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9篇“ 飞龙掌血“的相关文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苗药大藤-龙掌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分子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苗药大藤-龙掌药对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DCI)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HERB、PubChem等数据库筛选靶点基因,利用Venny 2.1.0软件取其交集,利用Cytoscape v3.9.1软件创建其药物-活性成分-基因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和微生信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v3.9.1软件建立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大藤和龙掌的有效成分分别为33个、21个,共同活性成分2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基因275个。核心基因包括ALB、AKT1、SRC、TNF、PPARG、PRKACA、EGFR、ESR1、APP、BCL2、MAPK3、PTGS2、STAT3、CASP3、GRIN2B、GSK3β、HSP90AA1、DRD2、HIF1A、NFKB1等。GO功能富集分析932个,包括磷酸化、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信号传导、凋亡过程的负调节、对缺氧/脂多糖的反应等。KEGG通路190个,集中在人类疾病、生物学及环境信息过程,包括糖尿病并发症、癌症、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抵抗及AGE-RAGE、HIF-1、PI3K/Akt、催乳素、Ras、Relaxin信号通路等。结论:大藤和龙掌治疗DCI的共同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绿原酸。药对通过调节ALB、AKT1、SRC、TNF、PPARG、PRKACA等靶点基因,调控糖尿病并发症、癌症、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抵抗及AGE-RAGE、HIF-1、PI3K/Akt信号通路等实现抗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抗病毒感染、改善液流变学、改善内分泌和代谢等,发挥治疗DCI作用。
娄方丽田辉罗洁吴远华
关键词:大血藤飞龙掌血网络药理学分子作用机制
龙掌醇提物对吲哚美辛诱导大鼠急性胃出的保护作用
2025年
试验旨在探究龙掌醇提物(TAE)对吲哚美辛(IND)诱导大鼠急性胃出的保护作用。选取7周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大鼠。对照组(CON)和IND模型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0.5%CMC-Na),云南白药组(YNBY组)灌胃360 mg/kg的YNBY混悬液,TAE-L、TAE-M、TAE-H组分别灌胃1.62、3.24、6.48 g/kg的TAE混悬液。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后1 h,除CON组外,其余大鼠单次灌胃630 mg/kg IND建立急性胃出模型。结果显示,与IND组比较,TAE-L组、TAE-M组、TAE-H组出点数和出总积分显著减少(P<0.05),出抑制指数分别为46.93%、70.04%和56.68%;TAE-L组、TAE-M组、TAE-H组大鼠胃黏膜前列腺素E_(2)(PGE_(2))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TAE-M组、TAE-H组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降低(P<0.05);胃黏膜组织病理和凋亡改变明显减轻,TAE-L组、TAE-M组、TAE-H组胃黏膜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TAE-M组、TAE-H组胃黏膜组织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切割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和Bax/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比例下降(P<0.05),TAE-H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添加6.48 g/kg龙掌醇提物可减轻吲哚美辛诱导大鼠急性胃出,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胃黏膜组织抗氧化能力,下调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曹家杰高洁张淼秦丹许立拔伍春凤傅鹏傅鹏
关键词:醇提物飞龙掌血急性胃出血吲哚美辛
龙掌内酯在制备促进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龙掌内酯在制备促进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首次发现龙掌内酯能够促进斑马鱼缺后的管新生,可望为缺管新生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干预靶点。实验证明龙掌内酯干预微管缺...
李韶菁张琪曼高艳华
一种龙掌药材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掌药材的检测方法,包括龙掌药材的鉴别方法和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确定了通过专属性的薄层鉴别龙掌药材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均能检出白屈菜红碱、毛两面针素及橙皮苷成分,以...
何尧
龙掌蜂蜜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关键香气物质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为明确中国特色中药材蜂蜜——龙掌蜂蜜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及香气特征,利用阿贝折光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分别对其水分含量、糖类含量、淀粉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四极杆行时间质谱仪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龙掌蜂蜜样品的水分质量分数为(18.71±1.49)%,果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分别为(35.92±2.70)%和(35.85±2.51)%,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分别为(57.18±7.62)mg/mL和(247.68±40.50)mg/mL,淀粉酶活力为(11.84±3.38)mL/(g·h)。从龙掌蜂蜜中共鉴定出17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烃类52种、酯类29种、醇类21种、萜烯类21种、醛类17种和芳香族类12种等。其中苯甲醛、苯乙醇、1-辛烯-3-醇的含量较高,分别为8 181.9、4 483.1μg/kg和4 239.5μg/kg。经香气活度值分析鉴定出42种关键香气化合物(OAV>1),包括大马士酮、苯乙酸甲酯、α-水芹烯等,这些物质对龙掌蜂蜜香气组成具有重要贡献。其中紫罗酮具有紫罗兰花香气,赋予了龙掌蜂蜜独特的紫罗兰、覆盆子芳香味。龙掌蜂蜜主要以花香味为主,辅以果香味、化学味和青香味的香气。综上,龙掌蜂蜜的理化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且挥发性成分种类丰富。本研究可为龙掌蜂蜜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其他特色中药材蜂蜜的挖掘提供研究思路。
姜澳黎洪霞刘肇龙宋梅李娜陈兰珍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龙掌治疗缺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以及动物实验,阐释龙掌治疗缺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筛选龙掌化学成分和IS靶点,构建PPI网络,建立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行成分与靶点的分子对接,最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药物对PI3K/AKT/mTOR通路及自噬的影响。动物实验中,制备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龙掌组,并设假手术组,观察药物对大鼠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TOR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PI3K、p-PI3K、AKT、p-AKT、mTOR以及自噬标识物LC3-Ⅱ、p62表达情况。结果最终筛选到22个活性成分,AKT1、MAPK3等29个核心靶点,PI3K/AKT、MAPK等194条信号通路。活性成分与IS相关靶点的结合稳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分布稀疏紊乱,尼氏小体数量减少,胞质空泡化,海马区、皮质区mTOR阳性细胞表达减少,海马组织p-PI3K、p-AKT、mTOR和p62表达降低(P<0.05,P<0.01),LC3-Ⅱ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龙掌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有效改善上述指标。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龙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IS的潜力。动物实验表明,龙掌可以保护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结构,这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过度自噬有关。
高建红杨丹王刚宋天英赵方毓陈显兵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飞龙掌血缺血性脑卒中自噬
龙掌茎和根不同炮制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2024年
旨在了解龙掌[Toddalia asiatica(Linn)Lam.]茎和根不同炮制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130只KM小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13组,包括溶媒组和12个药物试验剂量组(1个药材茎生品组和5个茎炮制组,1个根生品组和5个根炮制组,其中5种药材炮制品包括水煮制品、水洗制品、水蒸制品、酒蒸制品和酒炙制品)。溶媒组小鼠按40 mL/kg给予纯净水灌胃,给药3次,间隔4~5 h;茎各炮制品试验组小鼠按40 mL/kg灌胃,给药3次,间隔4~5 h;根各炮制品试验组小鼠按30 mL/kg灌胃,给药2次,间隔4~5 h,记录给药后各组小鼠14 d的主要临床症状、体重变化,并统计死亡率。结果表明,龙掌及各炮制品可对小鼠产生急性毒性作用,临床中毒症状有自主活动减少、安静怠动、俯卧和翻正反射消失。炮制品组与溶媒组比较,在14 d内茎和根各炮制品均可致小鼠体重明显降低,且死亡率显著高于溶媒组(P<0.05或P<0.01);而与生品组比较,茎和根的5种炮制品在14 d内对小鼠体重的影响不显著,可有效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其中以水煮法效果最佳。水煮、水洗、水蒸、酒蒸、酒炙炮制方法可以减小龙掌茎和根(生品)对小鼠的毒性作用,但对小鼠体脂影响不显著。
陈龙陈小燕张淼罗静邓玲玉朱华许立拔
关键词:炮制品小鼠急性毒性
龙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Q-Marker预测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龙掌是我国传统民族药材,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龙掌的化学成分类型丰富,主要包括香豆素类、生物碱类、三萜类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掌具有抗疟疾、降脂、保护心管等作用。近年来,龙掌在药品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品质评价问题急需解决。基于龙掌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新概念,本文从化学成分特有性、可测性等方面对龙掌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确定了龙掌中的香豆素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是龙掌Q-Marker,以期为龙掌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助推龙掌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何文星徐灿丽罗淑娟何佳禧何丽莹段雪琳郑洋赵铁建
关键词:飞龙掌血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苗药龙掌“止散瘀”的作用机制
栓形成的机制非常复杂,现代研究已经证实,炎症和栓形成密切相关。在现代医学中,抗凝剂和抗小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栓形成,但往往伴有出和耐药等副作用。目前,中医药在治疗栓性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龙掌(To...
杨松琴
关键词:飞龙掌血网络药理学斑马鱼PI3K-AKT信号通路
土家族龙掌对类风湿关节炎IL-10、IL-17与VEGF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龙掌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IL-10、IL-17与VEGF的影响。方法 使用牛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式佐剂建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空白组大鼠作为正常组继续后续实验,随后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组、龙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与模型组灌服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每日一次;甲氨蝶呤组灌服甲氨蝶呤片1.5 mg/kg,每周两次;龙掌各组灌服其水煎剂生药,浓度为0.54、1.08、2.16 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测量每组大鼠足跖厚度,观察HE染色踝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清中IL-17、IL-10和VEGF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IL-17、IL-10和VEGF mRNA表达。结果 经各项指标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龙掌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明显抑制大鼠足跖厚度,减少关节组织的炎症浸润并改善组织病理形态;ELISA结果显示,龙掌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可下调清中IL-17与VEGF含量,并上调IL-10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结果显示,龙掌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可下调踝关节组织中IL-17与VEGF含量,并上调IL-10 mRNA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龙掌可能通过上调IL-10表达水平,抑制IL-17与VEGF表达水平而达到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功效。
陈波洋张爱玲赵相宇朱顺坚彭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飞龙掌血胶原诱导型

相关作者

刘志刚
作品数:70被引量:288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
研究主题:蓝莓 农业食品 保鲜方法 飞龙掌血 花色苷
石磊
作品数:149被引量:469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飞龙掌血 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任先达
作品数:72被引量:324H指数:1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飞龙掌血 非甾体类抗炎药 白血病 细胞凋亡 水提物
姬志强
作品数:66被引量:308H指数:1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成分 脂溶性成分
方刚
作品数:286被引量:911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壮医 壮药 煎煮 组合物 壮医药线点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