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7篇“ 骨水泥技术“的相关文章
- 载抗生素骨水泥技术分期治疗下肢感染性创面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下肢创面感染伴软组织缺损常发生于开放性损伤或骨折、下肢骨折术后继发切口感染、糖尿病足感染等疾病,如处理不及时,易形成慢性骨髓炎或难治性耐药创面[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清创、换药、皮瓣转移、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及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治疗,但仍存在创面难以愈合,感染不能有效控制等问题。载抗生素骨水泥(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并促进诱导膜生长,有效控制感染,修复软组织缺损[2]。本研究拟探讨PMMA分期治疗下肢感染性创面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张磊叶春平黄维运刘振李俊飞
- 关键词:骨水泥感染性创面软组织缺损糖尿病足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治疗糖尿病足
- 2024年
- 2022年4月~2023年1月,我科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治疗13例糖尿病足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34~83岁。左足6例,右足7例。Wagner分级:2级3例,3级4例,4级6例。病程3~60 d。1.2治疗方法椎管内麻醉下手术。一期手术行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大切口清除感染坏死皮肤软组织及骨组织,大量生理盐水、碘伏、双氧水交替冲洗创面,直视下确认清创彻底后,充分止血,创面安放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 李先仙付安安朱念松顾欣亚张峰
- 关键词:抗生素骨水泥负压引流糖尿病足
- 万古霉素骨水泥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膜诱导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膜诱导技术治疗(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48~81岁,平均(67.3±5.1)岁;溃疡病程(12.6±3.7) d。23例采用清创+换药治疗(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年龄59~78岁,平均(66.9±1.9)岁;溃疡病程(11.9±4.1)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清创术中及术后第3、6、9、12、15天溃疡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以及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入院时和清创时细菌培养阳性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9、12、15天的细菌培养阳性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6.5±5.3) d,创口愈合时间(26.5±4.3) d;对照组住院时间(35.6±4.8) d,创口愈合时间(43.6±5.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95.6%),高于对照组(7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骨水泥膜诱导技术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足创面感染、减少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减少住院时间。
- 田浩然柴雷子梁西俊刘杰宋财乔彬宗帮勇
- 关键词:万古霉素骨水泥糖尿病足
- 开放性骨水泥技术治疗感染性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通过与常规骨水泥治疗比较,评估开放性骨水泥治疗感染性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7例感染性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一期应用骨水泥外置充填骨缺损、二期行皮瓣覆盖并植骨12例,为开放性骨水泥组;一期行骨水泥充填骨缺损结合皮瓣覆盖、二期行植骨15例,为常规骨水泥组。术后定期换药。门诊复查随访创面情况,行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软组织及骨感染控制率、骨缺损愈合时间、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9~24(16.5±3.9)个月随访。所有病例骨缺损均愈合,其中开放性骨水泥组骨缺损治疗时间25~34(28.5±2.8)周;骨水泥组骨缺损治疗时间25~36(29.4±3.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出现2例植入骨水泥后感染未能控制,经过再次清创、冲洗等治疗后感染控制。两组患者所有皮瓣均成活;开放性骨水泥组出现皮瓣裂开3例,积血(液)2例,部分坏死1例;骨水泥组出现伤口裂开4例,积血(液)8例,部分坏死3例;两组皮瓣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愈合情况采用Samantha X线评价标准进行评分,两组评分分别为(5.41±0.67)分和(5.40±0.6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ley骨缺损愈合分级均为优;关节功能评价,开放性骨水泥组:优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常规骨水泥组:优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骨水泥治疗相比,开放性骨水泥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不增加骨及软组织感染机率,且不增加皮瓣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感染的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
- 周敏简超李宗焕肖卫东漆白文
- 关键词:骨水泥技术软组织缺损植骨术外科皮瓣
- 改良髂骨移植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治疗合并大段骨缺损指骨骨感染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改良髂骨移植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治疗合并大段骨缺损指骨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例合并大段骨缺损指骨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改良髂骨移植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技术进行治疗。第一阶段行坏死感染骨的彻底清除,并放置抗生素骨水泥棒假体形成膜诱导;第二阶段在诱导膜内植入张力髂骨段及米粒松质骨块联合植骨行牢靠固定,可在术后早期去除内固定并行手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7例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1.5)个月。第一阶段手术部伤口6例一期愈合,1例经再次扩创后二期愈合,第二阶段手术手部伤口均一期愈合。7例髂骨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股前外侧皮神经损伤。7例第二阶段手术后均定期复查X线片,无明显髂骨段植骨吸收,去除内固定时间为术后6~8周,平均(7±0.5)周,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8~12周,平均(10±0.5)周。末次随访均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关于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3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71.4%。结论改良髂骨移植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治疗合并大段骨缺损的指骨骨感染,可提高植骨后骨架支撑的稳定性,缩短移植骨的爬行替代过程和固定周期,为更好的手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 仓飞成幸超峰杨涛周树萍陈佳胡智玉
- 关键词:髂骨移植抗生素骨水泥大段骨缺损骨感染
- 开放性骨水泥技术结合胸大肌推进肌瓣治疗冠脉搭桥术后慢性胸骨骨髓炎
- 2022年
- 目的分析开放性骨水泥技术结合胸大肌推进肌瓣分期治疗冠脉搭桥术(CABS)后慢性胸骨骨髓炎的疗效,总结分期手术、综合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CABS后胸骨慢性骨髓炎开放性骨水泥技术治疗的患者5例,年龄54~72岁,冠心病病史5~12年,入院时慢性胸骨骨髓炎时间3周~3个月。围手术期整体把控患者全身情况并进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一期行彻底清创加开放性骨水泥技术加VSD以控制感染,二期行骨水泥取出并行胸大肌推进肌瓣填塞死腔,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张力情况、引流管通畅情况及引流情况。出院后随访时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瘢痕增生问题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术后伤口缝线张力适中,引流管引流通畅,引出少量血性液体,引流液无浑浊。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并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随访期间无骨髓炎复发或再次形成窦道,末次随访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均对疗效表示满意。结论开放性骨水泥技术结合胸大肌推进肌瓣是治疗CABS胸骨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短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鹏薛明宇王进郭晓峰卜凡玉
-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胸骨骨髓炎抗生素骨水泥
- 抗生素骨水泥技术在Wanger2~4级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观察抗生素骨水泥技术在Wanger2~4级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Wanger2~4级糖尿病足患者,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观察组于其基础上予以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足踝医师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观察两组治疗7d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肉芽组织覆盖率、Ⅱ期创面修复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伤口感染率、治疗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Wanger2~4级糖尿病足治疗中采取抗生素骨水泥技术,可有效促进踝-后足功能及疼痛恢复,缩短康复进程,减小治疗费用。
- 沈晓震郑艳峰陈宗相吴青华郑旭欣
- 关键词:糖尿病足抗生素骨水泥
- 改良腓肠肌腱瓣翻转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治疗跟腱术后再断裂感染
- 2022年
-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肌腱瓣翻转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术后再断裂合并感染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合作收治的17例跟腱再断裂合并感染病人,采用彻底清创,改良腓肠肌腱瓣翻转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病人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记录病人术前及末次随访的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采用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17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8±4.4)个月(8~20个月)。16例病人术后切口获得一期愈合,1例术后伤口边缘皮肤浅表坏死,经过局部换药处理4周后伤口获得二期愈合。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给予口服甲钴胺治疗后有所缓解。末次随访未观察到感染复发、再断裂、关节僵硬等严重并发症。AOFAS评分由术前(50.15±7.61)分改善至(90.12±5.46)分;VAS评分由术前(5.12±1.65)分减轻至(1.12±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踝关节Kofoed评分标准:优2例,良14例,及格1例。结论对于跟腱术后再断裂合并感染的病人,采用改良腓肠肌腱瓣翻转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初期临床疗效较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方式。
- 杨衡黄俊琪王陶康斌张定伟刘都弋卓君魏世隽
- 关键词:跟腱断裂骨水泥手术并发症负压封闭
- 抗生素骨水泥技术在骨关节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抗生素骨水泥填塞对开放性骨折及骨关节感染的疗效,为Ⅱ期皮瓣修复创造条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GustiloⅢB型伴骨缺损的开放性骨折患者5例,清创1周后伤口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给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治疗.1月后复查细菌培养,并行Ⅱ期植骨+皮瓣转移关闭伤口,随访半年.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伤口均愈合良好,伤口内无红肿、溢液及其他不适.结论:抗生素骨水泥技术在骨关节开放性损伤及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伴有细菌感染的患者中早期使用,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 赵吉炎
-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骨关节感染皮肤缺损抗生素骨水泥
- 抗生素骨水泥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与方法: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治疗29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38~74(48.6±11.2)岁,糖尿病病史1~10年,糖尿...
- 李海清
- 关键词:糖尿病足抗生素骨水泥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刘克敏

- 作品数:245被引量:710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 研究主题:康复治疗 膝关节 创伤后 康复 创伤后膝关节僵直
- 洪天禄

- 作品数:76被引量:1,02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香山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胸腰椎骨折 髋臼骨折
- 董天华

- 作品数:172被引量:1,691H指数:2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 骨折 股骨颈骨折
- 唐天驷

- 作品数:610被引量:5,734H指数:3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腰椎 椎体后凸成形术 颈椎 脊柱骨折
- 李晓华

- 作品数:122被引量:834H指数:1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 关节成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