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07篇“ 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相关文章
HDPE和HDPE/SBR TPV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2023年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丁苯橡胶热塑性硫化胶(HDPE/SBR TPV);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HDPE和HDPE/SBR TPV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并利用Avrami,Ozawa和Mo等技术探讨了两者等温结晶机理。结果表明,HDPE和HDPE/SBR TPV等温结晶行为均可采用Jeziorny和Mo技术修正的Avrami动力学方程描述;与HDPE相比,HDPE/SBR TPV具有相对较高的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速率。
王君豪黄萍单秀蒋志成奉若涛
关键词:热塑性硫化胶非等温结晶
成核剂胡椒酸苯甲酰肼改性聚L-乳酸等温结晶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成核剂胡椒酸苯甲酰肼(PABH),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胡椒酸苯甲酰肼改性聚乳酸(PLLA)材料(PLLA/PABH),研究了PABH对PLLA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ABH可以作为异相成核剂显著改善PLLA的结晶性能。等温结晶测试显示,PABH能促进PLLA的熔融降温结晶。当PABH质量分数为3%时,有最佳的结晶促进效应,但降温速率的增加会削弱PABH对PLLA的结晶成核作用。冷结晶测试表明,随着PABH含量的增加,其冷结晶峰会向低温方向移动并且其冷结晶焓也降低。
杨晓宇马晓丽栗昇李星海
关键词:聚L-乳酸成核剂非等温结晶行为
导热结构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导热结构会影响纤维材料加工成形、纺织品加工过程以及纤维性能的问题,通过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石墨烯的PET复合材料,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ET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杂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在PET中起成核剂作用,其质量分数的增加对PET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及结晶度具有促进作用;由Kissinger方程计算得到的纯PET和掺杂碳纳米管、石墨烯的PET复合材料的结晶活化能分别为-95.23、-160.27和-176.79 kJ/mol,结晶活化能的绝对值增加促进大分子分子链运动而使结晶过程放热加快;碳纳米管、石墨烯对PET的结晶速率、成核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石墨烯的二维片状导热结构对PET的结晶更有利。
徐晓彤江振林江振林朱科宇王朝生王朝生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石墨烯碳纳米管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不同无机纳米填料对PPS树脂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影响
2022年
将球状碳酸钙、片状滑石粉和纤维状凹凸棒土与聚苯硫醚(PPS)树脂熔融共混得到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比了三种填料对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利用Jeziorny法和Mo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利用Friedman方程计算了复合材料在结晶前期和后期的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添加0.5%碳酸钙、滑石粉和凹凸棒土均促进PPS树脂结晶的发生,结晶速率作用效果依次为滑石粉>凹凸棒土>碳酸钙。Jeziorny方程、Mo方程和Friedman方程分析进一步表明三种填料促进PPS树脂的结晶
梁军杰程锋黄永甫朱寿权陈培仲双侠倪金平
关键词:聚苯硫醚无机纳米填料非等温结晶差示扫描量热法
EPDM/PP基TPV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分别以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BP)和酚醛树脂为交联剂,在不同加工温度下制备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聚丙烯(PP)为基体的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利用转矩流变仪测试TPV的硫化特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复合体系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温度升高,EPDM/PP复合体系的扭矩最终均有所降低,以BIBP为交联剂复合体系的扭矩下降更加明显。EPDM/PP复合体系在等温结晶过程中有明显的快速初级结晶和缓慢次级结晶过程,Jeziorny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EPDM/PP复合体系的等温结晶过程。
杨智韬范金花杨巨鑫邝清林
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交联剂非等温结晶
高填充尼龙6基复合材料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填充尼龙6(PA6)基复合材料,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并采用不同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rami-Ozawa方程联用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体系的结晶行为
刘志鹏孔美梁文娟李培军
关键词:PA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苯胺黑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2020年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具有不同苯胺黑含量的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体系进行等温结晶研究,分别根据Avrami方程与莫志深法得到了不同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苯胺黑含量的提高,体系半结晶时间t 1/2延长,结晶速率常数Z c变小,F(T)变大,表明体系结晶速率降低,苯胺黑的加入阻碍了尼龙6的结晶,最后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了活化能,苯胺黑的加入导致了活化能的提升,说明从熔融态转变成结晶态需要更多的能量。
张永
关键词:非等温结晶活化能
共聚聚丙烯/聚丁烯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等温结晶行为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共聚聚丙烯(PP30R)/高等规聚丁烯(iPB)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晶形貌和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30R与iPB呈海岛结构,随着iPB添加份数的增加,分散相iPB的相域形貌变得不规则,相界面越来越模糊,iPB添加到40份时,呈现双连续相形貌。当iPB份数较低时,PP30R的结晶成核速度较快,但晶体形貌不完善,随着iPB份数增加,PP30R结晶速度变慢,但晶体逐渐趋于完善,形成球晶。随着iPB份数增加,PP30R结晶活化能降低,结晶指数m和结晶速度呈增大趋势,iPB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杜大琳邵华锋
关键词:共聚聚丙烯非等温结晶
改性高岭土/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等温结晶行为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以自制的剥离高岭(MK)、原高岭土(K)以及聚丙烯(PP)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等作为基本原料,通过熔融挤出、注塑成型,制备PP复合材料。采用XRD、DSC、TG研究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晶动力学以及热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高岭土的加入,使结晶温度、结晶度、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且结晶速率加快,具有异相成核作用。与原高岭土相比,改性高岭土更能促进PP复合材料的PP异相成核,促进PP稳态晶型(α晶型)的转变,结晶速率较快。与纯PP和PP/PP-g-MA复合材料相比,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度、最大热降解温度分别提高了16.7、7.8、9.7、12.6℃。
谭登峰宁淦庞锦英魏福祥蓝春波莫羡忠李建鸣李仁焕
关键词:高岭土聚丙烯非等温结晶热性能
低浮纤GFRPP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包覆工艺将玻璃纤维(GF)与聚丁烯-1(PB-1)混合制成PB-1/GF母粒,再与聚丙烯(PP)等熔融共混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力学性能以及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PB-1/GF母粒的存在有效减少了GFRPP复合材料的浮纤数目。添加质量分数10%的PB-1并采用半包覆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69.6 MPa,弯曲强度为142.0 MPa,冲击强度为6.0 kJ/m 2,分别比纯PP提高了121.7%,243.8%,140.0%。同时,利用Jeziorny,Avrami和Kissinger理论阐述了GFRPP复合材料的结晶过程、晶体生长方式以及结晶活化能的变化。
徐培琦曲敏杰贾婷王新红王志超
关键词:聚丙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相关作者

丁雪佳
作品数:219被引量:705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研究主题:力学性能 共混 聚碳酸酯 聚丙烯 聚氯乙烯
林志勇
作品数:172被引量:68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尼龙6 MC尼龙6 原位复合材料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宫瑾
作品数:16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PET 力学性能 多功能母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复合材料
刘晶如
作品数:82被引量:411H指数:11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
研究主题:超支化聚酯 力学性能 差示扫描量热法 高分子物理 增容剂
王经武
作品数:186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力学性能 增韧母料 聚丙烯 热性能 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