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篇“ 颈椎结核“的相关文章
- 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0例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患者。记录手术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局部后凸Cobb角;记录末次随访的神经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20.8±1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6±12.2)mL,平均随访时间(37.8±8.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的ESR、CRP、VAS评分、JOA评分及局部后凸Cobb角均优于术前、术后6个月(P<0.05)。末次随访,合并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无结核复发。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可有效清除结核病灶,改善患者颈部疼痛程度和后凸畸形,缓解机体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杨阳古雨浓葛朝元杨文龙钱立雄曹宏强
- 关键词:前路内固定下颈椎自体髂骨植骨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多节段下颈椎结核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总结一期颈椎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多节段下颈椎结核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1-03采用一期颈椎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的10例多节段下颈椎结核,根据结核病灶累及节段和破坏程度选择固定节段,常规置入合适长度的颈椎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安装钛棒并矫正残留的颈椎后凸。根据结核病灶节段、脓肿部位、脓肿大小选择颈前左侧或右侧作纵向或横向切口,逐层显露病灶节段,彻底清除椎前脓肿、坏死组织及死骨组织。结果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9.7(12~2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及神经功能并发症。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为0~3分,平均1.3分;NDI指数为25%~58%,平均43.2%;局部后凸Cobb角为-7.6°~3.1°,平均-2.7°;C2~7后凸Cobb角为-10.7°~1.8°,平均-3.2°。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0~3分,平均1.1分;NDI指数为4%~25%,平均11.6%;局部后凸Cobb角为-6.9°~2.0°,平均-2.6°;C2~7后凸Cobb角为-9.5°~2.7°,平均-3.3°。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予以雾化、营养神经对症治疗,术后3个月症状缓解。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结核病灶椎体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一期颈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多节段下颈椎结核有利于恢复和维持颈椎曲度和颈椎序列的稳定性,促进病灶骨性愈合,为后期可能进行的前路内固定手术创造条件并缩短前方固定融合节段。
- 朱超刘春张玉发钱明
-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灶清除
- 一期前路椎体次全切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附11例报告)
-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一期手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11例下颈椎结...
- 姚林明彭茂轩张立刘军政南博王晓东
- 关键词: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
- 颈椎结核手术治疗中内植物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综述颈椎结核手术治疗中不同内植物材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以及新型内植物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颈椎结核治疗的相关文献,从内植物分类、优缺点、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颈椎结核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着较高致残率。目前颈椎结核手术治疗中内植物材料主要分为骨性材料、金属材料以及生物活性材料,有各自优点及不足(如自体骨骨量有限、同种异体骨并发症较多、金属材料植骨融合效果较差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内植物材料也更加多样化。结论内植物的选择直接影响植骨融合效果,从而进一步影响颈椎结核的治疗效果;新型内植物材料的发展为颈椎结核的治疗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 王旭李沐风朱宇航朱庆三
- 关键词:颈椎结核内植物金属材料生物活性材料
-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9例上颈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3~70岁。其中10例伴有吞咽困难,24例患者存在双上肢麻木、疼痛、无力,11例存在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术前给予2~4周标准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12例患者行单纯前路手术治疗;8例患者行单纯后路手术;19例患者行后前路联合手术。术后继续规律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评分、枕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及并发症等。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损伤,且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结核。随访12~30个月(15.5±4.1个月)。单纯前路组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分别为11.1±1.9、13.8±1.3和15.6±1.3分,VAS评分分别为6.8±0.8、3.3±1.0和2.1±1.2分;单纯后路组JOA评分分别为12.9±2.2、14.9±1.8和15.9±1.2分,VAS评分分别为7.1±0.6、3.6±0.7和2.3±1.2分;后前路联合组JOA评分分别为10.0±2.0、12.7±1.4和14.4±1.1分,VAS评分分别为6.5±1.0、3.5±1.0和2.2±1.0分。单纯前路组及后前路联合组患者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与术后比较亦均有显著改善(P<0.01);单纯后路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后前路联合组中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发现颈后术区出现窦道、血沉等炎症指标升高,颈椎CT显示术中植骨未完全融合,经清创、换药、调整抗结核药物、延长佩戴颈托时间等治疗1个月
- 伊尔夏提·克力木木拉德·买尔旦谷世豪西尔艾力·赛买提买尔旦江·买买提徐韬盛伟斌买尔旦·买买提
- 关键词:上颈椎结核手术治疗疗效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多数下颈椎结核手术目的在于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矫正畸形等[1]。本研究对脓肿较大、病灶内死骨、空洞、合并脊髓损伤等具有手术指征的下颈椎结核患者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28例下颈椎结核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37~69岁,平均(58.12±4.81)岁;合并脊髓损伤16例;原发性结核疾病:肺结核20例,消化道结核6例,淋巴结核2例;病变节段:C 3-C 43例,C 4-C 54例,C 5-C 610例,C 6-C 74例,C 3-C 54例,C 4-C 63例。纳入标准:存在椎体破坏,较大脓肿;病灶内存在死骨或空洞;窦道经久不愈;脊髓压迫;颈椎不稳;病变主要累及椎体前、中柱。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心脏等功能障碍;抗结核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未下降者;合并严重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有颈椎创伤史或手术史;ASIA分级A级。
- 方钧杨培伟余炳田龚冰南
- 关键词: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 飞行人员颈椎结核诊治一例
- 2021年
- 脊柱是骨关节结核的常发部位,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需要同血管畸形、骨相关肿瘤、脊柱感染性疾病等进行鉴别诊断。本文报道了1例主诉为后颈部僵硬、疼痛的飞行人员, 影像学磁共振示:颈4-5椎体及椎体附件周围液性暗区, 实验室检查示:38kD结核抗体阳性, 结核特异性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 临床诊断颈椎结核。予以常规四联药物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消失, 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均提示结核治愈, 患者恢复飞行工作。
- 缪冬梅姜春茹李璐璐施斌斌
- 关键词:颈椎结核脊柱飞行员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18例颈椎结核患者。记录并发症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采用ECK融合分级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并观察颈椎融合节段高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围手术期无食管损伤、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均未发生钛板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颈椎融合节段高度较术后3 d无显著丢失(P>0.05),植骨均完全融合。VAS评分及JOA评分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可重建颈椎稳定性,临床疗效良好。
- 胡伟郑军杜静德
- 关键词:颈椎结核髂骨移植
- 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下颈椎结核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下颈椎结核。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5例下颈椎结核患者,所有患者术前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以上,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继续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记录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C2~7 Cobb角、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45个月,平均3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颈部疼痛VAS评分为(2.1±1.5)分,JOA评分为(15.3±1.5)分,下颈椎局部后凸Cobb角为-6.2°±3.5°,C2~7 Cobb角为-10.0°±4.5°,ESR为(8.1±4.2)mm/h,CRP为(3.8±2.2)mg/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病灶区域植骨均完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抗结核药物能有效治疗下颈椎结核。
- 李勇漆艺伟关邯峰方忠熊伟李锋吴巍
- 关键词:清创术脊柱融合术
- 一期前路椎体次全切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
-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一期手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11例下颈椎结...
- 姚林明
- 关键词: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马远征

- 作品数:448被引量:4,283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结核 骨质疏松症
- 石仕元

- 作品数:182被引量:45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 腰椎结核 临床疗效 腰椎
- 袁文

- 作品数:1,050被引量:5,500H指数:3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颈椎 颈椎病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
- 郭立新

- 作品数:37被引量:3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结核 外科手术 脊柱融合术 椎管狭窄
- 瞿东滨

- 作品数:305被引量:2,655H指数:2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腰椎 生物力学 并发症 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