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10篇“ 预后因素分析“的相关文章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后模型。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01月至2021年02月期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138例。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
李昊昀
关键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列线图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肺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RC)可发生远处器官转移,导致预后不良,其中以肝脏和肺转移最为常见。然而,相较于CRC单纯肺转移或肝转移,同时性肝肺转移(SLLMCRC)的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探讨SLLMCR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为诊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在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9年诊断为SLLMCRC患者的病理资料,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80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根据7∶3比例随机分成建模集(560例)和验证集(240例),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出SLLMCRC患者总体生存(OS)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筛选出SLLMCRC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来构建预测SLLMCRC患者OS和CSS的列线图模型。分别采用一致性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正曲线对构建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建模集与验证集患者基线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50~69岁,HR=1.39,95%CI=1.07~1.81;≥70岁,HR=1.94,95%CI=1.46~2.58)、原发灶手术(HR=0.67,95%CI=0.48~0.95)、CEA水平(HR=1.39,95%CI=1.04~1.87)、化疗(HR=0.22,95%CI=0.18~0.28)是SLLMCR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SLLMCRC患者年龄越大的OS率越差,而行原发灶手术、CEA阴性、接受化疗则有更高的OS率。年龄(50~69岁,HR=1.05,95%CI=1.01~1.12;HR=1.17,95%CI=1.02~1.35)、区域淋巴结清扫数目(HR=0.67,95%CI=0.48~0.90)、化疗(HR=0.45,95%CI=0.34~0.61)是SLLMCRC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SLLMCRC患者的年龄越大CSS率越低,而区域淋巴结清扫数目多、接受化疗则有更高的CSS率。对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建模集1、2、3年OS的ROC值分别为0.643、0.587和0.591;验证集分别为0.631、0.623和0.628。建模集1、2、3年CSS的ROC值分别为0.607、0.610和0.681;验证集分别为0.624、0.618和0.624。OS和CSS的校准曲线相对
朱江鹏李光耀姚远朱伟伟黄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预后列线图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我院小儿血液内科收治的初发NHL患者108例,收集病历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5年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8例NHL患儿中,男女比例2.72∶1,平均年龄为7.82岁。所有患儿均接受规范化疗,其中死亡21例,复发/进展24例,5年累积OS 79.0%,累积PFS 71.0%。单因素分析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侵犯、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后营养指数(PNI)等因素影响患儿的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LDH、D-二聚体、PNI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由LDH、D-二聚体、PNI构建危险评分模型,危险评分高值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值组。结论:目前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效果良好,LDH、D-二聚体、PNI是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独立的预后因素,并且由LDH、D-二聚体、PNI计算得来的危险评分可用于儿童NHL的预后评估。
王野张琳琳迟昨非孙若文姜泽慧徐刚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预后营养指数
基于病例报道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透明细胞癌变相关预后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影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透明细胞癌变(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 associated clear cell carcinoma,AWE-C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包含AWE-CCC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1980年1月—2023年9月。使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分析影响预后因素,使用Apriori算法总结临床治疗规则。结果:纳入68例AWE-CCC患者。年龄≤46岁、病灶直径>8 cm、病灶复发及复发间隔≤6个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均P<0.05)。子宫切除对患者复发具有保护作用(HR=0.08,95%CI:0.01~0.81,P=0.03),且病灶切除联合子宫切除是强关联治疗规则。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患者年龄和病灶大小,初始治疗应包含病灶切除及子宫切除为基础的联合手术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
虞梁袁琳孟黄洋杨雨琴赵明睿张林程文俊
关键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预后
成人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因素分析:单中心176例临床回顾
2024年
目的探讨成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s,GBM)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5-2021年于我科诊治的176例小脑幕上GB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野生型和突变型GBM临床特征,Kaplan-Meier和Log-rank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及检验评估,多因素Cox危险度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IDH野生型GBM占比89.2%,其在发病年龄、入院KPS评分、神经功能受损症状、O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 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方面与IDH突变型GBM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行常规治疗的IDH野生型GBM患者,单因素Cox危险度分析显示,肿瘤大部全切除、MGMT启动子甲基化、放疗启动时间≥5周且<6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辅助化疗≥6个周期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保护性因素;肿瘤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累及单个脑叶、MGMT启动子甲基化、放疗启动时间≥5周且<6周是影响患者无肿瘤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保护性因素(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Cox危险度回归分析显示,MGMT启动子甲基化、放疗启动时间≥5周且<6周、术后TMZ辅助化疗≥6个周期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肿瘤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累及单个脑叶、MGMT启动子甲基化则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均<0.05)。结论IDH突变型GBM与野生型GBM患者临床和预后特征迥异,后续须进一步完善相关分子检测明确其病理类型;MGMT启动子甲基化是IDH野生型GBM患者相对良好预后重要指标;术后略微延迟启动放疗(术后≥5周及<6周)可显著改善IDH野生型GBM患者生存预后
黄国浩曹勇勇杨林张作鑫向琰裴玉春李瑶陈伟吕胜青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放化疗生存预后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预后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分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C)患者预后的重要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患者总生存率。方法:从SEER数据库收集2000年至2018年诊断为SCNECC的553例患者数据,按7∶3分成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和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模型与FIGO分期系统的预测性能。结果:年龄、FIGO分期、化疗、检出淋巴结状态和肝转移是SCNE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建模组和验证组模型的C指数分别为0.756和0.724,高于FIGO分期。ROC曲线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1、3、5年AUC均大于0.75。校准图显示模型与实际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结果提示列线图模型临床收益更高。结论:年龄、FIGO分期、化疗、检出淋巴结和肝转移是SCNE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准确且具有临床实用性,能为SCNECC患者提供可视化和量化的预后评估,为临床医生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朱媛徐娟从雨
关键词: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EER列线图预后模型
听神经瘤术后听力功能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的广泛应用,听神经瘤手术的肿瘤切除率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均已得到显著提升,但实用听力的保留率仍很低,术后听力下降及损失一旦发生将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本研究通过收集本中心近年...
张文辉
关键词:听神经瘤预后因素手术切除
子宫癌肉瘤60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临床病理和预后信息,分析因素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子宫癌肉瘤患者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复发显著相关(P<0.001,P=0.035)。上皮成分分析显示,不同的上皮成分在临床病理分期上有显著差异(P=0.00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4)。接受TP53检测的7例患者中,5例出现TP53突变。结论:癌肉瘤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不同上皮成分与病理分期显著相关,早期诊断和明确肿瘤构成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检测TP53在癌肉瘤中的高频突变可为靶向治疗和放化疗的联合使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陈愉宁莹李可馨初慧君刘荟婷崔竹梅
关键词:癌肉瘤子宫病理特征预后
92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初发9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WBC、LDH、SF、骨髓原始+幼稚细胞和MRD阳性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CHE、CD3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组SF及MRD阳性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LDH、CHE、SF、MRD、CD3及骨髓原始+幼稚细胞影响儿童AML预后,SF及MRD是影响儿童AML预后的独立因素
潘俞夙王文鹏密鑫辛聪高吉照
关键词: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因素
新药时代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预后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新药时代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至2022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66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因素。结果66例pPC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9(29~79)岁。中位总生存(OS)期为19.0(95%CI 10.4~27.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为11.0(95%CI 6.5~15.6)个月。治疗后最佳疗效≥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患者的中位OS期和PFS期均显著长于疗效≤部分缓解(PR)患者(中位OS期:33.0个月对6.0个月,P<0.001;中位PFS期:16.0个月对3.0个月,P<0.001)。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OS期较未接受患者显著延长(49.0个月对6.0个月,P=0.002),PFS期也有延长趋势(19.0个月对8.0个月,P=0.299)。接受维持治疗患者的中位OS期、PFS期较未接受维持治疗患者显著延长(中位OS期:56.0个月对4.0个月,P<0.001;中位PFS期:20.0个月对2.0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钙血症是影响pP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3.204,95%CI 1.068~9.610,P=0.038);接受维持治疗(HR=0.075,95%CI 0.022~0.253,P<0.001)、治疗后疗效≥VGPR(HR=0.175,95%CI 0.048~0.638,P=0.008)是影响pPCL患者OS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在新药时代,高钙血症、接受维持治疗、治疗后疗效≥VGPR是pPCL的独立预后因素
邓晶晶金小云张之尧周慧星杨光忠耿传营菅原陈文明高文
关键词:白血病浆细胞预后高钙血症

相关作者

包永星
作品数:271被引量:983H指数:1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预后 流行病学 预后因素 恶性肿瘤 预后因素分析
李晔雄
作品数:377被引量:2,040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预后 乳腺肿瘤 直肠癌 非霍奇金淋巴瘤
梁寒
作品数:285被引量:2,278H指数:2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预后 进展期胃癌 预后分析
金晶
作品数:369被引量:1,28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直肠癌 同步放化疗 卡培他滨 直肠肿瘤
余子豪
作品数:292被引量:1,65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乳腺肿瘤 预后 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