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68篇“ 颈段脊髓损伤“的相关文章
- 膈肌电刺激联合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对亚急性期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创伤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膈肌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对患者肺功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2022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亚急性期创伤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阈值压力负荷呼吸功能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膈肌低频脉冲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评估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的变化;治疗后随访3个月,统计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FVC、FVC%pred、FEV_(1)及FEV_(1)%pred均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3周后,实验组患者FVC、FVC%pred、FEV_(1)及FEV_(1)%pre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0.0%(10/20),对照组为80.0%(16/20),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56,P=0.047)。结论膈肌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亚急性期创伤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黄乐乐刘孟
- 关键词:低频脉冲电刺激颈段脊髓损伤
- 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联合叙事护理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IMT)联合叙事护理在颈段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1日~2022年9月31日218例颈段S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109例,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IMT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改良Borg Scale(BS)量表评分、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通气量(MVV)、训练依从率。结果:两组干预6周HADS评分、改良BS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P<0.01),PVC、MVV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6周HADS评分、改良BS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PVC、MVV高于常规组(P<0.01);研究组训练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对颈段SCI患者实施渐进IMT联合叙事护理,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训练依从性,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 邱玉孔亚丽孙婷婷
- 关键词:颈段脊髓损伤心理状态
- 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讨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桂活血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肌力情况(MMT评分)、肌张力情况(MA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情况(LEMS、FAC评分)、平衡功能情况(BB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情况(BI评分)、神经功能相关因子(NT-3、NGF、BDNF)、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MASS评分降低(P<0.05),MMT评分、LEMS评分、FAC评分、BBS评分、BI评分、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可安全有效地增强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
- 刘绪涛王耀臣谢豪娜董耀
- 抗阻呼吸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和膈肌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抗阻呼吸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和膈肌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021年在海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80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抗阻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膈肌移动度、Borg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干预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膈肌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Borg评分及呼吸困难、疾病影响、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抗阻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膈肌移动度,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黎声芳刘红芳黄世敏龙彩雪
- 关键词:颈段脊髓损伤生活质量
- 论呼吸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呼吸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具体影响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采取回顾式分析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9年1月份---2020年12月份收治的150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传统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之上给予患者适当的呼吸训练,四周之后比较记录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包含每分钟最大通气量、1秒钟用力呼吸肺活量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之后,每分钟最大通气量、1秒钟用力呼吸肺活量和肺部感染情况都有所好转,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数据情况明显更好,同时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得到提升之后,其后续的护理疗程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整体治疗护理过程顺利,从中也可以看出呼吸训练的重要作用。结论:综合来看,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呼吸训练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数据,同时降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对于患者的身心监控都具有重要作用。
- 徐世琦燕翔龙贾慧英
- 关键词:颈段脊髓损伤肺功能
- 基于ICF理念的康复治疗方案在上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念的康复治疗方案在上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上颈段(C_(1)~C_(4))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ICF理念的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4周、8周,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2)治疗后4周观察组WHOQOL-BREF中的心理维度评分,以及治疗后8周观察组WHOQOL-BREF中的心理评分、社会维度评分和环境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3)治疗后4周、8周,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ICF理念的康复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上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ADL、心理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调适患者独立生活的居住环境,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谭治标李敏许建文桂裕昌胡金翠黄潇潇肖慧萍谢莹吴京谕
- 关键词:康复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上肢机器人联合ADL训练对不完全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疗效观察
- 目的和意义:探讨上肢机器人联合ADL训练对不完全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选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 左文乔
- 关键词:ADL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创伤性下颈段脊髓损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对比急性创伤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0年4月云浮市人民医院骨外科急性创伤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5~77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为手术组、保守治疗30例为保守组。保守组30例给予颈托固定、心电监护、甘露醇脱水减压、激素冲击疗法、保护胃黏膜、加强营养指导等方法治疗,手术组根据患者脊髓损伤具体情况选择前入路、后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依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脊柱神经功能评级标准评估神经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定脊柱功能,采用JOA评分改善率评估患者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年神经功能、脊柱功能和临床疗效,并进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脊柱神经功能分级和JOA脊柱功能各项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保守组均完成静脉用药3周、颈托固定2个月的保守治疗,手术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12~16个月。治疗后1年,2组患者ASIA脊柱神经功能评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JOA脊柱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手术组患者脊柱神经功能评级优于保守组,JOA脊柱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手术组患者治疗后1年临床疗效的总优良率为90.0%(27/30),高于保守组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1,P<0.001)。结论急性创伤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脊柱功能方面优于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 林伟鹏邹仲兵王华国黄永锋欧荣通叶劲白波
- 关键词:脊髓损伤创伤性下颈段保守治疗脊柱功能
- 一种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垫,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床体、人体,所述床体的上端放置有枕体,所述枕体的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枕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与...
- 张圣飞
- 文献传递
- 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变化及其康复效果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变化及其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94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和是否行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试验组患者的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价值突出,可显著提升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 李鹤李洪伟王凤英张宇飞
- 关键词:颈段脊髓损伤肺功能康复
相关作者
- 刘洋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颈段脊髓损伤 颈部 颅骨牵引 斜坡 气囊
- 张斌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颈段脊髓损伤 颈部 颅骨牵引 斜坡 气囊
- 李雪玉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颈段脊髓损伤 颈部 颅骨牵引 斜坡 气囊
- 凌云霞

- 作品数:111被引量:4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骨科 护士 并发症 骨科护士
- 何玲萍

- 作品数:55被引量:271H指数:8
-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腹腔镜 并发症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