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0篇“ 颈后路手术“的相关文章
一种后路手术肩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路手术肩托装置,所述横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框,所述伸缩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伸缩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螺杆的表面齿合连接有锥...
张晓霞
免打结抗菌倒刺线在肥胖患者后路手术切口缝合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评价肥胖患者在后路手术切口缝合中使用免打结抗菌倒刺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后路手术治疗的脊髓型椎病或椎管狭窄症肥胖患者(BMI≥28 kg/m2)92例,均接受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2021年入院的53例患者为常规缝合组,采用普通慕丝线缝合深筋膜层、皮下层及皮肤;2022年入院的39例患者为倒刺线缝合组,采用免打结抗菌倒刺线缝合深筋膜层、皮下层及皮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皮下脂肪厚度、切口缝合时间、切口缝合速度、切口愈合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中发生脑脊液渗漏患者切口感染及切口开裂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N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倒刺线缝合组患者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缝合组(P<0.01),缝合速度显著快于常规缝合组(P<0.01),切口愈合率高于常规缝合组(P<0.05),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缝合组(P<0.05)。两组发生脑脊液渗漏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切口开裂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缝合组(P<0.05)。结论:免打结抗菌倒刺线在肥胖患者后路手术切口缝合中效果满意,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切口愈合。
漆伟张大伟张扬雷伟马田成姬宇飞
关键词:切口感染颈后路手术
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在后路手术患者慢诱导气管插管中的效果
刘亚晴
一种后路手术用支撑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路手术用支撑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组,底部支撑架组包括固定横杆,固定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可滑动的限位组件,底部支撑架组用于与手术床连接和整体的支撑;中部调节架组,其设置在底部支撑架组一侧的上方位置处,中...
陈国华王丽刘汝银
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椎病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脊髓型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是由于椎间盘或骨赘等发生退变或其他继发性的改变,引起脊髓或脊髓通路的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种椎疾病。脊髓型椎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感觉运动功能的障碍,下肢出现行走乏力,“踩棉花”感,上肢出现麻木疼痛,精细动作如写字、夹菜等受限,部分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截瘫等。因其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其预后相对较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脊髓型椎病诊断一旦成立,应尽早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髓的功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长期伏案人群的增多,好发于老年患者的3个或3个以上的多节段脊髓型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不再少见,且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目前临床对于单节段脊髓型椎病的治疗已达成共识,对于多节段脊髓型椎病的手术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对于保留椎前凸的多节段脊髓型椎病患者大多采用后路进行治疗。治疗多节段脊髓型椎病的首要目的就是进行减压,而后路手术是一种间接减压的手术方式,其是从后方扩大椎管面积,使受到前方压迫的脊髓向着张力小的后方移动,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后路手术随着学者不断的研究及改良,先后主要出现了椎板切除术和椎板成形术两大种类,目前应用较多的为椎板成形术及其改良术式。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椎病时,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用使患者更为收益的手术方式。本文依次通过介绍椎板切除术及椎板成形术,分析其利弊及主要的改良方式的研究进展,为后路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陈兴盛伟斌
关键词:颈后路手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一种后路手术融合植骨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后路手术融合植骨装置,包括上骨体和下骨体,上骨体和下骨体之间通过可伸缩结构连接,上骨体的顶端和下骨体的底端均设置有植骨槽;可伸缩结构包括:一插设部一滑槽,插设部插设于滑槽内;若干限位孔,与...
钟南哲万维矫健杨兴海肖建如
文献传递
椎过伸性损伤伴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MRI特点与后路手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椎过伸性损伤伴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MRI特点并探讨后路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8-12诊治的47例伴有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无骨折脱位型椎过伸性损伤,其中椎间盘突出26例(椎间盘突出组),后纵韧带骨化14例(后纵韧带骨化组),椎病7例(椎病组)。比较各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ASIA评分、Frankel等级。结果4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18)个月。椎间盘突出组、后纵韧带骨化组、椎病组术后JOA评分、ASIA评分、Frankel等级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术前根据患者的MRI特点,制定个性化后路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韩旭许沛荣朱锋金根洋
关键词:颈椎过伸性损伤椎管狭窄颈后路
后路手术中优化手术床的调节顺序对降低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
2020年
目的 探讨和研究后路手术患者使用马蹄形头架时,优化手术床的调节顺序对降低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为制定标准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8 年 12 月 60 例使用马蹄形头架的后路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实验组应用护士主导优化后的手术床调节顺序,制定并实施优化 后的规范护理方案;对照组按后路手术操作常规,遵医嘱进行调节。护士经过相关培训后进行数据收集,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面部移位,以及移位程度,评价患者术后的面部皮 肤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面部移位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优化手术床的调节顺序,规范护理流程,可 有效降低患者面部移位距离,减少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提高医生满意度。
侯艳君郝雪梅(通讯作者)王筱君徐欣熊岩
关键词:颈后路手术体位
两种后路手术方式治疗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后入路手术方式治疗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 OPLL )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1...
李良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椎板切除术侧块螺钉椎板成形术
文献传递
后路手术运用不同方法固定硅胶垫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后路手术中运用不同方法固定马蹄型硅胶啫喱垫与椎头架对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后路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布胶固定马蹄型硅胶啫喱垫与椎头架,观察组使用医用石膏衬垫固定马蹄型硅胶啫喱垫与椎头架。结果皮肤压痕红斑发生率观察组8.9%,对照组4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皮肤破损、变态反应、皮下血肿发生率观察组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4.4%、2.2%、2.2%。结论使用医用石膏衬垫将马蹄型硅胶啫喱垫固定在椎头架上可以减少因手术体位引发的皮肤并发症,保证手术患者安全。
沈芳杰徐爱君董伟鑫翁海明郑绍飞王建林
关键词:颈椎后路手术

相关作者

肖联平
作品数:54被引量:433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椎间孔 胸腰段骨折 肌间隙入路 短节段内固定
福嘉欣
作品数:37被引量:250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胸腰段骨折 肌间隙入路 短节段内固定 伤椎置钉 胸腰椎骨折
赵辉
作品数:85被引量:450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医院感染 骨折患者 老年人 骨科
肖建如
作品数:574被引量:2,036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脊柱 脊髓损伤
江毅
作品数:65被引量:508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椎间孔 微创性 前路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