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8篇“ 髋臼后壁骨折“的相关文章
- 髋臼后壁骨折被引量:7
- 2003年
- 髋臼后壁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髋臼骨折.大约占所有髋臼骨折的1/4-1/3[1,2],Letournel[3]将其归为基本的髋臼骨折类型之一.后壁骨折在X线片上表现单纯,手术操作上简单,但临床疗效却不尽人意,一些学者报导手术治疗后预后不满意者约占30%[1,4,5,6].Epstein[7]发现非手术治疗88%预后不良.本文对后壁骨折的有关问题作一总结,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宋朝晖彭阿钦张英泽潘进社
- 关键词:髋臼后壁骨折预后发病率X线片
- 后方微创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
- 2025年
- 目的探讨后方微创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6月应用后方微创入路治疗的1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4例,女3例;年龄28~57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5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3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骨折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A1.1型11例,A1.2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8 d,平均6.2 d。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采用Matta评定标准评价后壁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Postel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长度7~9 cm,平均8.3 cm,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出血量200~350 mL,平均281 mL;手术时间45~70 min,平均57 min。2例术前存在坐骨神经损伤者,术后3个月坐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余15例术后均未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7个月,平均19.5个月。术后1周根据Matta评定标准评价复位质量,获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5例,满意率100%。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7个月。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Postel评分标准,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13~18分,平均16.1分,其中优5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2.4%;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7~18分,平均13.7分,其中优3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0.6%。随访期间无感染、内固定失效、股骨头坏死发生,2例术后出现异位骨化。结论后方微创入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切断外旋肌,经臀中肌-梨状肌间隙、梨状肌-上孖肌间隙显露,可为髋臼后壁骨折提供足够的安全显露范围,是一种可靠的髋臼后侧备选手术入路。
- 李文波刘黎宏时培晟薛云王伟石杰李闯兵施显清邓晓文高秋明
- 关键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入路内固定
- 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67例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54例,女13例;年龄59.0(54.0,63.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0(5.0,13.0) d。63例患者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例患者一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6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0(67.5,101.3) min,术中出血量为350.0(300.0,450.0) mL。63例内固定治疗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均达到解剖复位。67例患者术后获(112.8±62.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63例内固定治疗患者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56例,良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3.6%(59/63);4例一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均生存,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94、92、91、93分。术后并发症:异位骨化15例(23.8%,15/63);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1例(1.6%,1/6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创伤性关节炎2例(3.2%,2/63),术后3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早期恢复。
- 孙源唐明杰孙玉强
- 关键词:髋臼骨折切开复位
- 术前虚拟规划联合3D打印模板预塑形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估虚拟术前规划和3D打印模板预塑形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9例,根据是否采用术前虚拟规划和3D打印模板分为2组,3D打印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1~53岁;基于患者骨盆CT数据采用Mimics和3-Matic软件进行虚拟手术规划,虚拟复位骨折,设计后壁钢板模板及螺钉固定位置,模拟透视记录合适方位以指导术中透视,打印后壁钢板模板和带有后壁骨折块的钢板螺钉模型,然后根据模板预塑形钢板备用。常规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9~55岁;采用常规的方法术中折弯钢板适应骨折区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结果:2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Postel评分,3D打印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行走能力、髋关节活动度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优6例,良5例,可3例;常规组优5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两组髋关节功能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虚拟规划结合3D打印模板预塑形钢板技术可缩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复位质量。该技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有效、准确、可靠。
- 黄晨徐伟谢美明王财儒邓少林廖冬发
- 关键词:髋臼后壁骨折3D打印
- 后壁压缩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疗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后壁压缩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83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后壁压缩与否分为两组:压缩组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47.4±11.6)岁;后壁存在压缩。非压缩组50例,男43例,女7例;年龄(41.3±12.0)岁;后壁无压缩。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和年龄亚组分析髋臼后壁压缩对功能结局的影响。结果压缩组患者的年龄、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比例及髋臼后壁粉碎比例显著大于非压缩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44.5±13.3)个月随访。非压缩组患者术后骨折解剖复位率(96.0%,48/50)显著高于压缩组患者(57.6%,19/33),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é & Postel评分优良率(84.0%,42/50)也显著高于压缩组患者(51.5%,1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06~0.79,P=0.020)。后壁压缩对功能结局的影响在年龄≥50岁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在年龄<50岁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结论在髋臼后壁骨折中,相较于非压缩骨折,压缩骨折更容易导致较差的骨折复位质量,从而影响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后壁压缩对功能结局的影响在年龄≥50岁患者中更为显著。
- 葛宇峰高峰涂超刘刚杨明辉孙旭谭哲伦陈依民彭卫东吴新宝
- 关键词:髋臼骨折切开复位
- CT测量的髋关节形态参数与髋臼后壁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估CT测量的髋关节形态参数与髋臼后壁(PW)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本院诊断为髋臼骨折的86例患者。评估所有患者CT数据,并测定髋臼指数(AI)、夏普角、髋臼深宽比(AD/WR)、中心边缘角(CEA)、头颈偏移比(HNOR)、髋臼头指数(AHI)、髋臼前扇形角(AASA)、髋臼后扇形角(PASA)和髋臼后倾角(AVA)等髋关节形态特征参数。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CT测定髋关节形态特征参数与髋臼后壁骨折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6例患者,其中髋臼PW骨折患者22例(病例组),其他骨折患者64例(对照组)。研究人群主要为男性,平均年龄54.5±14.6岁。两组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的主要损伤机制是交通事故,对照组主要的损伤机制是高处坠落。髋臼PW骨折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损伤机制(P=0.001)和AD/WR(P=0.021)与PW骨折显著相关。进一步与髋臼PW骨折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损伤机制(P=0.011),髋臼指数(B=0.320;Exp(B)=1.377;P=0.017)和髋臼深宽比(B=33.047;Exp(B)=2.250×10^(14);P=0.028)是PW骨折的显著相关因素。结论CT测定的髋关节形态参数AI和AD/WR与髋臼PW骨折显著相关。
- 应金龙程雪菲
- 关键词:髋关节髋臼后壁骨折髋臼指数
- 3D打印术前设计辅助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评价3D打印辅助术前设计个体化钢板在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2月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1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3D组和传统组。3D组(n=31)根据患者3D打印骨折模型设计个体化钢板,传统组(n=30)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解剖复位结果、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D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6.77%,显著优于传统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7,P<0.05)。3D组术后3、6、12个月复查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在93.00%以上,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7,P<0.05)。3D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P<0.05)。结论3D打印辅助术前设计可提高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增强手术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 曹泽朱寅王黎明
- 关键词:3D打印髋臼后壁骨折骨折复位髋关节功能
- 一种用于累及臼顶的髋臼后壁骨折的解剖型组合式接骨板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接骨的内固定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累及臼顶的髋臼后壁骨折的解剖型组合式接骨板,包括主板、连接板和副板,主板呈髋臼后壁的解剖形态以贴合髋臼后壁,连接板的一端与主板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臼顶,副板用于连...
- 刘曦明蔡贤华郑益钒方志勋陈嘉楠
- 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更优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大转子后半截骨组(试验组)及标准K-L入路组(对照组)。试验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2.00±4.5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75±1.15)d。对照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1.00±5.8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09±1.20)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复位质量(Matta标准)、髋关节外展肌力、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术后两组并发症及异位骨化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个月随访,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髋关节外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标准K-L入路法,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对术后髋关节外展肌力恢复更好,术中对涉及髋臼后壁较为粉碎的骨折或臼顶骨折暴露视野更加,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为临床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提供新的思路令另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 张津申建军海祥刘川源周文杰陈志伟
- 关键词:髋臼后壁骨折髋关节功能
- 髋臼后壁骨折研究进展
- 2023年
- 髋关节是典型的杵臼关节,为一半圆形深窝,前倾20°,外倾53°,是连接躯干及双下肢重要的生理结构,其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常由于车祸伤、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所导致。后壁骨折是髋臼骨折中最常见的简单骨折,尽管解剖复位内固定可以提高髋臼后壁骨折患者髋关节远期功能的优良率,但较少能够完全恢复髋臼的正常功能。该文就髋臼后壁骨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浩武晓旭刘明杰汪骋宇陈斌孙海钰
- 关键词:髋臼后壁骨折内固定并发症
相关作者
- 刘曦明

- 作品数:530被引量:1,254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髋臼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 蔡贤华

- 作品数:983被引量:2,18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髋臼
- 潘昌武

- 作品数:36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研究主题:接骨板 髋臼后壁骨折 髋臼 内固定治疗 后柱
- 许硕贵

- 作品数:606被引量:2,288H指数:2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骨不连 髋臼骨折 生物力学 内固定 骨折
- 汪国栋

- 作品数:222被引量:39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研究主题:髋臼 骨折 内固定治疗 骨折固定术 骨盆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