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7 篇“ 食管上皮 “的相关文章
胃食管 上皮 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研究 2024年 研究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实施前、后患者胃食管 上皮 内瘤变病理病变情况差异。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本院实施病理活检确诊为胃食管 上皮 内瘤变患者52例,采取胃食管 上皮 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处置病灶,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实施比对。结果 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计算诊断符合率为75.00%。术前、术后病理结果相比,病理升级患者25例、病理未升级者27例,病理升级危险单因素分析可见,病变黏膜发红、表面结节样改变、微血管表现分型等因素,与病理升级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胃食管 上皮 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实施后,病理结果与术前相比虽然存在较高诊断符合率,但仍具有差异,且患者术后胃食管 上皮 内瘤变病理升级可有多种因素导致其发生,因此存在病理升级风险,患者经由手术治疗后,需定期实施活检做患处病变情况监测。 沈佳妮关键词:胃食管 上皮内瘤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病理结果 PAK1在幽门螺杆菌联合MNNG致食管 上皮 细胞上皮 -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郭雨松PAK1在幽门螺杆菌联合MNNG诱导人食管 上皮 细胞分泌IL-8和GRO-α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构建PAK1低、高表达人食管 上皮 细胞(HEEC)稳定细胞株,探究PAK1在幽门螺杆菌(HP)联合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HEEC分泌趋化因子IL-8和GRO-α中的作用,为食管 癌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NAi技术转染HEEC构建PAK1低表达(PAK1-KD)稳定细胞株,利用过表达慢病毒转染HEEC构建PAK1高表达(PAK1-OE)稳定细胞株;两种细胞分别分为HP+MNNG染毒组、HP染毒组和MNNG染毒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按感染复数(MOI)=100∶1,即细菌∶细胞=100∶1将HP加入细胞中进行共培养,采用CCK8法计算MNNG半数抑制浓度(IC50)。收集染毒后3 h、6 h和9 h的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IL-8和GRO-α含量。结果相较于空载体对照组(PAK1-NC),PAK1-KD组PAK1基因敲减效率达到84.1%(t=14.627,P=0.004),PAK1-OE组PAK1基因的表达丰度是PAK1-NC组的1,101.646倍(t=16.104,P=0.004)。表明成功构建了PAK1低、高表达HEEC稳定细胞株。在PAK1-KD和PAK1-OE细胞中,各染毒组细胞IL-8和GRO-α分泌含量均随染毒时间呈趋势性增加(均P<0.01)。在PAK1-KD和PAK1-OE细胞中,相同染毒时间,各组细胞IL-8和GRO-α含量均出现联合染毒组>HP染毒组>MNNG染毒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相同染毒时间内,与PAK1低表达(PAK1-KD)相比,PAK1高表达(PAK1-OE)显著促进联合染毒组、HP染毒组和MNNG染毒组细胞分泌IL-8和GRO-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K1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上皮 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其高表达可促进HP联合MNNG染毒诱导人食管 上皮 细胞分泌趋化因子IL-8和GRO-α,在食管 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郭雨松 李思瑶 陈艳关键词:PAK1 幽门螺杆菌 MNNG IL-8 叶酸对MNNG诱导的食管 上皮 细胞MAPK信号通路调控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叶酸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人食管 上皮 细胞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为食管 癌的营养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APK通路中关键因子ERK1/2、p38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抽取的桂林当地两市场米粉、酸笋、酸豆角中均含有少量亚硝酸盐,但其含量未超出国家标准;②经MNNG和不同浓度叶酸作用于人食管 上皮 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除24h p38蛋白表达外,MNNG+叶酸中剂量组细胞ERK1/2、p38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t_(ERK1/2,12)=6.497,t_(ERK1/2,24)=18.873,t_(ERK1/2,48)=18.000,t_(p-ERK1/2,12)=82.452,t_(p-ERK1/2,24)=25.404,t_(p-ERK1/2,48)=28.206,t_(p38,12)=8.966,t_(p38,48)=22.808,t_(p-p38,12)=18.618,t_(p-p38,24)=44.156,t_(p-p38,48)=47.600;P<0.05);在作用不同时间时,随叶酸浓度增加细胞ERK1/2、p38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F_(ERK1/2,12)=26.892,F_(ERK1/2,24)=240.256,F_(ERK1/2,48)=26.210,F_(p-ERK1/2,12)=47.849,F_(p-ERK1/2,24)=318.176,F_(p-ERK1/2,48)=133.843,F_(p38,12)=4.533,F_(p38,24)=135.239,F_(p38,48)=156.389,F_(p-p38,12)=48.534,F_(p-p38,24)=3504.359,F_(p-p38,48)=115.241;P<0.05);在不同浓度叶酸作用,除中低剂量组ERK1/2蛋白表达外,不同时间组细胞ERK1/2、p38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F_(ERK1/2),高=165.046,F_(p-ERK1/2,低)=35.323,F_(p-ERK1/2),中=48.377,F_(p-ERK1/2,高)=8.083,F_(p38,低)=36.762,F_(p38,中)=60.923,F_(p38,高)=29.482,F_(p-p38,低)=169.324,F_(p-p38,中)=65.286,F_(p-p38,高)=29.256;P<0.05),低剂量组细胞各蛋白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余剂量组细胞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结论叶酸对MNNG诱导的人食管 上皮 细胞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ERK1/2、p38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食管 癌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党兴波 韩菲 黄淑翠 匡增怡 甘秀凤 梁秋莲 张晓熙 张慧霞关键词:叶酸 MNNG 信号通路 ERK1/2 自体食管 上皮 细胞悬液预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 狭窄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食管 上皮 细胞悬液预防ESD术后食管 狭窄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12只雄性实验用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至空白对照组(G1组)、食管 支架置入组(G2组)、食管 上皮 细胞悬液注射组(G3组)、食管 上皮 细胞悬液注... 苏胜昌关键词:食管狭窄 组织愈合 cGAS⁃STING通路介导酸性去氧胆酸诱导人正常食管 上皮 细胞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酸性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诱导人正常食管 上皮 细胞(human esophagealepithelialcell,HEEC)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损伤及释放与环岛苷酸⁃腺苷酸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cyclic GMP⁃AMPsynthase⁃stimulation ofinterferongene,cGAS⁃STING)通路在食管 上皮 炎症发生发展中的关联。方法:将HEEC分为对照组和酸性DCA处理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oxygenspecies,mtROS)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potential,MMP)的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RT⁃qPCR检测mtDNA拷贝数变化;Western blot检测γH2AX、cGAS、STING、p⁃NF⁃κB p65及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酸性DCA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降低;细胞内ROS及mtROS产生增多,同时MMP降低,ATP含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酸性DCA处理后γH2AX的表达水平升高;mtDNA释放入胞质,mtDNA拷贝数减少;cGAS、STING和p⁃NF⁃κB p65表达升高;炎症因子IL⁃6及IL⁃1β表达升高;cGAS抑制剂RU.521预处理抑制了cGAS、STING的表达水平及部分抑制了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炎症因子IL⁃6及IL⁃1β水平降低。结论:体外实验表明,酸性DCA诱导HEEC线粒体功能障碍,mtDNA损伤及释放,介导HEEC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cGAS⁃STING通路的激活有关。 张丹萍 苏鑫 朱宏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线粒体DNA 一种食管 上皮 细胞癌前病变细胞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细胞模型构建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食管 上皮 细胞癌前病变细胞模型的构建方法,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使用1μmol/LAFB1溶液长期连续干预HEEC至第30代,采用CCK8法来检测AFB1染毒不同代数的HEEC... 王少康 郭子琪食管 上皮 下低回声病变的超声内镜特征及病理结果分析 目的:食管 上皮 下病变(Subepithelial lesions)并不少见,包括平滑肌瘤、颗粒细胞瘤、胃肠间质瘤、错构瘤、神经纤维瘤等。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是目前用于诊断食管 上皮 下病变的... 王怡丹关键词:超声内镜 食管 窄带成像与碘染色在早期食管 上皮 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2年 探讨窄带成像与碘染色在早期食管 上皮 肿瘤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如皋港医院内镜中心的127例白光下观察呈0-Ⅱ型病变,疑似早期食管 上皮 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序使用窄带成像、碘染色及活检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碘染色与窄带成像的检出结果,碘染色与窄带成像的诊断效能。结果 127例患者经窄带成像检查,根据食管 病灶在窄带光下呈现的茶褐色改变,考虑早期食管 上皮 肿瘤59例,食管 非肿瘤性病变68例;127例患者经碘染色检查,根据食管 病灶拒染程度考虑早期食管 上皮 肿瘤72例,非肿瘤性病变55例;最终127例患者经活检病理证实早期食管 上皮 肿瘤68例,其中食管 高级别上皮 内瘤变54例、食管 癌14例,食管 非肿瘤性病变59例,其中食管 炎症或鳞状上皮 增生47例、低级别上皮 内瘤变12例;碘染色的灵敏度高于窄带成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食管 上皮 肿瘤的诊断过程中,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病变组织的观察及活检部位的取出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可以依据患者不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与应用。 薛亚峰 施蒙蒙关键词:碘染色 窄带成像 与DNMT1高表达相关的食管 上皮 细胞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分析 2022年 目的对DNMT1高表达食管 上皮 细胞相关LncRNA进行初步筛选和鉴定,为揭示疾病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Agilent Human LncRNA V5芯片检测DNMT1高表达细胞和正常人食管 上皮 细胞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差异倍数≥2.0,P<0.05)。选取10种差异较大的LncRNA进行qRT-PCR验证。KEGG通路分析和GO功能注释分析差异表达的mRNA。经过KEEG分析后选取4条信号通路进行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987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和7421个差异表达的mRNA。qRT-PCR验证筛选出的10个LncRNA,全部与芯片结果吻合。GO及Pathway显示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分别参与凝血、细胞外间隙和蛋白结合等生物学功能。LncRNA-mRNA共表达分析得到了参与p53信号通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上皮 细胞信号转导、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的LncRNA。结论通过芯片分析发现了DNMT1高表达细胞和正常食管 上皮 细胞中Ln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谱。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在p53、PI3K-Akt等信号通路中存在复杂的调控作用。 陈艳 雷毅 张晨 徐漪 李旭峰关键词:食管上皮细胞 DNMT1
相关作者
左连富 作品数:351 被引量:1,310 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流式细胞术 食管癌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DNA含量 王立东 作品数:528 被引量:1,952 H指数:2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贲门癌 食管癌高发区 食管 陈艳 作品数:344 被引量:2,136 H指数:2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哈萨克族 食管癌 社区卫生服务 哈萨克族食管癌 新疆哈萨克族 沈忠英 作品数:129 被引量:742 H指数:1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细胞凋亡 人乳头状瘤病毒 食管癌细胞 曾毅 作品数:706 被引量:2,374 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HIV-1 EB病毒 艾滋病 鼻咽癌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