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0篇“ 颈淋巴结转移灶“的相关文章
平阳霉素量子点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的靶向性研究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常向淋巴转移,是导致患者疗效不佳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OSCC的发展,癌组织内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渗出增加,因缺乏淋巴管引流而致组织...
李振平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灶靶向化疗平阳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
文献传递
鼻咽癌颈淋巴转移治疗现况被引量:1
2010年
鼻咽癌颈淋巴转移是影响鼻咽癌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放疗技术的进展、化疗药物的不断更新、热疗设备的改进,救援性手术等治疗手段的综合,颈淋巴转移的消退率、患者的生存率都较前有一定的提高。
苏施雅邵汛帆
关键词:鼻咽癌颈淋巴结放疗化疗热疗
鼻咽癌颈淋巴转移热疗质量保证的研究
背景:人类自古就从实践中懂得用热来治疗浅表的肿瘤。Hyperthermia一词源于希腊文,就是高热或过热。19及20世纪时众多学者报道显示单纯的高热疗法对肿瘤的治疗起到一定的疗效,并有治愈某些恶性肿瘤的可能。随着X线治疗...
苏施雅
关键词:鼻咽癌化学治疗热疗微波辐射器
文献传递
口腔疣状癌伴性鳞癌颈淋巴转移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建立口腔疣状癌伴性鳞癌颈淋巴转移移植瘤原代模型,探讨建立模型的方法。方法:将口腔疣状癌伴性鳞癌颈淋巴转移组织,通过组织块皮下接种法建立淋巴转移模型。观察其生长状况,对移植瘤、裸鼠肝、肾、肺及淋巴行系列检查并与来源肿瘤组织进行比较。果:成瘤率87.5%(7/8),移植瘤具有来源肿瘤组织类似的形态学特征,肝、肾、肺未见转移,腋下及腹股沟淋巴反应性增生。论:通过组织块皮下接种法,成功建立了口腔疣状癌伴性鳞癌颈淋巴转移移植瘤原代模型。
王月红陈明伟唐瞻贵刘欧胜方小丹全宏志
关键词:口腔疣状癌移植瘤裸鼠
甘氨双唑钠提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疗效的临床研究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人体全部肿瘤发病率的0.2/%/(男性/),1/%/(女性/)。根据病理类型分类甲状腺癌大体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60/%/);甲状腺滤泡状癌/(20/%/)、甲状腺髓样癌/...
陈滨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甘氨双唑钠放射增敏
文献传递
鼻咽癌颈淋巴转移放疗、热疗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放疗配合热疗在治疗鼻咽癌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6例有淋巴转移癌≥4cm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放疗+热疗方法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放疗方法治疗。果:放疗束时,观察组、对照组淋巴全消率分别为61.5%、30.0%,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论:对部较大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配合热疗有明显的互补和增效作用,做好热疗过程的护理,可减少热疗不良反应,增加治疗肿瘤的敏感性,以改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陈英赛陈娇燕王丽萍周桂梅
关键词:鼻咽癌颈淋巴结热疗放射疗法
酪氨酸激酶受体B在鼻咽癌和颈淋巴转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在鼻咽癌以及淋巴转移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的鼻咽部活检组织,以及27例鼻咽癌淋巴转移以及27例慢性淋巴炎组织中的TrkB的表达,并分析TrkB在鼻咽癌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和意义。果:在鼻咽癌组织中TrkB表达的阳性率是82.5%,高于鼻咽慢性炎症对照组的表达(P<0.05)。淋巴转移中TrkB的阳性率是88.9%;高于淋巴慢性炎症组的表达(P<0.05)。也高于TrkB在鼻咽癌原发中的表达(P<0.05)。鼻咽癌中TrkB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转移、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论:TrkB在鼻咽癌组织及颈淋巴转移均存在高表达,其高表达是鼻咽癌浸润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温文胜张哲赵卫民廖芝玲李杰恩黄光武
关键词: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酪氨酸激酶受体B免疫组织化学
颈淋巴靶向抗癌纳米微粒的研制及其对口腔癌颈淋巴转移靶向治疗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根据口腔癌周毛细淋巴管的解剖生理特点,制备对口腔癌颈淋巴转移具有靶向性的抗癌蚋米微粒。方法以聚乳酸(PAL)为载体,以对口腔鳞癌细胞有强大杀伤作用的葫芦素BE(CuBE)为模型药物,用乳化一溶荆挥发法制备葫芦素BE聚乳酸蚋米微粒(CuBE-PLA-NP);在体内外对CuBE-PLA-NP相关性质检测的基础上,建立昆明小鼠颊癌颈淋巴转移模型。以CuBE-PLA-NP为实验组,CuBE为对照组.分别行癌用粘膜下注射,注射后在15个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心、肝、脾、肺、肾和颈淋巴内在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以考察药物在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并现察各组对颈淋巴转移的治疗疗效。果①CuBE-PLA-NP粒径分布范围为47nm-120nm,平均粒径为85nm,载药量为(23.03±O.47%).包封率为(93.00±0.10%),体外释药规律表明与Higuchi方程拟合,合成的CuBE-PLA-NP没有降低CuBE成份的抗癌活性并适合于行局部注射。②实验组中颈淋巴转移内药物相对百分比远远高于对照组(P颈淋巴转移癌细胞可见有明显坏死,随着时间延长。转移内坏死区域增大。而对照组中颈淋巴转移癌细胞在各个时间点均未出现坏死。论平均粒径为85nm的CuBE-PLA-NP对口腔癌颈淋巴转移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确切的治疗疗效,同时降低了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
杨凯温玉明
关键词:口腔癌淋巴结
应用锯齿征诊断颈淋巴转移动脉粘连的体会
2005年
王晓峰丁世斌李松柏
关键词:淋巴结
鼻咽癌颈淋巴转移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4年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鼻咽癌颈淋巴转移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5 1例初发和复发的鼻咽癌病人在放疗前、后均进行颈淋巴临床触诊和B超检查 ,记录颈淋巴肿大的有无、大小等情况 ,并进行比较分析。果  392例初发病人 ,经B超检查后导致临床分期变化的有 14例 (3.6 % )。触诊双侧N0 和单侧N0 的假阴性率分别为 2 8.2 %和 2 5 .5 %。鼻咽和同时复发的 14例病人中 ,触诊漏诊率为 2 1.4 %。单纯复发的32例病人中 ,触诊误诊率为 12 .5 %。在颈淋巴融合成团的 33例病人中 ,触诊误诊率为 5 1.5 %。在超重或肥胖的31例病人中 ,部最大淋巴的大小触诊与B超检查相比较 ,果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放疗束时 ,颈淋巴全消与残留的情况 ,触诊与B超检查相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论 B超扫描较临床触诊检查鼻咽癌病人颈淋巴准确性更高 ,对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胡学锋卫光宇黄国森蒋军林力刘冬生
关键词:淋巴转移

相关作者

杨凯
作品数:247被引量:618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癌 口腔鳞癌 鳞状细胞 口腔 口腔鳞状细胞癌
温玉明
作品数:378被引量:1,604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口腔癌 舌癌 平阳霉素 口腔肿瘤 口腔鳞癌
王昌美
作品数:228被引量:1,210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癌 舌癌 平阳霉素 白蛋白微球 颊粘膜鳞癌
胡学锋
作品数:51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鼻咽癌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鼻咽癌患者
蒋军
作品数:42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鼻咽癌 宫颈癌术后 调强 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