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篇“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相关文章
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被引量:62
2002年
徐文皓李志强
关键词: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病因发病机制
综合性护理手段对急性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探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手段在急性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预防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手段,实验组则给予综合性护理手段,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后,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FNHTRs)生率为28.6%,经物理降温后均不能继续输血,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后,FNHTRs生率为4.8%,1例经治疗后其体温下降至37.5℃,继续完成输血治疗,实验组FNHTRs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指标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综合性护理手段,可对预防急性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起到积极作用,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护理模式。
张月群殷凯铃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传统护理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预防干预
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红细胞悬液,观察组采用去除白细胞输血,记录两组输血24 h内FNHTR生情况,并随机抽取两组各50份保存21 d的红细胞悬液,记录两种红细胞悬液中的成分变化。结果输血24 h内,观察组FNHTR总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4.06%(P<0.05);且对照组随着输血次数增多,FNHTR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可预防FNHTR的生,对保障输血安全有重要临床价值。
梁意禅
关键词:去除白细胞输血发热反应
红细胞悬液中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对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生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检测储存前滤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悬液中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以及致热源性细胞因子与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关系,以期得到较为全面的认识。方法随机抽取普通红细胞悬液及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2种成分;每种成分按照自制备到输注前的储存时间分组;用ELISA方法检测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含量,观察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3种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含量在检测期内的不同时间点略有升高,与储存时间无平行关系。2例热性输血反应病例中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含量均最高值。结论红细胞悬液因为储存在较低温度下,所以在储存过程中致热源性细胞因子释放量较小,不足以引起溶血性反应
马会敏史景莉许秀兰燕备战
关键词: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红细胞悬液
临床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了解本地区的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生的基本情况, 从而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4年郑州地区所有医疗机构反馈至河南省血液中心的274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以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的病例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74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 其中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有79例, 占28.83%.在79例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中, 男34例, 女45例, 分别占43.04%和46.96%.在溶血性反应中, 由悬浮红细胞引起的输血反应有54例, 由血浆引起的输血反应有15例, 由血小板引起的输血反应有9例, 由洗涤红细胞引起的输血反应有1例, 其他类型的血液制品未见有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的报告.由悬浮红细胞引起的输血反应比例明显高于血浆类血液制品(包括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结论 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 应尽可能使用滤白红细胞, 确保血制品残留的白细胞量〈5×106/L, 避免反应对患者的危害.
刘铮张伯伟张丽刘玉振康轶青杨贺才程四国
关键词: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合理输血
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输血减少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应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输血减少热性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4例患者,按时间段和输血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过滤组和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采用白细胞过滤器输血的168例患者为过滤组;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普通一次性输血器直接输血的16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FNHTR的生率。结果:1过滤组输血后体温平均升高(0.46±0.67)℃,对照组输血后体温平均升高(1.38±0.79)℃,对照组体温升高值明显高于过滤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过滤组生FNHTR20例,生率为11.11%,对照组生FNHTR42例,生率为27.81%,两组FNHTR生率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0,P<0.01)。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两组FNHTR生率随之增高。结论: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对临床输注用全血进行过滤可减少白细胞的输入,从而降低FNHTR的生率,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武永胜石海全程连赛马志军常利
关键词:白细胞过滤器白细胞输血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及自体血液回输在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FNHTR)在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其生原因在于白细胞内的细胞内成分诱白细胞抗体产生,被动接受白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等[1,2],从而出现同种免疫反应,出现热等不良反应,可同时伴有寒战,瘙痒,恶心,呕吐等症状[3]。近年来,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在临床广泛应用,FNHTR生率有所降低,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对照研究给与证明。
郑强
关键词:去白细胞输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自体血液回输
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
2012年
将2010年9月~2011年11月间我院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常规组患者输血反应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生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叶青
关键词:护理干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预防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预防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对预防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72例受血者生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热。结论:科学合理用血、注意滴注速度、积极进行药物预防等措施对预防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有重要意义。
许洁
关键词:输血反应
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我区溶血性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生情况和预防。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的5676名受血者输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5676名受血者中,272名生不同程度的FNHTR,无死亡病例。结论:治疗成分白细胞是引起FNHTR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次输血及多次妊娠增加了FNHTR的生率。预防首先应采用有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及在有效期内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血器,并对输血严格无菌操作,多次反复输血的患者,宜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胡劲辉
关键词: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少白细胞红细胞

相关作者

成晓玲
作品数:24被引量:157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血小板聚集 白细胞滤器 哒嗪酮 去白细胞
赵树铭
作品数:220被引量:92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血小板 输血 红细胞 浓缩血小板 血浆
黎儒清
作品数:9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去白细胞输血 去白细胞 玻片 血型抗体
向国春
作品数:121被引量:661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诊断学 医疗救助 临床见习 教学管理
胡建
作品数:33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献血者 成鼠 脊髓移植 胚胎脊髓移植 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