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47篇“ 高血压管理“的相关文章
肿瘤高血压管理专家建议被引量:1
2024年
1 背景.2022年,全球新发肿瘤病例达2 000万,死亡人数970万^([1])。随着诊治技术的进步及早期筛查理念的推广,目前肿瘤患者的预后已得到改善。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许多肿瘤的治疗方式或药物可诱发和加重高血压,而高血压显著增加化疗诱导的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2-3])。因此心血管疾病成为肿瘤生存者后期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4-5])。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肿瘤高血压管理专家建议》专家组钱菊英霍勇葛均波崔兆强马为姚志峰魏峰胡爱华谢良地孙宁玲
关键词:早期筛查心血管疾病肿瘤病例诊治技术心肌病高血压管理
我国内地高血压管理运行机制现状及对防控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评价我国内地高血压防控管理运行机制现状,并探索其完善程度对高血压防控效果的影响,为提升高血压防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高血压防控相关的政策文件,依据适宜公共健康体系评价模型及标准系统评价我国内地高血压防控管理运行机制现状,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程度对高血压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2018年我国内地高血压防控管理运行机制适宜程度为43.68%,较2000年提升了21.64%,与适宜标准仍存在48.61%的差距。其中,协调与激励机制适宜程度最低(14.03%),计划与评价机制适宜程度最(63.04%)。从具体定位看,中长期规划覆盖程度(100.00%)、内容形式完备程度(94.45%)适宜程度较,管理机制可行程度仅为9.7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有助于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OR=1.012,P=0.007)和保持患者血压稳定性(OR=1.010,P=0.029)。结论2000—2018年我国内地高血压防控管理机制建设趋于完善,有效地推动了高血压防控管理水平的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协调与激励机制并明晰部门职责分工。
皇甫慧慧俞沁雯施培武施培武张朝阳沈群红蒲川徐凌忠陈政马安宁蒲川徐天强徐凌忠汪华胡志周庆誉郝模李程跃
关键词:高血压管理运行机制
基于半结构化访谈法的卫生体系视角下我国基层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实施现状、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被引量:3
2024年
背景高血压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层作为高血压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关口,其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管理效果。现阶段我国基层高血压管理模式运作现状和共性规律仍有待进一步探究。目的了解我国基层高血压管理现状,梳理典型经验,为我国高血压管理优化提供建议。方法2021年11—12月,对我国五省市29名高血压管理利益相关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体系理论为指导,从领导治理、服务提供、卫生人力、卫生筹资、药物和设备可及性以及卫生信息系统6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在领导治理层面:基层高血压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托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需要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等多部门协同管理;在服务提供层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提供全专融合服务以满足患者个性化医疗需求;在卫生人力层面:社区全科医生是基层高血压管理工作开展的主力,应通过绩效考核按劳分配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在卫生筹资方面:高血压患者在基层就诊可获得医保报销倾斜性政策支持;在药物和设备可及性方面:基本医疗设备及高血压基本用药在基层均有配备;在卫生信息系统方面: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可实现签约患者健康信息共享与服务协同。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对高血压患者长期随访管理的工作,可通过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综合治理能力与基层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基层卫生人员能力建设,完善医保报销与支付方式制度,改善基层高血压治疗的药物和设备条件,并通过信息化建设有效赋能基层高血压管理,进一步提升基层高血压管理水平。
王尧秦廷廷谷明宇白欣苑乔昆杨宇彤李星明
关键词:高血压卫生体系慢性病管理
《盐敏感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2024年
2023年4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CSC)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布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1],该共识由CSC高血压学组多次组织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专科、临床流行病学专家讨论,结合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和我国临床实践制定而成。该共识有几大亮点:①内容全面。
杨宁李玉明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盐敏感性高血压临床流行病学中国专家共识
2023版欧洲高血压学会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的更新要点解读被引量:1
2024年
2023年6月,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了第32届欧洲高血压及心血管保护会议,并在此次会议上,发布了2023版ESH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后文简称2023版指南)^([1])。ESH动脉高血压指南继2018年后,迎来了时隔五年的再度更新。在2018年版ESH指南基础上,2023版指南对推荐条目进行了细化,便于读者查阅,各条目下具体内容也进行了相应更新。
杨翔宇张鑫陈晓平
关键词: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心血管保护EUROPEAN
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24年
卒中后血压与患者死亡和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相关,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对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早期降压治疗的时机、目标和用药措施进行了推荐;考虑到临床实际中多病共存的现状,还对合并心力衰竭、颈部大血管狭窄、主动脉夹层、肾功能衰竭、心房颤动、肺部感染等特殊病情卒中患者的降压时机、目标和用药措施进行了推荐;同时就卒中一级、二级预防中的血压管理进行了介绍。《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的发布有利于临床实践中卒中患者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国卒中学会高血压预防与管理分会王增武王圣冯彩霞郑昆文黄荣杰郭宏任明边波段丽琴鲍慧慧廖晓阳韩英唐艳红俞蔚李亮梁静静吴忧田甜朱余友
关键词:卒中高血压降压
一种妊娠高血压管理装置及其血压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妊娠高血压管理装置及其血压管理系统,包含妊娠高血压管理装置和移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妊娠高血压管理装置包括有显示器和臂袋套,所述臂袋套和显示器相连接,在需要测量血压时将手臂伸入到臂袋套中检测孕妇的血压,并...
朱伟英艾玲李凯马蔷徐萍倪小凤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和健康管理,“互联网+”护理模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本文综述了“互联网+”护理模式在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中的主要研究成果、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争议和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张倩刘婧王雅娟
关键词:护理模式中青年高血压
学习新版高血压指南,规范社区医生高血压管理
2024年
目的 通过学习新版高血压指南,规范社区医生高血压管理.方法 将新版高血压指南与2008年高血压指南进行对比,找出新版高血压指南更新的内容、亮点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结果 新版高血压指南与2008年高血压指南有多个方面的更新及更新亮点,如:规范血压测量的步骤及对各种血压测量方法的评价;特殊表型的高血压管理是新版指南更新的一大亮点;特别强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的重要性;对降压药物选择进行了更新,新增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作为新的一类降压药物,并提出新的降压治疗方法,首次将中医药治疗作为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之一.强调高血压治疗不仅要降压,而且要对其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进行综合管理.结论 这些更新内容及更新亮点均是社区医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对规范社区医生高血压实践十分重要.
司思柴庆通那开宪
关键词:社区医生
重视夜间高血压管理--《夜间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述评
2024年
夜间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关系密切。单纯夜间高血压是隐蔽性高血压的主要类型,漏诊率极。未控制的夜间高血压高血压管理中的短板,是患者血压控制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善夜间高血压管理状况有助于实现质量降压策略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夜间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做一解析和述评,以供临床参考与借鉴。
张新军
关键词:夜间高血压血压管理降压治疗

相关作者

孙宁玲
作品数:764被引量:7,337H指数:4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 动脉弹性
刘靖
作品数:118被引量:6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阿司匹林 高血压管理 心血管疾病
牟建军
作品数:295被引量:2,355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盐敏感性 血压 钾 盐敏感性高血压
鲍勇
作品数:565被引量:3,682H指数:2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 可持续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庭医生
王增武
作品数:189被引量:3,019H指数:31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研究主题:高血压 患病率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 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