年来损伤技术(NMT)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加,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使用CiteSpace分析软件,以2014~2023年期间NMT技术在环境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为信息,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发文数量呈螺旋式上升、主要发文机构为农业类相关机构或高校,NMT技术在环境领域主要用于植物相关的研究,研究热点集中于植物修复、植物耐盐抗性研究。本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的方法对NMT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苏玉如王海琴覃金苗吴萱卢佳妮李依静宋晓红
关键词:非损伤微测技术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损伤技术中真菌菌丝样品的固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损伤技术中真菌菌丝样品的固定方法。该方法用手术刀划取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的真菌菌丝,划取时只在培养基上划出正方体左、右、下三个方向的边,木棒的尖端插入取下的正方体菌块靠近底部的侧面,用镊子夹住木棒从试液上...
常文可张天宇王文波胡增辉冷平生吴静
损伤技术(NMT)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2021年
损伤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具有活体、实时、损伤、检指标多、检样品种类多等优势,是目前植物生理功能研究的最佳工具之一。本文综述了损伤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和土壤盐渍化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损伤技术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问题与前景。
迟申燕杨欢蒋萍萍陈浩
关键词:非损伤微测技术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土壤盐渍化
一种基于损伤技术鱼鳃钾离子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损伤技术鱼鳃钾离子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损伤技术食蚊鱼鱼鳃钾离子的外排情况,可检污染物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溶液暴露前后鱼鳃钾离子的外排情况变化,检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处理后的鱼鳃钾离子加...
闫小雨宋晓红曾鸿鹄覃礼堂梁延鹏黎昕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损伤技术的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以及植物根尖铜离子流速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损伤技术(NMT)的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以及植物根尖铜离子流速定方法,通过向电极玻璃管内灌入长约1cm的连续无气泡灌充液,灌充液由1mM硝酸铜和0.1mM氯化钾...
汪晓丽熊健封克王小兵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损伤技术的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以及植物根尖铜离子流速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损伤技术(NMT)的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以及植物根尖铜离子流速定方法,通过向电极玻璃管内灌入长约1cm的连续无气泡灌充液,灌充液由1mM硝酸铜和0.1mM氯化钾...
汪晓丽熊健封克王小兵
文献传递
损伤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损伤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ique,NMT)是用来量和研究生命体外环境中离子/分子流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利用选择性电极,在不接触被样品的情况下,即在保证被样品完整性和近似实际生理环境状态下,对进出样品的各种离子/分子流进行三维、实时、动态的量,从而获得离子/分子流的浓度、流速和运动方向信息,是生理和分子机理研究的有力工具。本文就NMT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宋雪皎李岩张春庆
关键词:非损伤微测技术跨膜流动
损伤技术在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损伤技术(NMT)作为一项原位动态检进出活体植株各种分子/离子流动速率和三维运动方向的电极技术,以完全无损伤方式获取生物样品的实时生理生态信息,对于研究植物体生命活动规律以及植物与环境间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综述了NMT在植物生理生态学领域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主要集中于植物蛋白质功能、光合/呼吸作用、营养代谢调节机制、抗逆生理,以及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与生物互作、生态适应性等方面.在研究植物抗逆生理方面,NMT可直观解析植物体内特定离子流的平衡转运过程,促进了植物的抗性性状信号的表达,有助于科学选育抗性优良植物品系;在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离子流的检能够在观尺度上研究植物吸收营养的动态过程以及植物正常生长的稳态的内在调节模式;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主要体现在NMT为剖析不同个体植物的生态耐受机理提供了生物技术支撑,进而可利用超富集植物进行土壤修复与改良.目前NMT自身仍存在局限性,尚未能全方位系统性解析植物的演化进程,在植物体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应用研究亟待完善.因此积极密切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间的综合联动,逐步完善构建动态连续性的NMT分析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关信息的技术体系,加强NMT与其他分析技术的结合应用将成为今后的应用研究重点.
贾代东刘爱琴李惠通于洋洋魏志超王俊男周丽丽
关键词:非损伤微测技术植物生理生态学抗逆生理生态学特性
损伤技术实时检海马脑片跨膜钙离子流被引量:2
2017年
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的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重要病理特征。Aβ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与其扰乱神经元Ca^(2+)稳态有密切关系。损伤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ique,NM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Fick第一扩散定律和Nernst方程,通过接触方式检膜外扩散电位获取离子跨膜流速的最新技术手段。本研究在C57BL/6小鼠海马脑片,利用NMT首次检了Aβ对谷氨酸(Glu)诱发的Ca^(2+)内流以及细胞外低钙引起的Ca^(2+)外排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Aβ扰乱神经元Ca^(2+)稳态的相关机制。结果显示:(1)急性给予Glu可诱发海马脑片CA1区神经元产生起始快、继而缓慢衰减的持续性内向Ca^(2+)流;(2)Aβ预处理浓度依赖性地增强海马神经元对Glu的反应性,显著提高给药后5 min内Ca^(2+)内流的平均流速,而NMDA受体拮抗剂D-APV可有效阻断Aβ对神经元Glu反应的这种易化作用;(3)用低钙人工脑脊液急性灌流脑片可引起海马CA1区神经元产生持续的外向跨膜Ca^(2+)流,其大部分可被特异性Na+/Ca^(2+)交换体抑制剂KB-R7943所阻断;(4)Aβ预处理可部分抑制低钙人工脑脊液引起的Ca^(2+)外排。这些结果表明:Aβ引起的细胞内Ca^(2+)超载不仅涉及到Ca^(2+)内流增加,也与其对Ca^(2+)外排的抑制有关;Aβ易化Glu的兴奋毒作用主要是通过NMDA受体介导的,其抑制Ca^(2+)外排的靶点主要是Na+/Ca^(2+)交换体。NMT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实时获取结果、损伤的优点,适用于脑片Ca^(2+)内流和Ca^(2+)外排的长时间定。因此,本研究不仅为解释Aβ所致Ca^(2+)超载的神经毒性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也为开展跨膜Ca^(2+)信号转导机制的脑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李甜原丽张军焦娟娟祁金顺
关键词:非损伤微测技术海马脑片淀粉样Β蛋白谷氨酸
损伤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损伤技术(NMT)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控制选择性电极,量距被物几米处两点的电压,然后通过校正曲线、Nernst方程和Fick第一扩散定律公式换算出离子或者分子的移动速率。它具有保持样品完整性、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及可同时量多个位点的优势,可用于生物体内分子或者离子流实时量。本文概述了NMT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原理与特点,就该项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机理、植物抗土壤盐渍化和水环境生物监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该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的不足与前景。
季丹丹魏树和王嗣淇
关键词:非损伤微测技术植物修复盐渍化环境监测

相关作者

王晓冬
作品数:134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微电极 活体 生物传感器 植物 参比电极
沈应柏
作品数:159被引量:1,375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合作杨 光合作用 毛白杨 盐胁迫 植物
王成
作品数:723被引量:1,556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微电极 爆轰 传感器 植物
高海波
作品数:34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
研究主题:合作杨 沙冬青 机械损伤 非损伤微测技术 叶绿素荧光
侯佩臣
作品数:121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微电极 生物传感器 活体 植物 参比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