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 篇“ 鳞毛蕨科 “的相关文章
墨脱县蹄盖蕨 科 和鳞毛 蕨 科 的植物多样性 邱永玲浙江桫椤鳞毛 蕨 群(鳞毛 蕨 科 )的分类研究 鳞毛 蕨 属Dryopteris是鳞毛 蕨 科 Dryopteridaceae中的大属之一,全世界有400多种,世界广布。浙江产桫椤鳞毛 蕨 及其近似种(称桫椤鳞毛 蕨 群)Dryopteris cycadina Group有14种,其变... 张剑关键词:孢子形态 形态性状 聚类分析 鳞毛 蕨 科 3种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鳞毛 蕨 科 (Dryopteridaceae)3属3种植物,即耳蕨 属的棕鳞耳蕨 (Polystichum polyblepharum)、鳞毛 蕨 属的黑足鳞毛 蕨 (Dryopteris fuscipes)和鞭叶蕨 属的鞭叶蕨 (Cyrtomidictyum lepidocaulon)配子体发育过程,记录配子体各发育阶段的特征。结果表明:棕鳞耳蕨 、黑足鳞毛 蕨 和鞭叶蕨 的孢子都为单裂缝,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 型,配子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 型,性器官为薄囊蕨 型,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形,具毛状体;3属的属间差异包括孢子颜色、孢子纹饰、萌发时间、丝状体长度、片状体形状、毛状体和假根等特征,上述特征在属间存在交叉现象,因此,孢子形态和配子体发育特征不能作为区分耳蕨 属、鳞毛 蕨 属和鞭叶蕨 属的形态依据。 李懿宸 齐晶 郑书忆 张剑锋 戴锡玲关键词:鳞毛蕨科 配子体发育 鳞毛 蕨 科 复叶耳蕨 属植物的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查阅Databases SCI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30年有关文献,综述复叶耳蕨 属植物分类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的研究概况,资料显示复叶耳蕨 属植物含有黄酮类、酚类、三帖类、甾体皂苷等成分,其中黄酮类和酚类成份是人们研究较多的热点,该属植物具有驱虫、促宫缩、抗菌和抗病毒、抗氧化作用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为进一步对该属植物进行研究提供参考。 李辉敏关键词:复叶耳蕨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五种鳞毛 蕨 科 植物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铝盐显色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种鳞毛 蕨 科 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种鳞毛 蕨 科 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在5%~8%;狭顶鳞毛 蕨 的总黄酮含量最多(8.24%),其次是半岛鳞毛 蕨 (6.53%)和戟叶耳蕨 (5.2%),变异鳞毛 蕨 (5.01%)和暗鳞鳞毛 蕨 (5.01%)的总黄酮含量最低;5种鳞毛 蕨 科 植物的黄酮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铁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清除活性)呈正相关.为鳞毛 蕨 科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黄素楠 王欣 曹建国 戴锡玲关键词:鳞毛蕨科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秦岭鳞毛 蕨 科 药用蕨 类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14年 鳞毛 蕨 科 植物在秦岭中分布较广,为蕨 类中优势科 ,有4个属48个种。鳞毛 蕨 科 多具有消炎、抑菌和止血等功效,潜在应用价值巨大,但目前仅有个别鳞毛 蕨 科 植物作为药用。文中对秦岭地区鳞毛 蕨 科 植物资源现状进行研究,为鳞毛 蕨 科 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彭飞 陆洋 习伟佳 马吉福 马骥关键词:鳞毛蕨科 湖南鳞毛 蕨 属(鳞毛 蕨 科 )一新种 被引量:6 2013年 描述了鳞毛 蕨 属一新种,即吉首鳞毛 蕨 Dryopteris jishouensis G.X.Chen et D.G.Zhang.吉首鳞毛 蕨 与稀羽鳞毛 蕨 Dryopterhsparsa(Buch.-Ham.exD.Don)0.Ktze.相似,区别在于本新种形体较小,通常高5~36cm,羽片近对生或互生.裂片边缘全缘且顶端钝圆而无尖齿.囊群盖边缘啮蚀状. 杜婷婷 肖艳 陈功锡 刘应迪关键词:鳞毛蕨属 鳞毛 蕨 科 8种蕨 类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鳞毛 蕨 科 6种鳞毛 蕨 属植物和2种耳蕨 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8种蕨 类植物的叶片表面无附属物;气孔器类型具多型现象,鳞毛 蕨 属植物气孔器类型主要为不等细胞型和极细胞型,耳蕨 属植物气孔器类型多为无规则四细胞型;气孔均为下生型,不下陷,多沿叶脉方向排列,且叶脉间分布较密集;鳞毛 蕨 属植物气孔器较耳蕨 属狭长,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垂周壁呈波状或不规则凹凸状,而耳蕨 属植物表皮细胞狭长,垂周壁为浅波状;6种鳞毛 蕨 气孔器指数总体上较耳蕨 属大,而气孔器密度差异不大.由此得出结论,表皮的整体特征可以作为划分鳞毛 蕨 科 植物的特征;可据细胞大小、气孔器大小与气孔器指数来区别鳞毛 蕨 属和耳蕨 属植物,为鳞毛 蕨 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 梁晓华 贺彪 李璐 金银宝 徐成东关键词:鳞毛蕨科 表皮细胞 气孔器 山东贯众属(鳞毛 蕨 科 )两新种 被引量:3 2012年 描述了山东贯众属两新种—密齿贯众(Cyrtomium confertiserratum)和倒鳞贯众(C.reflexosquamatum)。植物形态学和孢粉学(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密齿贯众与贯众复合群中的原变型(Cyrtomium fortunei f.fortunei)相近似,区别在于本新种顶生羽片菱形,基部1~2深裂,裂片长3~4cm,宽约10mm,侧生羽片边缘有细密锯齿,囊群盖边缘有小齿,孢壁具不规则的瘤状纹饰。倒鳞贯众与山东贯众(C.shandongense)形态相近,但倒鳞贯众体型较大,高达60cm,羽片较多,达15~29对,叶轴基部以上密被倒生鳞片,孢壁为耳片状及网结状纹饰,易于区别。 李建秀 周凤琴 李晓娟 孙稚颖 孔宪需 郭庆梅 石优霞关键词:贯众属 河南省鳞毛 蕨 科 耳蕨 属一新记录种——亮叶耳蕨 被引量:3 2012年 报道了河南省鳞毛 蕨 科 耳蕨 属一新记录种——亮叶耳蕨 (Polystichum lanceolatum Baker)。对该种进行了特征描述,并编制了河南耳蕨 属植物检索表。该种近似正宇耳蕨 (P.liui Ching),但羽片上侧耳状凸起不明显,边缘有7~8个具短刺头的牙状齿,孢子囊群在主脉上侧最多3个,下侧不育或偶有1个,囊群盖圆盾形,全缘等特征而不同。凭证标本存放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HEAC)。 李家美 夏至关键词:鳞毛蕨科
相关作者
沈志滨 作品数:166 被引量:753 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香鳞毛蕨 化学成分 香丹注射液 化学成分研究 狗肝菜 卢金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鳞毛蕨科 贯众属 英文 叶表皮特征 蕨类植物 戴锡玲 作品数:132 被引量:405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蕨类植物 配子体 配子体发育 发育 水蕨 李德铢 作品数:219 被引量:3,027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英文 竹亚科 测序 果实 系统发育 李春香 作品数:48 被引量:192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系统发育 分子系统学 RBCL 杉科 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