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6篇“ 高速远程滑坡“的相关文章
- 高速远程滑坡底部裹挟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 2024年
- 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中沿途侵蚀、裹挟下伏层物质,影响其流态并控制滑体远程运动的原因,一直是国际滑坡动力学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与关键科学问题。聚焦高速远程滑坡底部裹挟减阻机理研究进展,本文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首先阐明并高度概括了高速远程滑坡底部裹挟作用所产生的系列典型剖面沉积学特征,包括底辟构造、火焰状构造、剪切带等一系列滑体与下伏层相互作用的“滑坡-构造”形态;其次,从“滑坡-构造”形态的动力学指示研究、裹挟效应的物理力学过程研究及其流变学本构模型研究3个方面对高速远程滑坡底部裹挟效应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述评。在此基础上,从高速远程滑坡裹挟作用到底是减阻和增阻这一争议性问题出发,分析并讨论了高速远程滑坡底部裹挟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今后高速远程滑坡底部裹挟运动机理研究所面临的深层次科学挑战,并指出应进一步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在于:高速远程滑坡侵蚀与裹挟过程的物理力学机制研究、基于“滑坡-构造”形态的裹挟效应时空演化动力学机理研究和运动路径相依的高速远程滑坡流态转化机理研究。
- 何可王玉峰王玉峰王玉峰史安文
-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
- 尼续高速远程滑坡形成机制及运动过程模拟研究
- 2024年
- 以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续迈乡尼续村的尼续高速远程滑坡为研究对象,根据详细的地质调查初步判断其形成机制,并采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尼续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尼续高速远程滑坡的主要形成机制为经地震触发启动,失稳块体在流通区撞击解体,并侵蚀裹挟坡前粗砂继续运动,到达河谷阶地后滑体对下覆饱和砂层的加载、剪切所引起的滑带土液化;尼续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历时约215 s,最大平均速度可达34 m/s,其速度整体呈“急剧加速-持续减速”趋势;模拟所得的滑距、速度、堆积范围及厚度与现场调查结果吻合度较高,同时证实了高液化程度对滑坡有着明显的促滑作用。该结论可为类似地区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的研究提供参考。
- 王国江梁莲姬朱雨轩潘荣燊
-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
- 高速远程滑坡流态化地貌研究综述
- 2024年
- 高速远程滑坡流态化运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理研究一直是国际地质灾害领域长期关注的前沿热点科学问题。高速远程滑坡所形成的流态化堆积地貌是其高流动性远程运动的直观表现,蕴含了对滑坡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指示,是进一步开展高速远程滑坡停积就位机理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坚实依据。聚焦高速远程滑坡流态化堆积地貌,本文从滑坡平面展布形态与表面地貌特征两方面梳理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详细论述了高速远程滑坡典型微地貌单元的展布特征,阐明了它们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滑坡停积就位的运动学、动力学的指示意义。在此基础上,基于对青藏高原典型高速远程滑坡的研究提出两类不同的平面撒开型高速远程滑坡的停积模型,指明下伏层在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凝练出高速远程滑坡流态化地貌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3大方向:建立地质证据相依的地貌演化堆积模型,查明流态化地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构建路径相依的形态递变停积就位模型。
- 史安文程谦恭王玉峰林棋文明杰
-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
- 河谷宽度对高速远程滑坡碎屑化运动影响机制研究
- 2024年
- 基于物理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对不同河谷宽度条件下滑坡的运动破碎特征、速度特征与堆积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该成果为致灾范围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利于防灾减灾的开展。
- 苏婕张恩铭
-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
- 一种可变角度的高速远程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角度的高速远程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支撑调节组件、滑道板和活页。本发明通过先将调节滑道板不同角度的操作路径传输至控制器内,人员操作控制面板通过控制器用于控制支撑千斤顶、电机和电磁铁进行启动和关闭,电机...
- 兰恒星陈钊刘世杰孙巍锋张宁
- 一种用于高速远程滑坡模拟的气动加速斜板实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远程滑坡模拟的气动加速斜板实验装置,包括斜板装置,斜板装置包括斜板固定支架,斜板固定支架上安装有斜板,斜板下端与底板抵接,斜板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斜板上安装有物料释放装置,物料释放装置包括导轨,导...
- 林棋文程谦恭刘世涛涂津谢宇
-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化运动机理研究综述被引量:10
- 2023年
- 高速远程滑坡具有体积大、速度高、运动距离远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山区居民生命安全和重大工程建设。滑坡的碎屑化作用是滑坡高速运动过程中非常普遍且十分重要的现象,是滑体运动与堆积过程中特殊内部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也被认为是可能促进高速远程滑坡超强流动性的物理力学机理。尽管滑坡碎屑化机制已经成为滑坡动力学机理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然而对于滑坡碎屑化过程是促进滑坡运动还是阻碍滑坡运动,目前仍存在极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岩石破碎本身是耗能过程,如何能促进滑坡整体的远程运动?本文首先详细总结高速远程滑坡碎屑化作用的沉积学特征,包括反粒序、拼贴构造和局部剪切带等碎屑化堆积结构特征方面的研究,论述这些碎屑化沉积结构对于滑坡动力学的指示;其次,讨论与分析了滑坡碎屑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碎屑化过程的减阻机制研究进展;最后,归纳并阐述了高速远程滑坡动力破碎耗能和滑坡减阻这一争议性问题,提出今后高速远程滑坡碎屑化运动机理研究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 林棋文程谦恭李坤王玉峰刘世涛
-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
- 高速远程滑坡摩擦生热减阻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 2023年
- 高速远程滑坡基底层与其下伏层之间存在复杂多变的摩擦生热过程和作用,由此将产生一系列摩擦生热现象及其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的减阻机理。这是国内外最近几十年来滑坡动力学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对滑坡摩擦生热减阻机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首先,回顾了高速远程滑坡摩擦生热现象的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滑坡摩擦岩术语的由来与发展历程;其次,根据摩擦生热减阻产物及过程,基于最新报道的全球典型实例,分别介绍了热熔融、热孔压、热分解与热润滑4类滑坡减阻机理的研究现状;第三,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应重点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亦即:在野外进一步发现和准确鉴定滑坡摩擦生热减阻的地质证据,在室内强化摩擦生热相关参数的定量化动态实时监测与表征,并进行多过程多场耦合的摩擦生热减阻机理研究;最后,本文对高速远程滑坡摩擦生热减阻机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冯止依程谦恭程谦恭林棋文
-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热分解
- 贵州水城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及动力参数分析
- 2023年
- 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速度、厚度和致灾能量在时程、运程上的分布是揭示灾难性滑坡致灾的重要指标。水城滑坡是近年来降雨诱发的典型隐蔽性、突发性高速远程滑坡,利用Massflow模型以上述多个指标参数为研究核心揭示其致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滑坡运动的基底摩擦角和孔隙水压力系数分别为20°和0.4;滑坡历时约60 s,最大前缘运动速度为42 m/s,左右两侧前缘滑坡体堆积厚度分布分别呈现“双峰”和“单峰”特征,最大堆积厚度为22 m;左右主滑方向上的最大动能分别为1.75×10^(6) J和8.5×105 J;房屋建筑区用时8 s完全被掩埋,建筑物监测点处最大冲击力估算值分别为3346 kPa和1049 kPa,远大于山区农村房屋建筑所能承受的荷载极值。研究成果为灾难性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动力学效应分析提供参考,对滑坡灾变风险的定量评估提供了依据。
- 徐奕梓樊晓一杨维斌王珏
-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
- 高速远程滑坡启动机制及基底铲刮试验研究
- 2023年
- 为探究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及机理,以丹扎木村试验田滑坡为工程依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滑坡碎屑流在运动过程中铲刮基底松散堆积物的过程来研究滑坡动力铲刮行为,并基于摩擦学基本理论对模型试验观测结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滑坡碎屑流对基底物质存在“高速冲击剪切侵蚀行为”和“运动基底剪切行为”两种铲刮侵蚀模式;当坡度较陡时,碎屑流的运动距离更远;当铲刮量更大时,碎屑流的能量随着铲刮体积的增大而增加。所得结论为西南山区高位滑坡碎屑流的动力侵蚀模式提供了研究支撑。
- 李津玮
-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物理模型试验
相关作者
- 程谦恭

- 作品数:163被引量:854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高速远程滑坡 滑坡 碎屑流 地下连续墙 物理模型
- 王玉峰

- 作品数:37被引量:271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高速远程滑坡 边坡工程 流态化 颗粒流 物理力学参数
- 殷跃平

- 作品数:319被引量:3,337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 研究主题:滑坡 地质灾害 三峡库区 边坡工程 桩群
- 邢爱国

- 作品数:61被引量:52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高速滑坡 数值模拟 滑坡 高速远程滑坡 溃坝
- 李坤

- 作品数:30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高速远程滑坡 碎屑流 测试用例 斜槽 自动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