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029篇“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上升为根本制度的现实逻辑
- 2024年
-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原点,我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历史、人民和时代的选择。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有其自身的逻辑理路。其中,现实逻辑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体现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三个方面,从党、国家、人民三者统一的角度共同构成这一根本制度确立的现实逻辑。
- 高博林香含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实逻辑
- 鄂豫皖苏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探赜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苏区“局部执政”实践中,以蕴含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反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文本词语和关键语句,建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的基本标识;以马克思主义纳入鄂豫皖苏区教育结构体系、教材内容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奠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的认知基础;以蕴含马克思主义政党观、革命观、军队观等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制度化规范,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尽管如此,受“左”倾错误等因素影响,鄂豫皖苏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仍然处于雏形阶段。
- 孟轲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
-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历史进程及实践路径
- 2024年
-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为根本制度,这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探索有了新的飞跃。纵观百余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强化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构建网络安全空间等。
- 郝恩彪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
-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现实意义
- 2022年
-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经历了从党的规章制度建设到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的宝贵经验:坚持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双向互动和双重创新,坚持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坚持在批判错误思潮中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系统梳理和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共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袁银传袁银传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全面做好地方志系统意识形态工作
- 2022年
-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地方志部门承担着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重要使命,在高举旗帜、引领方向,彰善瘅恶、教化育人,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是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部门。守牢地方志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对于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至关重要。
- 陈建春
-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地方志存史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国家政治安全
-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要求
- 2021年
- 作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在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最关键、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延安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韩振峰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延安精神马克思主义立场宝贵精神财富坚持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的四个向度——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谈起
- 2021年
-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有历史向度、理论向度、实践向度、价值向度四个方面。历史向度指涉的是百年历程和演变,包括革命年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制度创新,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制度定型。理论向度指涉的是理论基础,主要涵括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践向度指涉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体系建构和制度执行能力建设,具体包括彼此相互作用的七个子系统:党的领导制度是根本,学习制度是关键,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抓手,评价制度是保障,育人制度是核心,研究制度是平台,传播制度是载体。价值向度指涉的是重要意义,强调它有助于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有助于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张有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制度化
-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百年演进述要被引量:3
- 2021年
- 在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制度。依据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的历史逻辑与成熟程度,其演进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是其发轫奠基阶段,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思想开始萌芽,并初现雏形和逐步奠基;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其曲折前进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执政,着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随着这一实践而不断深化,曲折前进;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2012年10月十八大召开,是其恢复发展阶段,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拨乱反正,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逐渐加快其制度化建设;2012年10月十八大召开至今,是其创新升华阶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放眼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于新时代全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进行了伟大创新和时代升华,使之更加扎实有效。
- 孟轲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制度化建设
-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
- 2021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既是寻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不懈奋斗史,又是以制度化手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艰辛探索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对于以制度之力持续筑牢“中国之治”的意识形态根基,意义十分重大。
- 孟轲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复兴之路自我革命不懈奋斗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的新进展
- 2021年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方针原则的集中体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意识形态领域交互影响、同步推进的图景,表现出推进制度建设改革与制度成熟定型的双重合奏的突出特征。
- 陈正文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