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4篇“ 颈交感神经节“的相关文章
- 1例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病人行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护理
- 2020年
- 探讨1例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病人行颈交感神经节切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对本例CPVT病人实施以下护理要点: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予病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注意有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监测电解质、维持血钾4.0 mmol/L以上;心肺运动试验的配合及护理;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护理;营造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向患儿及家属宣教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其避免剧烈运动、受惊、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心理护理,加强家庭及社会支持。病人术后情绪平稳,日常活动下监护未见明显期前收缩等,术后未发生晕厥或心源性猝死。
- 钱月王文
- 关键词:儿茶酚胺室速护理
- 颈交感神经节的影像学成像进展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颈交感神经节(CSG)是颈部外周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对下丘脑内环境稳态的调理,实现对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其临床应用主要为CSG阻滞,通过对其区域阻滞,治疗疼痛、心律失常及失眠等多种临床症状。但临床操作时,常因不能有效识别CSG,而对其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频超声的应用,可在进行颈部操作前,实现对CSG的辨识。通过综述CSG的解剖位置、CSG的影像学成像以及影像学在CSG阻滞中的临床应用,减少临床颈部操作可能对CSG的损伤,实现影像技术引导CSG的精确阻滞,提高颈交感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杨震崔立刚
- 关键词:颈交感神经节影像学特点
- 观察6-羟多巴胺或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制备去心脏交感神经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心肌肥厚与心肌纤维化的变化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或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制备去心脏交感神经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模型心肌肥厚与心肌纤维化的变化。方法选用7周龄SPF级同源同系雄性SHR 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10只,手术组10只,6-OHDA组10只,均饲养7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6-OHDA组与手术组酪氨酸羟化酶表达明显降低[(5.34±0.32)%vs(2.17±0.28)%和(1.06±0.24)%,P均<0.05],但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7)。收缩压与心率在假手术组、6-OHDA组、手术组中依次降低,舒张压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与6-OHDA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明显减低(P均<0.05),大鼠心肌纤维化标记物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CTGF基因表达也显著降低(P均<0.05),但手术组与6-OHD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注射6-OHDA法与手术方法去心脏交感神经SHR心肌肥厚与心肌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6-OHDA建立的化学性去交感神经模型可作为不能耐受交感神经节切除手术的一种替代方法。
- 丁宇李健刘源李世军
- 关键词:心脏交感神经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
- 颈交感神经节的超声解剖学研究
- 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SGB)始于1930s,超声引导下SGB始于1995年,目前逐渐用于头、颈及上肢由于血管或者交感神经异常引起的疼痛的治疗,探讨使用超声探查颈部交感神经节的可行性,研究颈交感神经节的声像图特征,研究正常...
- 郝云霞崔立刚杨震孙洋王润葛喜凤
- 关键词:颈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声像图特征
- 针刺颈交感神经节治疗颈源性心神经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电针颈部交感神经节对颈源性心脏神经症(CN)的临床疗效,为此类患者提供一个新的绿色疗法。方法:选取由交感型颈椎病所致的心脏神经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交感神经节组),B组(常规针刺组),C组(药物组)三组,每组20例。A组主穴针对颈部交感神经节(双侧颈上神经节、双侧颈下神经节)针刺,两对主穴分别通电,予连续波治疗(频率2Hz),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配穴:心俞(双侧)、厥阴俞(双侧)、巨阙、膻中、神门(双侧)、内关(双侧)。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日1次,每周5日,连续治疗四周。B组主穴为颈夹脊穴(颈4—颈7),选取颈4与颈7夹脊穴通电。配穴及脉冲治疗仪连接方法均同A组。C组为药物组,谷维素片20mg日三次口服,连续服用20天。治疗前后均对三组患者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表、HAMA量表、HAMD量表的评估。治疗结束后对三组的量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三组中医症状积分经非参数检验,A组、B组、C组治疗前后相比,三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AC组间差异显著(P▲<0.01);AB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BC组间疗效差异不显著(P▲=0.329>0.05)2.三组中医症候疗效经秩和检验,P<0.01,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为95%,B组总有效率为80%,C组总有效率为55%,提示A组有效率最高,其次为B组。3.三组HAMA评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A组、B组、C组治疗前后相比,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AC组、BC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AB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4.三组HAMD评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A组、B组、C组治疗前后相比,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AC组、BC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AB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5、三组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T)比较:三组数据经秩�
- 董勤建宋春华杨萍
- 关键词:交感神经节交感型颈椎病心脏神经症
-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术对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术对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影响。方法:通过应用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术,科学地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低免疫力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进行检测。结果:应用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术后,低免疫力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都明显增高。结论: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术对免疫力低下病人可有效提高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提高该类病人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 鞠福娟付丽君付冬林刘晓田付宏伟段晓晶文佳昊刘维
- 关键词:免疫力低下免疫球蛋白
-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缓解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对兔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缓解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CV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模型成功的健康雄性大耳白兔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假手术组(A组)、SAH组(B组)、SAH加颈交感神经节阻滞组(C组)。分别于第1次注血前(T1)、注血后30min(T2)、第1次注血后7d(仍)取静脉血及脑脊液各2ml于低温冰箱保存备用,并行脑血管造影测量基底动脉值。并于13记录神经系统损害级别。结果三组Tl时基底动脉血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1r3时B、C两组的基底动脉血管直径均小于A组,B组又小于C组(P〈0.01)。三组T1时血浆、脑脊液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均低于T1,B、C组又低于A组(P〈0.01)。耶时B、C组的神经功能均低于A组,C组又优于B组(P〈0.01)。结论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缓解SAH后CVS,提高血清、脑脊液NO含量及NOS的活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贺纯静聂浩雄罗依然冯亚平
- 关键词:血管痉挛颅内神经节交感蛛网膜下腔出血
- 颈脊神经节到颈交感神经节的神经纤维联系在颈性眩晕发病中的意义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研究是否存在从颈脊神经节到颈交感神经节的神经联系,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70只,随机分为上颈椎组(C2、C3脊神经节组)和下颈椎组(C4、C5、C6脊神经节组)以及相应的对照组。根据分组于相应的脊神经节内注入4%荧光金溶液,动物存活4d后,切取颈上、下交感神经节行冷冻切片后进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1)上颈椎组在实验侧的颈上交感神经节内发现有荧光显像,对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及双侧颈下交感神经节内未出现荧光显像。(2)下颈椎组在实验侧的颈下交感神经节内发现有荧光显像,对侧颈下交感神经节及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内未出现荧光显像。结论:从颈脊神经节至颈交感神经节之间存在神经纤维联系,且具有节段性分布规律。
- 左金良韩建龙邱思强栾方海朱新炜
- 关键词:脊神经节颈上交感神经节荧光金颈性眩晕
-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颈交感神经节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mRNA和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对脑心综合征(CCS)大鼠颈交感神经节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mRNA和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CCS发病的交感通路机制以及针刺对其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伪手术对照组6只,其余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尾状核复制CCS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12只再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6只。电针组大鼠电针"水沟""风府""内关""心俞"穴,每次20 min,每天1次,连续3 d。于实验72 h后观察脑和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颈交感神经节NET mRNA以及大鼠心肌β1-AR mRNA表达。结果:①伪手术组脑和心肌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可见大量红细胞,部分血细胞溶解,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肿胀,胞核碎裂溶解或消失,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大量平滑肌断裂;电针组脑组织内红细胞明显少于模型组,脑组织轻度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轻,仅有少量平滑肌断裂。②模型组NET mRNA相对表达量较伪手术对照组减少(P<0.01);电针组NET 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增加(P<0.01)。③模型组β1-AR mRNA相对表达量较伪手术对照组减少(P<0.01);电针组β1-AR 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增加(P<0.01)。结论:①颈交感神经节NET mRNA表达下调可能参与CCS的发生发展,针刺早期防治可拮抗这种变化,能有效阻止NET mRNA表达下调;②心肌β1-AR mRNA表达下调可能参与CCS的发生发展,针刺早期防治可能直接干预β1-AR mRNA表达下调,或干预其上游调控因素NET mRNA表达的下调。这些可能是针刺防治CCS交感通路作用机制之一。
- 曹健周美启吴生兵汪克明周逸平王月兰陈业农
-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
- 臂丛神经卡压对颈交感神经节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臂丛神经卡压及松解后对颈交感神经节超微结构的影响规律。方法取SD大鼠24只,分为臂丛上干卡压组、下干卡压组、上千松解组和下干松解组,每组各6只。臂丛上干和下干卡压组在卡压术后3个月,取材颈中交感神经节。臂丛上于和下干松解组在卡压术后3个月、神经松解1个月后,取材颈中交感神经节。电镜观察颈中神经节超微结构。结果电镜下见臂丛上干和下干卡压组的主要表现为线粒体明显肿胀、嵴缺失呈空泡样改变;上干和下干松解组的主要表现为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线粒体体积缩小,数量增多。结论不同类型臂丛神经卡压后,颈中交感神经节的主要变化可能与神经元的代谢障碍有关;而神经松解后,颈中交感神经节主要变化可能与神经元的分泌功能有关,同时线粒体有可逆性的变化。
- 陈琳彭峰杨剑云吴可晚
- 关键词:臂丛神经节交感神经卡压超微结构
相关作者
- 邱思强

- 作品数:32被引量:181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脊神经节 颈性眩晕 颈交感神经节 医用臭氧 交感神经节
- 韩建龙

- 作品数:44被引量:174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颈性眩晕 脊神经节 颈交感神经节 医用臭氧 交感神经节
- 陆建华

- 作品数:71被引量:321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NMDA受体 糖皮质激素受体 慢性疼痛 海马 神经病理性疼痛
- 汪克明

- 作品数:130被引量:838H指数:23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电针 急性心肌缺血 心经 心肌缺血 针刺
- 粟永萍

- 作品数:583被引量:1,963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贫铀 小鼠 烧伤 糖皮质激素受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