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0篇“ 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文章
- 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PS)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38例PS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6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动脉狭窄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程度、治疗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动脉狭窄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PS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颅内外血管狭窄,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翠平胡薇薇王薇
- 关键词:丁苯酞替罗非班进展性脑卒中颅内外血管狭窄
- 颅内外血管狭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2年
- 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支架内再狭窄(ISR)是术后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其形成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需要神经介入医师综合评估支架术后ISR的发生风险。该文就ISR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临床治疗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姜英王乃东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支架内再狭窄
- 分水岭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分水岭脑梗死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行脑CT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扫描结束后,采用CT灌注和血管相关软件技术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颅内外血管的狭窄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34例患者行CT脑灌注检查时在分水岭梗死区域外出现异常灌注。患侧前循环大脑中动脉供血分布区与对侧相比较,其平扫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脑血流量(CB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侧的脑血容量(CB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供血分布区表现TTP及MTT延迟,而CBV、CBF无变化。根据平扫通过时间和峰值时间图,将灌注延迟范围分3型:1型分水岭梗死区域外无异常灌注12例;Ⅱ型为分水岭梗死区域外仅前循环或后循环供血分布区出现异常灌注25例;Ⅲ型为分水岭区域外同时出现前后循环供血分布区异常灌注9例。脑灌注异常的分布与颅内外相应供血动脉的狭窄程度显示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5,P<0.01)。结论分水岭脑梗死与头颈部颅内外供应血管的狭窄及程度密切相关,分水岭脑梗死最重要的诱发因素是在颅内外供血大动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的基础上发生低灌注血流或无血流灌注。
- 傅俊明欧鸿儒张冠业莫家彬简坚成
- 关键词:脑血流动力学X线计算机CT血管成像分水岭脑梗死
-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1d开始加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两组持续治疗6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粘度水平;统计两组发生支架后再狭窄(ISR)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Hcy、hs-CRP、血浆粘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SR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应用于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中,可有效改善血液粘度及神经功能情况,降低复发风险,临床疗效更优。
- 李发中曾卫宋威
- 关键词: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补阳还五汤
- 能谱CTA评估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A评估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因疑似脑分水岭梗死来本院接受治疗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是否存在脑分水岭梗死将其分为脑分水岭梗死组(278例)与非脑分水岭梗死组(1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能谱CTA检测,比较其血管病变与侧支代偿的相关情况。结果:脑分水岭梗死组ICA重度闭塞、狭窄以及颅内血管多发狭窄发生率均高于非脑分水岭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型分水岭梗死组双侧ICA重度狭窄、ICA闭塞及Willis环开放发生率均高于皮质型及混合型分水岭梗死组(P<0.05);皮质型分水岭梗死组单侧ICA重度狭窄、VBA狭窄以及颅内血管多发狭窄的发生率均高于内侧型及混合型分水岭梗死组(P<0.05)。278例患者中,190例Willis环开放,其中,66例单纯前交通开放、32例单纯后交通开放、52例前后交通同时开放、40例前后交通未开放。不同Willis环开放情况患者的梗死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8例患者中,120例颅内血管多发狭窄,其中,34例软脑膜侧支代偿较差,86例软脑膜侧支代偿较好。软脑膜代偿较差患者皮质型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率高于代偿较好患者,而内侧型及混合型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率均低于代偿较好患者(P<0.05)。结论:脑分水岭梗死与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情况紧密相关,前交通动脉的存在能够促使内侧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大脑中动脉病变时软脑膜代偿情况的出现能够促使受累皮质血供情况增加,软脑膜侧支代偿较差者极易导致皮质型脑分水岭梗死情况的发生,通过能谱CTA检测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 梁文俊孙玙陈淦杨水泉黄州
-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死侧支循环
- 饮酒与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饮酒与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严重程度、累及血管数量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首次缺血性卒中并行脑血管狭窄检查的患者384例,根据有无血管狭窄分为狭窄组(278例)和非狭窄组(106例)。结果整体患者人群中,颅内动脉狭窄较颅外动脉狭窄常见(70.9%vs.19.4%),前循环血管狭窄较后循环常见(57.6%vs.15.8%)。饮酒组患者中狭窄血管位于前后循环(32.3%vs.19.5%,P=0.008)及累及双侧血管(30.3%vs.16.3%,P<0.001)的比例显著高于非饮酒组。饮酒组患者颅内外狭窄血管数量(P=0.005)及狭窄程度总评分(P=0.015)显著高于非饮酒组。结论饮酒可能与更广泛的颅内外血管狭窄及严重程度相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发展。
- 张艳玲唐兴江郭晓燕李经伦袁正洲
- 关键词:饮酒脑缺血颈动脉狭窄
- 缺血性卒中患者NLR、PLR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NLR、PLR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脑梗死组(N=127),同期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体检人群中...
- 马敏江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动脉狭窄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卒中中医证型与颅内外血管狭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程度及分布,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医证型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缺血性卒中的...
- 刘凯模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中医证型颅内外血管狭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
- 进展性脑梗死与颅内外血管狭窄分布的关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与颅内外血管狭窄分布的关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进展性脑梗死患者(A组)5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B组)6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颅内外血管情况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指标。结果A组前循环狭窄22例(38.6%),显著高于B组的13例(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入院时NI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病情更易进展,高空腹血糖、高入院时NIHSS评分、高hs-CRP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周旭东黄文丝薛劲松李格吴连荣赵章豪何路遥
- 关键词:脑梗死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诊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及其准确性研究被引量:30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行常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计算机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6.2%和98.6%;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为71.1%和94.3%,且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观察到计算机血管成像无法观察到的信息,例如微栓子状况、侧支循环血流状况等。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颅内动脉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同时能够观察到计算机血管成像无法观察到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 张玮田秀丽殷建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作者
- 周丽红

- 作品数:48被引量:157H指数:6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再狭窄 颅内外血管狭窄 颅内外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术前后
- 高燕军

- 作品数:153被引量:806H指数:15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 依达拉奉 再狭窄 脑缺血
- 王嗣欣

- 作品数:62被引量:258H指数:8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脑缺血 再狭窄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动脉狭窄
- 傅相平

- 作品数:216被引量:32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脑胶质瘤 胶质瘤 恶性脑胶质瘤 近距离放疗 手术治疗
- 李安民

- 作品数:644被引量:1,189H指数:15
- 供职机构:解放军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脑胶质瘤 癫痫 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 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