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6篇“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章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7年2月至2004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资料315例,其中高位20例,占同期手术6.3%,分析其临床表现与解剖关系,结合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前、后路两种方法行髓核摘除术,并重视并发症的预防。结果20例切口一期愈合,经平均4年3个月随访,优良率90.0%。无尿路感染、椎间感染、术后血肿等并发症。1例发生神经根损伤。结论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检查,是诊断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确诊后主张早期手术,采用开窗、半椎板或大部椎板切除术能取得满意效果。
- 陈秀庭孟亮徐铮青
- 关键词:影像学髓核摘除术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突出部位与程度 ,分别采用五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68例 ,其中侧方入路 1例 ,单开窗法 2 5例 ,双开窗法 13例 ,半椎板切除 18例 ,全椎板切除 11例。结果 42例患者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 5个月 ,优良率 90 5 %。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 ,多伴有低位突出 ,应充分重视临床查体。手术中仔细探察椎管、重视狭窄侧隐窝的减压、注意潜行椎间盘突和脱出髓核是提高疗效 。
- 张涛高延征赵永强王宏鹤李广玉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通过 14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研究 ,旨在提高对本症的认识 ,减少漏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报告 14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结果 治疗腰 1 ,2 10例、腰 2 ,3 3 2例 ,腰 3,410 5例 ,其中双间隙突出 34例 ;跳跃性突出 2 7例 ;伴椎管狭窄 31例 ;瘫痪 3例 ;非手术治疗 34例 ,手术 113例 ,优 47例 ;良 8例 ;差 92例。重点讨论了高位腰椎及椎间盘和神经根的解剖特点和临床三大特征及诊断治疗 。
- 巢金林史可任童立苗徐玉良方文张正文杨彬邓云琴眭川洪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7
- 1997年
- 报告3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2例,L2-33例,L3-43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年5个月,疗效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从发病机理、解剖结构及临床特点讨论了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并提出了术中的注意点及二次以上手术的预防。
- 方健田瑞霞侯铁胜宋恒平楼明义李庆国王平均倪凤鸣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摄片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 1991年
- 腰_4.5及腰_5胝_1椎间盘突出症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绝大多数,而腰_3.4以上间隙的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很低,文献报导仅占5%左右.临床上通常将腰以上间隙的腰椎间盘突出称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本文报告我院经手术证实的5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结合文献谈谈初步认识.
- 于晓华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手术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upp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Methods:30 patie...
- 王金堂张小卫李曙明韩学哲李新友刘文宇李萌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 <正>目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L3,4以上椎节的腰椎间盘突出,由于发病率低,并且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并且可与低位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方法:本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43 岁。病程平均...
- 王金堂
- 文献传递
- 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随访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效果及随访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U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组(PETD治疗)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组(PEID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随访复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 d、3个月、6个月,两组的ODI、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3 d,PEID组的ODI评分低于PETD组(P<0.05);术后3个月,PEID组的VAS评分高于PETD组(P<0.05)。PETD组的随访复发率高于PEID组(P<0.05)。复发组的体质指数(BMI)≥24 kg/m^(2)、饮酒史、糖尿病、突出型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BMI≥24 kg/m^(2)、饮酒史、糖尿病、突出型、PETD为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ETD、PEID两种入路治疗ULDH均有效,且PEID效果更优;高BMI、饮酒、糖尿病、突出型、PETD为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
- 白晶晶王向阳刘力
- 关键词: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 切除部分上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切除部分上关节突后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综合外科骨科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1~73(51.2±10.7)岁。39例中,L1/2腰椎间盘突出4例、L2/3腰椎间盘突出22例、L3/4腰椎间盘突出13例,均采用切除部分上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项目:(1)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3)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症状及功能;(4)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责任椎间隙相对高度;(5)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根据肌力评估量表(MMT)评估患者肌力变化情况;(6)综合评估患者椎间融合时间。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且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6(11.6±2.0)个月。手术时间90~155(115.9±17.7)min,术中出血量50~150(98.7±27.8)mL,术中无硬脊膜、神经、大血管损伤。术后患者VAS评分和ODI分别为(1.71±0.45)分和20.13%±3.34%,较术前的(8.13±0.65)分和52.41%±6.86%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30,24.38,P值均<0.001)。术后责任椎间隙相对高度为(0.33±0.03)mm,较术前的(0.20±0.03)mm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1,P<0.001)。术前患者肌力均有降低,其中C级6例、D级14例、E级19例,末次随访时2例术前肌力C级患者肌力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其中C级2例、D级2例、E级35例。39例患者中,30例为椎间融合器融合,9例为混合椎间植骨融合,其中1例采用椎间融合器融合患者在随访16个月时仍未融合,其余患者椎间融合时间为6~14(9.6±1.6)个月。结论切除部分上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
- 李忠伟张树文杨新明银乐乐崔泳
- 关键词: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矢状面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背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于常见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少见,但是高位椎管内结构复杂,因而临床表现常较严重且变化多样,分析相关影像学参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特点,为早期诊疗及患者术后预防复发提供思路。目的: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矢状面相关影像学参数特点,探讨不同参数对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可能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住院治疗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L_(1)-L_(2)节段椎间盘突出9例,L_(2)-L_(3)节段10例,L_(3)-L_(4)节段27例。按照1∶1比例选取同时期因L_(4)-L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诊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在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两组患者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上述参数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相关性,对有意义的结果进一步纳入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与结论:①观察组患者的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腰椎后凸角过大(OR=1.963,95%CI:1.341-2.874,P=0.001)以及楔形椎骨角度较大(OR=1.635,95%CI:1.069-2.499,P=0.023)影响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而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等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虽然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并不能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③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对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具有一定预警意义,两者的截断值分别为10.45°,6.45°。④结果表明,腰椎正侧位片可以较好地评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矢状位相关参数,高位腰椎间
- 袁海波李东亚潘彬管凯陈风袁峰吴继彬
- 关键词: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表现ROC曲线
相关作者
- 申勇

- 作品数:375被引量:2,654H指数:2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颈椎 颈椎病 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轴性症状
- 王峰

- 作品数:645被引量:9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拖挂式房车 放射性核素显像 制动 SPECT/CT 发射型计算机
- 马原

- 作品数:118被引量:275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后凸 后凸畸形 脊柱后凸畸形 颅盆牵引
- 李松

- 作品数:29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矢状面形态 骨盆 后凸 脊柱 脊柱后凸
- 田慧中

- 作品数:144被引量:4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强直性脊柱炎 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 脊柱侧弯 脊柱后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