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8篇“ 骨转换“的相关文章
Graves病诊治与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相关指标与转换标志物(BTMs)的关系及其治疗前后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58例GD患者和109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2组的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BTMs[钙素、Ⅰ型前胶原N-末端肽(PⅠN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探讨GD患者14项相关指标与BTMs的相关性。所有GD患者均接受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组)或放射性碘治疗(RAI治疗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后FT3、FT4水平/治疗前FT3、FT4水平(FT3-P/FT3-A,FT4-P/FT4-A)的变化对BTMs是否恢复正常的预测价值。结果GD组FT3、FT4、钙素、PⅠNP、CTX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下降。FT3、FT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血钙和碱性磷酸酶(ALP)是预测钙素升高的危险因素。病程、FT3、25-羟维生素D(25-OHD)、ALP是预测PⅠNP升高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FT3、血钙和ALP是预测CTX升高的危险因素。ATD治疗组FT3-P/FT3-A和FT4-P/FT4-A预测钙素恢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和0.640(P<0.05),临界值分别为0.535和0.595。RAI治疗组FT3-P/FT3-A和FT4-P/FT4-A预测钙素恢复的AUC分别为0.730和0.670(P<0.05),临界值分别为0.355和0.595,2个治疗组对PⅠNP和CTX的恢复无预测价值(P>0.05)。结论GD患者的BTMs异常升高。ATD治疗6个月后FT3下降超过46.5%,FT4下降超过40.5%;RAI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FT3下降超过64.5%,FT4下降超过40.5%是GD形成指标钙素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
柴锦燕苏孟雪张瑞国郑薇贾强谭建门剑龙刘伟任静孟召伟
关键词:骨转换标志物骨钙素
活力康方治疗原发性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转换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活力康方对原发性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及对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力康方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并在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随访1、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密度T值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随访1、6个月转换标志物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1NP)及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随访1、6个月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随访1、6个月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随访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随访6个月第1~4腰椎、右侧髋及右侧股密度T值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随访6个月第1~4腰椎、右侧髋及右侧股密度T值均高于对照组随访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随访1、6个月转换指标血清t-P1NP水平均升高(P<0.05),β-CTX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随访1、6个月血清t-P1NP水平高于对照组随访同期(P<0.05),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随访同期(P<0.05)。结论活力康方治疗原发性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痛症状,改善肢体功能,提高密度,提高t-P1NP水平,促进形成,降低β-CTX水平,抑制吸收。
张根杨澔侠王正凯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形成骨吸收中药疗法
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清钠浓度与转换相关性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血清钠浓度与转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4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钠浓度将患者分为A组(浓度<135 mmol/L,n=57)、B组(135 mmol/L≤浓度≤145 mmol/L,n=464)、C组(浓度>145 mmol/L,n=25)。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钠浓度与各生化指标、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进行血清钠浓度与转换标志物独立关联分析。结果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钙素(O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HbA1c等因素时,血清钠浓度与OC、P1NP存在正相关性(r=0.324、0.340,P<0.05),与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无相关性(r=-0.070,P>0.05);调整年龄、BMI、HbA1c等因素后,血清钠浓度仍与OC、P1NP存在正相关性(r=0.252、0.322,P<0.05),与β-CTX无相关性(r=-0.086,P>0.05)。血清钠浓度与OC呈正相关性(B=0.10,t=2.981,P<0.01,R2=0.255),与β-CTX无相关性(P>0.05);在完全调整的模型中,血清钠浓度仍与PINP呈正相关性(B=0.0.039,t=3.198,P<0.01,R2=0.111),与β-CTX无相关性(P>0.05)。结论T2DM患者低正常血清钠浓度与低转换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朱海伟梁琳琅于浩王宇李钰婕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转换骨形成骨吸收
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势大鼠血清性激素及转换标志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势大鼠血清性激素及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药组和模型组做卵巢摘除手术。术后两周开始灌胃给药,给药组予二十五味鬼臼丸混悬液(400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蒸馅水,每日1次,持续12周。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检测右侧股近端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股微结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血清形成标志物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E,、LH、FSH。结果Micro-CT和SEM显示,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能显著改善去势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的股近端微结构和小梁密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E_(2)水平与TRAP5b水平呈负相关,与BALP水平呈正相关;血清FSH、LH水平与BAL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势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升高血清E,激发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上游的LH、FSH反馈调节;对转换标志物的影响:降低血清TRAP5b含量同时升高血清BALP含量,可改善代谢失衡,进而改善微结构。
段方林申继强代冬芳李凤辉江宇楠余瑶李玉琴李长兴
关键词:二十五味鬼臼丸性激素骨转换标志物骨小梁绝经后骨质疏松
消增强丸对肝肾阴虚型质疏松症患者转换标志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消增强丸对肝肾阴虚型质疏松症患者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肝肾阴虚型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碳酸钙D3片、化三醇软胶囊及阿仑膦酸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消增强丸,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腰椎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髋部BMD、血清25-(OH)Vit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 1 procollagen,PINP)、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及腰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腰椎BMD、髋部BMD、25-(OH)VitD、β-CTX、PINP、BALP、BGP、腰部VA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BMD、髋部BMD、25-(OH)VitD、PINP、BALP、BGP较对照组增高,观察组β-CTX、腰部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消增强丸治疗肝肾阴虚型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可靠,可以影响转换标志物,提高密度,缓解患者腰部疼痛症状。
熊巍王贵梅谌婕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肝肾阴虚
唑来磷酸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多发性老年质疏松性脊柱折患者转换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唑来磷酸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老年质疏松性脊柱折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煤矿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老年质疏松性脊柱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唑来磷酸联合PVP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转换指标[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NTX、CTX及TRA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ODI评分、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均低于术后1周,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磷酸联合PVP治疗多发性质疏松性脊柱折老年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转换指标,缓解疼痛,促进脊柱功能状态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刘权吴林赵九龙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唑来磷酸骨转换指标
针灸联合壮补肾颗粒治疗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腰背痛和转换标志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补针灸联合壮补肾颗粒治疗质疏松症(OP)(脾肾阳虚兼血瘀证)的效果及对患者腰背痛和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遴选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脾肾阳虚兼血瘀证OP患者9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针灸组和联合药物组各49例,针灸组采用补针灸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加用壮补肾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腰背疼痛、代谢[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3)和钙素(OC)]和转换标志物[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水平。结果:联合药物组治疗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针灸组75.51%(P<0.05);治疗2疗程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药物组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治疗第1、第4、第8周,两组腰背疼痛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联合药物组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治疗2疗程后,两组BALP明显降低(P<0.05),25-OH-D_(3)和OC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合药物组指标变化显著高于针灸组(P<0.05);治疗2疗程后,两组β-CTx和TP1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药物组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结论:补针灸联合壮补肾颗粒治疗OP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腰背疼痛与转换进程,改善代谢,值得推荐。
施文凯洪丽朱民喜章京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腰背痛骨转换标志物
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折血清转换标志物分析
2024年
目的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折血清转换标志物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99例经影像学确诊为老年低能量胸腰椎体压缩性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前检测的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I型胶原竣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钙素(OC),同时纳入同期1034例质疏松症未合并折与968例质疏松组合并老年低能量胸腰椎体压缩性折做对比。结果1099例病例患者折主要分布在L1、L2、L3、T11、T12,女性的胸腰椎折为男性的4.31倍,血清PINP、β-crosslaps、OC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椎体折患者的PINP高于单椎体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β-crosslaps与OC无显著差异(P>0.05)。PINP、β-crosslaps、OC在质疏松、量减少、量正常三组中的比较显示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折PINP、β-crosslaps、OC整体水平高于质疏松症未合并折,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折有88.1%患有质疏松症,女性质疏松率明显高于男性。BTM在预测老年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折风险价值高,有助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庄跃玲陈水绵郭庆昕卢海景王佳稳饶华春柯晓斌吴志强郑国良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转换标志物
沙格列汀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吸收 转换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吸收、转换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于福州市长乐区人民医院治疗的132例绝经后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_(1)c,HbA_(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吸收指标[β-胶原特殊序列(β-collagen special sequence,β-CTX)]、转换指标[钙素(osteocalcin,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rocollagenⅠN-terminal propeptide,PⅠNP)]及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PG、2 h PG、Hb A_(1)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FPG(5.70±0.67)mmol/L、2 h PG(9.28±0.53)mmol/L和Hb A_(1)c(6.23±0.76)%均低于对照组的(6.72±0.52)mmol/L、(10.35±0.57)mmol/L、(6.77±0.62)%(P<0.05)。治疗后,2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TC(5.97±0.74)mmol/L、TG(4.57±0.53)mmol/L、LDL-C(2.93±0.41)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2±0.47)mmol/L、(5.52±0.49)mmol/L、(3.78±0.45)mmol/L,HDL-C(1.76±0.53)mmol/L高于对照组的(1.59±0.37)mmol/L(P<0.05)。治疗后,研究组β-CTX(0.13±0.21)n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21±0.17)ng/mL,OC(17.92±2.34)ng/mL和PⅠNP(41.92±4.73)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88±2.28)ng/mL、(36.74±4.03)ng/mL(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09%,与对照组的4.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可有效降低绝经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调节血脂及吸收、转换
陈颖
关键词:沙格列汀绝经糖脂代谢骨吸收骨转换
健康中老年人群血清转换标志物与FRAX折风险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人群血清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与FRAX(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的相关性,探讨血清转化标志物在折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21例50岁以上健康中老年人群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密度和血清转换标志物数据,计算出FRAX 10年折概率。以FRAX主要质疏松性折概率(FRAX-M)≥20%或FRAX髋部折概率(FRAX-H)≥3%人群为FRAX高折风险组,其他为FRAX低中折风险组,比较两组人群各临床指标差异;对FRAX 10年折概率和血清转换标志物进行相关分析并以FRAX 10年折概率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FRAX高折风险组受试者血清钙素(osteocalcin,OC)和总1型原胶原N端前肽(total type 1 procollagen N peptide,tP1NP)水平高于FRAX低中折风险组(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OC、tP1NP与FRAX-M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是0.385(P<0.001)和0.378(P<0.001);OC、tP1NP与FRAX-H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是0.308(P=0.001)和0.287(P=0.001)。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P1NP均留在回归方程内,β分别为0.258(P<0.001)和0.306(P=0.001)。并且分层分析显示在加入tP1NP后,回归模型预测折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加。结论tP1NP可能是脆性折风险的重要因素,建议在临床折风险预测中考虑血清转换标志物tP1NP的价值。
陈虹谷赵国阳马安培王奕哲
关键词:骨转换标志物

相关作者

边平达
作品数:251被引量:613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老年人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陈锦平
作品数:251被引量:624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老年男性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任辉
作品数:226被引量:576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龟板 大鼠骨量 骨质疏松 骨转换指标
江晓兵
作品数:386被引量:1,458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 大鼠骨量
沈耿杨
作品数:175被引量:47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大鼠骨量 骨转换指标 雌激素水平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