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4篇“ 非生物逆境“的相关文章
马铃薯转录因子StFBH3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分析
2025年
bHLH (basic helix-loop-helix)作为植物界第二大类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bHLH家族基因功能将为马铃薯改良和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克隆了马铃薯StFBH3基因(Gene ID:102582309),利用qPCR技术分析了不同逆境胁迫下StFBH3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 StFBH3基因在马铃薯根和叶中的表达量较高,且该基因的表达受渗透、高盐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诱导;以过表达StFBH3基因的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在分别含有不同浓度甘露醇(mannitol)、NaCl和ABA的MS培养基中,过表达StFBH3马铃薯株系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根长显著长于野生型。在干旱和高盐处理下,土壤栽培的过表达马铃薯株系较野生型表现较强的耐受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qPCR分析发现,干旱和盐胁迫处理下相关基因(KAT1)的表达量在过表达马铃薯株系中较野生型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 StFBH3基因可能在马铃薯对渗透、干旱和高盐等胁迫响应中起正向调控作用。本研究也为StFBH3基因在马铃薯中的生物学功能深入理解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宋倩娜宋慧洋李京昊段永红梅超冯瑞云
关键词:马铃薯转录因子逆境胁迫
非生物逆境锻炼对玉米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2024年
我国耕地镉污染问题常严峻,阐明非生物逆境锻炼对玉米镉胁迫的生理响应,一方面可利用降低镉积累的非生物逆境锻炼保障玉米的品质,另一方面还可利用促进镉积累的非生物逆境锻炼提高玉米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率。本研究选取干旱、盐胁迫、缺铁和低浓度镉预处理分别作为交叉和同种非生物逆境短期锻炼玉米幼苗,然后施加或不施加镉胁迫处理,测定不同非生物逆境锻炼后玉米在镉胁迫下的生物量、根系形态、耐受系数、镉浓度及积累量、镉的亚细胞分布,以及抗氧化防御系统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缺铁、盐胁迫和干旱锻炼降低了玉米根、茎和叶干重,但这些非生物逆境锻炼显著提高了玉米对镉的耐受系数。干旱锻炼降低了玉米根、茎和叶镉浓度及积累量,而且干旱锻炼促使更多的镉分布在液泡。相比之下,低浓度镉锻炼增加了玉米根和叶镉浓度及叶片镉积累量,但没有改变亚细胞镉的分布比例。非生物逆境锻炼对镉胁迫下玉米叶片和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性的影响,表明非生物逆境锻炼没有刺激抗氧化酶响应玉米的镉胁迫。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玉米总根长与非生物逆境锻炼下镉积累密切相关,叶片细胞壁镉浓度与玉米镉积累呈正相关,根液泡镉浓度与玉米镉积累呈负相关。非生物逆境锻炼能显著提高玉米耐镉性,其中干旱锻炼可应用于降低玉米积累镉。
李霄霄张盼卢园李婷赵娜吴佳文
关键词:镉积累非生物逆境玉米
一种用于模拟植物非生物逆境的智能植物培育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植物非生物逆境的智能植物培育箱,包括培养箱体,所述培养箱体内侧顶部设有能够升降的照明和喷淋模块,中间设有培养模块;培养模块内包括有位于照明和喷淋模块正下方的若干相互独立的培养单元,培养单元内设置载...
吴丽芳段衍王昱茗曹明辉张梦霞
植物非生物逆境学科发展综述被引量:6
2024年
干旱、盐碱和极端温度等生物胁迫严重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植物应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植物生物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邀请在生物胁迫应答分子机制领域常活跃的青年科学家,简要综述相关研究领域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这一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科学问题,希望能引起对这一领域的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赵杨杨永青丁杨林张蘅谢彦杰赵春钊刘林川王鹏程
关键词:非生物胁迫信号转导分子机制
一种利用非生物逆境胁迫培育蓖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非生物逆境胁迫培育蓖麻的方法,属于蓖麻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非生物逆境胁迫培育蓖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蓖麻种植于含有锌离子的栽培基质,以及将所述蓖麻种子的生长温度逐渐降低后恢复的步骤。本发...
赵永
玉米转录因子ZmbHLH36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
玉米(Zea may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玉米对于全球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胁迫(如干旱、高温、低温和盐胁迫等)对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重大影响,通过...
代正罡
关键词:玉米异源表达根系逆境响应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适应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4年
近年来,自然界中低温、干旱等灾害频繁爆发,多种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广泛分布在土壤中的一种真菌,可以与植物共生形成庞大的菌丝网络,扩大植物汲取土壤水分的面积,增加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宿主植物的产量、质量以及应答逆境胁迫等。本文对AMF提高宿主植物生物胁迫(温度、干旱、盐碱、重金属)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屈璐璐郭秀芳贾振宇张跃华杨占坤马怀林刘亚玲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非生物胁迫适应性
糜子PmLEA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2024年
LEA蛋白是一类逆境胁迫下诱导产生的蛋白,为了解糜子PmLEA1基因在逆境中的作用,从河曲红糜子中克隆出PmLEA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PmLEA1蛋白的性质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糜子PmLEA1基因全长549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7863.57Da,氨基酸数目为182个,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属亲水性蛋白,其蛋白序列与柳枝稷LEA蛋白序列的同源性最高,无跨膜转运信号,不是膜上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EG-6000、NaCl、甘露醇、ABA、GA、H2O2、IAA、MeJa、SA胁迫下的PmLEA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各胁迫下PmLEA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在根中最大,叶片次之,茎中相对变化最小,且表达量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EG-6000胁迫下PmLEA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量大。上述结果说明,糜子PmLEA1基因参与了抗旱调控和不同激素信号传导过程。研究结果为糜子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优良的抗旱基因,并为其他禾本科作物LEA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研究思路。
任江陵沈力鸿刘宇涵宋健刘思辰乔治军曹晓宁
关键词:糜子基因克隆结构特征
水稻花粉管生长及其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进展
2024年
水稻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干旱、低温寡照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水稻产量品质形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是水稻生殖生长最为关键的过程,高温等非生物逆境胁迫可严重干扰花粉管生长的信号传递和能量代谢,进而导致水稻受孕失败。因此,研究高温等逆境胁迫影响水稻花粉管生长及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水稻花粉管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信号传递以及能量代谢,同时阐述了高温、干旱、低温寡照、重金属等逆境影响花粉管生长致使小穗败育的作用机制及其栽培调控技术,为减缓高温等逆境胁迫干扰水稻花粉管生长,提高水稻授粉受孕能力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许用强徐军奉保华肖晶晶王丹英曾宇翔符冠富
关键词:水稻逆境胁迫花粉管生长
水稻免疫亲和素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分析
2024年
为探究在非生物逆境胁迫条件下免疫亲和素(immunophilins)基因家族在水稻(Oryza sativa L. japonica Nipponbare)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水稻中免疫亲和素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克隆及组织特异性、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基因组中存在30个OsFKBPs及29个OsCYPs免疫亲和素家族基因。30个OsFKBPs主要聚类为3个大的亚群,29个OsCYPs主要聚类为4个大的亚群。通过PCR扩增得到完整的OsFKBPs与OsCYPs基因编码序列,且序列信息与预测一致。OsFKBPs与OsCYPs基因在水稻的各个组织、各个发育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OsFKBP19在各组织各发育时间表达量较为一致;OsCYP29在叶鞘中表达量最高而OsCYP57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定量PCR结果显示,在高光强胁迫处理4 h后水稻叶片中OsCYP37基因被诱导持续上升表达,而在渗透胁迫及盐胁迫处理中无显著变化;高光强及渗透胁迫处理4 h后水稻叶片中OsFKBP19持续上升表达,而在盐胁迫处理中波动上升表达。综上,OsFKBPs及OsCYPs参与水稻的高光强、渗透胁迫及盐胁迫应答过程。
江转转潘俊吴娟
关键词:水稻基因家族非生物胁迫表达谱

相关作者

罗利军
作品数:403被引量:2,28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研究主题:水稻 节水抗旱稻 基因 抗旱性 分子标记
程龙军
作品数:66被引量:220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巨桉 光皮桦 基因克隆 非生物逆境 基因表达
黄小三
作品数:69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杜梨 转录因子 基因资源 植物 蛋白
张绍铃
作品数:729被引量:3,984H指数:3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梨果实 自交不亲和性 花粉管 转录因子 果实
陈信波
作品数:124被引量:886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亚麻 水稻 植物 非生物胁迫 非生物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