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篇“ 颌下腺疾病“的相关文章
- 成人IgG4相关性颌下腺疾病的超声表现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及归纳IgG4 相关性颌下腺疾病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 例22 灶IgG4 相关性颌下腺疾病的超声表现,包括颌下腺尺寸、形态、病变范围、内部回声、血流、周围淋巴结。结果19 例22 灶IgG4 相关性颌下腺疾病的超声表现可分为局限性结节样改变、弥漫性结节样改变、类肿瘤样改变3 种类型。局限性结节样改变(2 例2 灶),病侧腺体的浅侧、被膜下显示不均匀增粗的低回声区,内见条状强回声,血流偏多。弥漫性结节样改变(11 例12 灶),病侧腺体呈网格状或蜂窝状,具体表现为腺体回声增强、增粗、不均匀、血流丰富,内见弥漫、散在、大小不一的结节样低回声,其周围显示条状强回声。类肿瘤样改变(7 例8 灶),病侧腺体表现为回声不均匀减低、增粗,内夹杂多发条状强回声,并显示放射状丰富血流。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IgG4 相关性颌下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该病超声影像呈局限性结节样改变、弥漫性结节样改变、类肿瘤样改变3 种类型。当怀疑患IgG4 相关性颌下腺疾病时,应进一步检查IgG4 相关性疾病常累及的组织和器官,同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 刘娟崔旭丹朱强赵汉学
- 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颌下腺超声
- 高频彩超在颌下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颌下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高频彩超对126例有颌下腺肿大或伴疼痛的患者检查,对照手术病理、穿刺病理、临床诊断的结果,比较高频彩超的诊断符合率。
- 鞠丽君刘浩
- 关键词:颌下腺疾病高频彩超
- 文献传递
- 常用影像学检查在下颌下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临床常用下颌下腺疾病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其在下颌下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2例已行下颌下腺摘除术的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所得数据采用SAS8.0软件包进行分析,选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比较B超、CT、MRI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82例病例中,术前B超、CT、X线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后符合率分别为85.34%、79.66%和92.31%,MRI符合率最高,诊断准确性优于B超、CT(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B超、CT、X线诊断下颌下腺疾病存在一定的误诊率,特别是下颌下腺炎,是误诊后造成下颌下腺切除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MRI准确率较高,在下颌下腺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朱敏闻俞创奇张伟杰郑凌艳陈敏洁
- 关键词:下颌下腺B超CTMRI
- 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下颌下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上常用下颌下腺疾病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并初步评价磁共振唾液腺导管造影结合磁共振成像在下颌下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特点和价值。
方法:对182例行下颌下腺摘除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术前术...
- 朱敏闻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彩色多普勒能量血流显像在颌下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1998年
- 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血流显像(CDPI)诊断颌下腺炎、颌下腺混合瘤、颌下腺癌、颌下腺囊肿,以探讨CDPI的临床价值.结果:42例,45侧颌下肿块根据肿块内部血流分布的多少按Martinoli的分级标准分为4级.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符合率达933%.
- 朱昆生梁红敏林士杰倪秋杰陆永萍段瑞平
- 关键词:颌下腺炎颌下腺肿瘤CDPI
- IgG4相关性颌下腺炎八例超声误诊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颌下腺炎(IgG4-related submaxillaritis, IgG4-RS)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超声曾误诊的IgG4-RS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首诊误诊率61.5%。8例以颌下肿块为首发症状,单侧3例(右侧2例,左侧1例),双侧5例。首诊超声检查误诊为干燥综合征3例,多形性腺瘤2例,Warthin瘤、颌下腺癌及颌下腺淋巴瘤各1例。误诊时间4 d^8个月。8例接受手术切除病理检查(3例)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5例),经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IgG4染色确诊。8例经手术切除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好转,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IgG4-RS临床罕见,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IgG4-RS超声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清IgG4水平,临床遇及可疑病例要尽早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 蒲昆明杨琳卢强
- 关键词:颌下腺疾病免疫球蛋白G误诊
- 手术机器人辅助经口入路下颌下腺切除术二例被引量:9
- 2019年
- 应用手术机器人,对2例下颌下腺疾病患者,经口入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及腺体,术中保留舌下腺、舌神经并妥善处理颌外动静脉。术后无出血、无相关神经损伤、无舌下腺涎液潴留。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可完成经口入路下颌下腺切除术,该术式可彻底避免面颈部瘢痕,美观优势明显。
- 梁立民林小臻邵小钧韩小东袁维秀王雪丽胡敏
- 关键词:机器人口腔外科手术颌下腺疾病
- 颌下腺导管结石多排CT表现及诊断价值
- 2018年
-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多排CT图像特点及其对颌下腺导管结石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39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现结石51枚,其中单发结石29例,多发结石10例,并发颌下腺炎36例,结石大小0.7~10 mm呈圆形及类圆形,CT表现为沿颌下腺导管走行大小不等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其中位于腺体部2例,占5%,导管后部(磨牙区及磨牙后区)24例,占62%,导管前部(前牙区及前磨牙区)13例,占33%。结论下颌下腺结石多排CT表现具有特征性,多排CT能够判定颌下腺结石形态及位置,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 鲍志国周青杜森尹晓翔张二宁杨洁张进
- 关键词:颌下腺疾病涎腺结石
- 超声刀微创技术在颌下腺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刀微创技术在颌下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颌下腺良性病变患者43例。用超声刀微创技术行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颌下腺切除术23例为超声刀组,同期传统手术21例(以结扎和缝扎为主要止血方式)为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超声刀组比传统手术组手术短(t=12.04,P=0.000)、术中出血量少(t=13.54,P=0.000)、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1,P=0.271);术后NRS评分轻(t=3.713,P=0.000),术后超声刀组及传统组各1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下颌缘支麻痹,口角歪斜,术后5天出院时面神经麻痹已基本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刀微创技术行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颌下腺切除术方便、安全,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与传统电刀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 胡建道曹澄孙红村邱小文
- 关键词:超声刀颌下腺疾病切除术
- 全腔镜下经锁骨下径路颌下腺腺叶切除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腔镜下经锁骨下径路颌下腺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腔镜下经锁骨下径路颌下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形性腺瘤14例,颌下腺慢性炎症10例,颌下腺结石3例,淋巴上皮囊肿1例,所有病例术前经影像学、三维超声学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于全腔镜下完全切除颌下腺和肿瘤,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美观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多形性腺瘤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全腔镜下经锁骨下径路颌下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彭福森杜友红张欣谭孟婷张艳红刘涛
- 关键词:颌下腺疾病
相关作者
- 黄晓明

- 作品数:158被引量:5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辅助 内镜 甲状腺切除术 注气 鼻咽癌
- 张思毅

- 作品数:116被引量:47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喉肿瘤 喉癌 内镜辅助 发际 耳后
- 詹建东

- 作品数:32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辅助 鼻咽癌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咽鼓管 面神经
- 宋新汉

- 作品数:49被引量:28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研究主题:喉肿瘤 内镜辅助 喉癌 头颈部肿瘤 发际
- 陈良嗣

- 作品数:84被引量:3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先天性 喉肿瘤 梨状窝瘘 内镜辅助 发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