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97篇“ 骨髓细胞形态“的相关文章
- 一种骨髓细胞形态学自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本发明创造属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骨髓细胞形态学自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创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髓细胞形态学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打印机,还包括中心控制模块、扫描结构和人机交互结构;所述的扫描...
- 张曦彭贤贵杨武晨张洪洋张诚苟阳唐永杰杨程邓小娟
- 一种骨髓细胞形态学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骨髓细胞形态学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骨髓细胞形态学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包括:采集骨髓细胞样本图像,对所述样本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化图像;基于图像亮度值,利用感兴趣区域图像提取算法,对所述标准化图...
- 周璇张马辉刘淼李松玉樊小容
- 一种骨髓细胞形态学自动检测扫描结构及扫描方法
- 本发明创造属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骨髓细胞形态学自动检测扫描结构及扫描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扫描装置不适合对涂片进行扫描质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骨髓细胞形态学自动检测扫描结构,包括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
- 杨武晨彭贤贵张曦张诚张洪洋陶廷露张云苟阳邓小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特征观察
- 2024年
-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选取时间范围在2019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将8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实验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例非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涂片、粒系细胞、巨核系细胞、红系细胞等占比数值,以及患者疾病增生程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涂片各项指标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粒系细胞各项指标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巨核系细胞各项指标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红系细胞各项指标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增生程度,明显活跃占据60%、正常活跃占据28.75%、增生低下则占据为11.25%。结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取骨髓细胞形态特征观察能够帮助确诊患者疾病,为疾病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
- 韦婵张美燕陈丹云李艳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细胞
- 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PCR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肿瘤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1例淋巴瘤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涂片免疫组化、PCR检测,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检出骨髓侵犯的价值。结果:81例患者中,骨髓活检检出21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出32例、骨髓涂片免疫组化检出36例,PCR检出19例。其中,联合检测与骨髓活检的一致性最好,Kappa值为0.875;以骨髓活检为参考标准,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涂片免疫组化、PCR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0.95%、90.48%、71.43%、95.24%,特异度分别为75.00%、71.67%、93.33%、95.00%,准确率分别为76.54%、76.54%、87.65%、95.0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13%,52.78%、78.95%、86.9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4%、95.56%、90.32%、98.28%。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PCR单项检测,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单项检测(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骨髓涂片免疫组化、PCR检查可明显提高对骨髓侵犯的诊断效能。
- 廖伟莲
- 关键词:淋巴瘤骨髓侵犯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
- 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1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研究组选择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联合诊断。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分型诊断结果更好(P<0.05);研究组的诊断效能更优(P<0.05);研究组的诊断满意度更好(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诊断中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免疫学分型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有效进行具体分型,其灵敏度及特异性评分也高,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梁伟
-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急性白血病
- 骨髓细胞形态学、sFLC及LDH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形态学及血清游离轻链(sFLC)、乳酸脱氢酶(LDH)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确诊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择80例同期由于其他原因接受骨髓穿刺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分析两组患者骨髓浆细胞占比和血清sFLC、LDH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种指标对MM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骨髓浆细胞占比、血清LDH、sFLC-κ、sFLC-λ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Ⅲ期骨髓浆细胞占比、血清LDH、sFLC-κ、sFLC-λ水平均高于MMⅡ期、MMⅠ期,MMⅡ期骨髓浆细胞占比、血清LDH、sFLC-κ、sFLC-λ水平均高于MMⅠ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细胞形态学、血清sFLC、LDH对MM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00%和72.00%,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0.311~1.562)。结论:MM患者骨髓浆细胞占比、血清LDH、sFLC-κ、sFLC-λ水平均异常升高,且随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而逐步提高,且联合检测MM诊断效能较高。
- 李晓冉王素玲许冰
- 关键词:血清游离轻链骨髓浆细胞
- 血清P1NP、β-CTX水平联合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MM)及其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104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分期标准(ISS)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为32例、36例和36例。同时选取同期因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原因接受骨髓穿刺的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测定血清P1NP和β-CTX水平,并分析其与MM及其分期的关系。结果 MM组骨髓浆细胞比[(23.4±8.6)%]、血清P1NP[(120.5±35.6)ng/mL]和β-CTX水平[(820.4±210.3)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2±1.4)%、(52.3±12.4)ng/mL、(320.6±80.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M分期的升高而增高。以骨髓浆细胞比例≥10%、血清P1NP≥80 ng/mL和β-CTX≥500 pg/mL为诊断标准,对M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和95.0%,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1%和100.0%。以血清P1NP≥100 ng/mL和β-CTX≥700 pg/mL为分期标准,对MMⅢ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和88.2%,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和97.1%。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血清P1NP、β-CTX检测对MM及其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评估MM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 康成张文张璐马小妮蒲三多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细胞形态学
- 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及外周血涂片联合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价值分析
- 2024年
- 探究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及外周血涂片联合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4月~2023年05月邯郸市第四医院104例疑似MD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及外周血涂片检测。金标准以随访资料结果为准,对比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涂片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MDS的诊断结果、诊断价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其分型[RCUD、RARS、RC-MD、RAEB-I、RAEB-Ⅱ、MDS-U、5q-综合征],进行分析。结果: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及外周血涂片联合检测MDS的诊断准确率(Kappa值=0.639)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的诊断准确率(Kappa值=0.501、0.490、0.556);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8.67%,明显高于外周血涂片(86.67%)、骨髓细胞形态(88.00%)及骨髓活检(89.33%)(P<0.05);金标准以随访资料结果为准,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及外周血涂片及骨髓活检联合诊断MDS分型的准确率为84%(63/75)。结论: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及外周血涂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MDS分型的准确性,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对治疗效果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 王冬
- 关键词: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涂片
- 急粒患者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联合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的诊断效能
- 2024年
- 探究临床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检查过程中按照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联合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在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接诊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选择64例为对象,患者在入院后均开展细胞形态学检验、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检验。针对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单独检验以及联合检验的具体价值开展探究。结果 结合病理学诊断,本组患者中阳性34例,阴性30例,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过程在,检出阳性28例,阴性37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三种检查技术联合检验过程中,本组患者中阳性33例,阴性32例。统计骨髓细胞形态学单一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联合检验检查结果,在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上,联合检验均具备优势,(P<0.05)。结合对阳性病例、阴性病例在CD34+、CD15+、CD9+以及HLA-DR对比,阳性患者明显高于阴性病例,(P<0.05)。结论 临床在对急粒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按照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联合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共同进行诊断,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断效率,促使患者可以迅速确诊。
- 邓小旭
- 关键词: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
相关作者
- 潘玉玲

- 作品数:43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细胞形态 形态学 黑热病 文献复习
- 康慧媛

- 作品数:63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甲基化 ID4基因 ZO-1基因 骨髓细胞形态
- 刘改霞

- 作品数:30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细胞形态 形态学 溶血性贫血 遗传学
- 王成彬

- 作品数:427被引量:1,978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支气管上皮细胞 一氧化氮 葛根素 血流感染 支气管上皮
- 李绵洋

- 作品数:95被引量:30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环形铁粒幼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形态学 骨髓细胞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