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相关文章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20例
2024年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Bismuth-Corlette分型Ⅱ、Ⅲ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改良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PTCD,改良组术中用增孔单管引流法引流,对照组术中用双管引流管引流。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30、90天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30、90天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改良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3.33%、86.36%,二者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下降(F=90.872、62.765、36.552,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患者术后第90天血清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水平低(F=12.267、31.312,P均<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对照组患者QOL评分下降(F=24.039、62.765、36.552,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患者术后第30、90天QOL评分高(F=8.128、12.934,P均<0.05);随时间延长,对照组患者QOL评分逐渐降低(F=4.615,P<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流管脱落发生率、引流管重置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PTCD中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Bismuth-Corlette分型Ⅱ、Ⅲ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
郑宇石宝琪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恶性梗阻恶性梗阻性黄疸
不同排布方式的胆道双支架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方法植入不同排布方式的胆道双支架在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第1、4、12周的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并发症情况,记录支架通畅时间、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按照胆道支架排布方式,纳入Y型组43例,7型组47例。Y型组术后1周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下降明显,较7型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7型组术后1周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Y型组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明显长于7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方法植入胆道双支架植入安全可行,Y型胆道双支架排布方式支架通畅时间更长。
李兆宸王勇李艳许伟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经皮肝穿刺
胆道双金属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胆道双金属支架联合^(125)II粒子条植入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1月我院诊治的67例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38例行胆道双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为联合组,29例行胆道双支架植入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间术后引流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位支架通畅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双金属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及支架通畅时间。
李艳徐文海王勇徐浩顾玉明祖茂衡许伟
关键词: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胆道引流介入性放射学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2021年
讨论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诊治118例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绕围术期护理方式差异分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9例研究组施以优质护理,比对两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10.17%)低于对照组(61.02%),P<0.05。并发症原因与原发病因素及手术应激因素有关。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LB≥28g/L、A/G≥1是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发术后并发症与预后差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临床干预方案,更利于提高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谢文娟
关键词: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预后影响因素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2例高位MOJ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观察组采用PTCD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种术式的安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略高于对照组的86.9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术前,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4,t=2.841,t=3.005,t=2.25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随访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6,P<0.05)。结论:PTCD治疗MOJ的效果佳,对患者肝功能有更好的改善作用,可降低术后安全风险,提升近中期生存率。
李海文杨河李萌
关键词:引流术肝功能
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胆道双金属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MHBO)的疗效与安全。方法选取40例接受胆道双金属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的MHBO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血常规变化、术后并发症、生存率及支架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共植入支架80枚,粒子608颗,无手术相关死亡。患者术后1、4、12周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4、12周白蛋白(ALB)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周白细胞计数、中粒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其中胆管炎2例,肝脑病1例,胰腺炎1例。随访至2020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8.5个月,死亡33例,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术后3、6、12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75%和40%。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8个月出现支架阻塞。结论对于MHBO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双金属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姑息治疗方式。
徐文海王勇李艳陈婷徐肖杨潘智阳许伟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影响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接受介入治疗的高位MOJ患者208例,选择别、年龄、原发肿瘤类型、梗阻类型、术前感染、介入治疗方式、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白蛋白(ALB)水平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梗阻类型、ALB、原发肿瘤类型以及是否针对肿瘤治疗等是影响高位MOJ介入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ALB、原发肿瘤类型以及是否针对肿瘤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ALB、原发肿瘤类型以及是否针对肿瘤进行治疗是影响介入治疗高位MOJ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对评估该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万巍许晨杨魏周卫忠叶伟刘圣施海彬
关键词: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预后
内镜超声下肝胃造瘘引流术在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下肝胃造瘘引流术(EUS-HG)在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6例,其中男29例、女27例,中位年龄72岁。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EUS-HG组(20例),应用EUS-HG治疗;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组(36例),应用PTC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疗效、并发症、手术费用及观察塑料双猪尾支架的中位畅通期。结果(1)两组患者的操作成功率均为100.0%。(2)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总胆红素(TBIL)在EUS-HG组为(362.15±138.27)、(56.85±28.57)μmol/L,在PTCD组为(356.47±130.69)、(60.93±25.79)μmol/L;碱磷酸酶(ALP)在EUS-HG组为(896.57±357.29)、(146.59±48.63)U/L,在PTCD组为(883.65±364.32)、(151.57±49.73)U/L;谷丙转氨酶(ALT)在EUS-HG组为(252.36±38.77)、(60.29±31.57)U/L,在PTCD组为(246.26±32.57)、(62.56±32.87)U/L;谷草转氨酶(AST)在EUS-HG组为(259.37±30.64)、(62.28±26.58)U/L,在PTCD组为(242.37±29.52)、(60.28±29.57)U/L,组间下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C反应蛋白(CRP)在EUS-HG组为(52.57±31.95)、(16.95±8.77)mg/L,在PTCD组为(53.42±35.79)、(25.13±14.77)mg/L,组间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纳差、腹胀症状缓解率,EUS-HG组80.0%(16/20)和PTCD组52.8%(19/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皮肤瘙痒、腹痛症状缓解率,EUS-HG组90.0%(18/20)和PTCD组91.7%(33/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EUS-HG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0%(4/20)低于PTCD组47.2%(1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EUS-HG组手术花费(22 685.26±2 356.16)元稍高于PTCD组(20 529.57±4 135.63)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随访EUS-HG组患者双猪尾塑料支架中位畅通期为102 d。结论EUS-HG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
赵旋朱苏敏缪林石丽红汪晓红王艳斌王金臣郭思明
关键词:穿刺术
PTCD术与ERCP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对比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在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A组应用PTCD术治疗,B组应用ERCP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术前、术后7 d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成功率为97.44%,B组手术成功率为94.8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与B组74.3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改善,A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酸(AST)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同B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与B组5.1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优于ERCP术,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但PTCD术后恢复较ERCP术慢,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应加强预防与处理。
迟长昆张坤
关键词: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肝功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4
2019年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效果及影响生存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高位MOJ患者临床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明确影响生存期指标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明确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期间56例患者死亡,36例患者存活,中位生存期(OS)为6个月,随访末期生存率39.1%,半年生存率44.6%。1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2%。术后3d及术后1周的TBil、DBil、ALT、AST复查结果显示,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6.264、106.161、86.332、166.857,P值均<0.05)。根据患者是否存活,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TBil最佳截断值为112.9μmol/L,敏感度为95.12%,特异度为46.15%;ALT最佳截断值为210U/L,敏感度为92.68%,特异度为31.58%;Alb最佳截断值为35.7g/L,敏感度为68.29%,特异度为58.33%;RBC最佳截断值为3.56×1012/L,敏感度为60.98%,特异度为69.23%。Child-Pugh分级、TBil、ALT在预测患者OS时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多因素Cox风险模型中得出Child-PughC级是影响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为5.898,95%可信区间:1.373~19.465,P=0.015)。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MOJ患者效果较好,但是术前患者的基础肝功能对患者生存期影响较大,建议动态观察肝功能,指导临床积极治疗,以
陈伟伟黄坤刘锐刘承利
关键词:引流术预后

相关作者

何玉
作品数:25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 热碘油栓塞 医源性 肝动脉损伤
张孟增
作品数:67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栓塞 恶性梗阻性黄疸 近期疗效分析 股骨头坏死
于世平
作品数:24被引量:14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 大咯血 咯血 胆道内支架
徐克
作品数:678被引量:4,446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TIPS
施海彬
作品数:427被引量:2,094H指数:20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栓塞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