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420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相关文章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论略
- 2023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具有时代特征,从而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社会的指导价值。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行了研究,旨在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社会发展建设提供思想支持。
- 董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 对话与融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论略
- 2023年
- 走过七十多年历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必须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如何创新性的推进、不断生成新的命题、新的论域却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基于新中国七十多年学术研究现状的反思,发现“对话”与“融通”是打开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论域的两个重要视角。同时,这一视角可以作为方法论的轴心范式,从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话融通之间,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照著讲”到“接著讲”的主体转变,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 温甜甜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论中的“现代性”和“文化性”被引量:1
- 2023年
- 在当今世界的哲学范畴中,现代性与文化性是哲学中两个重要的话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中最为重要的存在,其衍生出来的现代性与文化性也是人们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论中现代性与文化性内涵的探析,进一步阐述其发展的方向,通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进一步表达出现代性和文化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
- 赵彧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性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双向驱动
- 2023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旨趣契合了近代中国人“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互动,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交相呼应。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难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以伟大的实践创造回应时代之问,以卓越的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正确反映、把握、引领时代中,构建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筑牢话语权。
- 许瑞涛
- 关键词:唯物史观能动性话语体系
- 从论争到建构--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理论进路被引量:1
- 2021年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过程中,始终伴随一些反对者对其进行歪曲和抵制。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更是如此,存在着反马克思主义者和伪马克思主义者、“文化复古主义”者以及“实用主义”者等错误思想和言论的抵制。为宣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给予他们以坚决回应,艾思奇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应战者,他强有力地回击和论战,挫败了歪曲和抵制者的图谋,最终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党的指导地位。
- 韩旭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争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系: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 2021年
-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来源与方面。时至今日,一个重大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本身有其自身的历史和逻辑,它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在中国并不是一个被简单地传播与介绍的问题,而主要以“中国化问题重构”为主要方式,从而得到研究和推进。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问题,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提供了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问题、思路等。
- 刘怀玉
-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守正创新
- 2021年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应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守正是根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完成正本清源的矫正工作;创新是源泉,要坚持理论创新的时代性与人民性,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本质特征。守正建筑着创新的理论基石,创新是理论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只有做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永葆活力,发挥其真正价值。
- 周瑶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展望
- 2019年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进行。根据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目前发展的现实问题,以人为本思想、劳动异化理论、作为现实运动的共产主义内涵可能成为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出表现。
- 王海英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人为本劳动异化共产主义运动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系研究
- 2019年
-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发展,外来哲学思想不断涌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秉持开放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真理探索精神,积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哲学资源,推进并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呈现出既具中国性又具世界性的丰富思想图景。我们看到,近些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和参照。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哲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真对待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其自身演进的历史和逻辑,它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在中国学界并未止于简单的传播与介绍,而是以“中国化问题重构”为主要方式加以研究和推进,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维度;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问题,逐步转化为中国学术研究的资源、问题和思路,为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 刘怀玉
-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时代化大众化
- 新中国70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基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审视被引量:13
- 2019年
-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来审视我国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包含“融合”—“分离”—“融合”三种形态,表现为三个阶段两度否定。第一阶段的“融合”与当时经济制度与产业水平相适应。第二阶段的“分离”是我国主动适应经济制度变革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而做出的历史抉择,所表现出来的产教分离是要寻求新形势下新的“融合”。在新工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并逐渐走近中央,新的更高层级的产教“融合”条件已经具备,产教融合由此跨入第三个阶段——新时代的“融合”。
- 南海
-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