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9篇“ 鸟类多样性“的相关文章
苍山鸟类多样性
2024年
为掌握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苍山保护区”)鸟类本底资源,2020年9月—2022年6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和红外相机自动拍摄相结合的方式,对苍山保护区鸟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30种,隶属13目50科135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Ciconia nigra和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 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1种,包括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红隼Falco tinnunculus、林雕Ictinaetus malayens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等。此外,苍山保护区记录到中国特有种鸟类4种,分别为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宝兴鹛雀Moupinia poecilotis和滇?Sitta yunnanensis。在区系组成上,苍山保护区鸟类以东洋种为主,广布种次之,未记录到古北种。本次调查丰富了苍山鸟类多样性基础信息,同时也为苍山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代开兴郑俊辉陈丽申李郭韩联宪李德品袁玉川
关键词:鸟类区系多样性濒危物种
厦门城市山地公园鸟类多样性
2024年
近年来,城市化与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山地公园作为大面积绿地斑块,对城市鸟类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厦门山地公园鸟类资源的现状及周边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山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位于厦门市区的万石山游览区和城郊的天竺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2021-2023年1~4月两山地鸟类观测数据,对两地的鸟类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鸟类14目45科154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7种,中国特有种5种;广布种93种,东洋界鸟类61种;留鸟105种,冬候鸟40种,旅鸟9种;(2)相较于城郊,市区山地鸟类多样性水平较低,鸟类群落季节性变化更具有同质性,且抗人为干扰能力强的鸟类物种更占据群落优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鸟类多样性保护建议,为今后城市山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建设提供思路与参考。
吕蔚闫淑君顾灵桢胡文静程敏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城市化山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
福州城市绿地冬季鸟类多样性分析
2024年
福州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通道上,探究福州城市绿地冬季鸟类的种类、数量、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及差异,可以为福州冬季鸟类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2021—2023年1月、2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对福州市7个城市绿地冬季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优势度指数(λ)和SΦrensen相似性系数(C_(S))分别计算鸟类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并采用BAS法对β多样性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记录到鸟类有18目54科19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3,25种;古北界90种,东洋界72种,广布种38种;留鸟87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91种,旅鸟6种,迷鸟3种。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的城市绿地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H′=3.928),最低的为乌山历史风貌区(H′=2.914);Pielou均匀度指数(J)最高的城市绿地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J=0.871),最低的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公园(J=0.709);Simpson优势度指数(λ)最高的城市绿地为乌山历史风貌区(λ=0.088),最低的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λ=0.026)。3)各城市绿地间β多样性周转组分(β_(sim)=0.278)高于嵌套组分(β_(sne)=0.242)。福州冬季水鸟种类丰富、数量较多,邻近水体的城市绿地的鸟类多样性高于远离水体的城市绿地。7个城市绿地具有整体保护价值,保护不分优先级。
顾灵桢闫淑君吕蔚程敏胡文静
关键词:鸟类Α多样性Β多样性
建德市鸟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2024年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鸟类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野生鸟类295种,分属17目50科,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7种和54种;鸟类生态型以鸣禽为主,共有152种,占比51.53%;地理分布型以北古界为主,共151种,占51.19%;分布型以留鸟为主,共122种,占41.36%。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新发现鸟类记录119种。建议设立鸟类保护地,举办“观鸟节”,增强全社会对鸟类的认识和保护力度。
范建忠彭健健吴文骁吴家森库伟鹏许在恩
关键词:鸟类生物多样性样线法
普宁白坑湖县级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
2024年
湿地生态系统中,鸟类占据着重要的生态作用,鸟类多样性反应区域内湿地环境的质量,是湿地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22年11月1-25日对湿地公园的鸟类进行了3次调查,主要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历史资料查询法,野外调查以样线调查为主。调查了普宁白坑湖县级湿地公园区域的鸟类资源,共调查到鸟类12目35科71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充分掌握鸟类资源数据的变化,才能够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利用现有资源。基于此,提出了湿地鸟类栖息地构建、利用鸟类生境特点构建特色鸟类景观的设想。
侯方晖黄丹丹梁晓彤肖嘉杰林石狮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栖息地湿地公园
云南元阳县鸟类多样性及繁殖鸟类垂直分布格局
2024年
元阳县位于中国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了解元阳县鸟类多样性及垂直分布格局,于2019年7月—2020年4月采用样线法对元阳县鸟类资源进行调查。依据元阳县海拔及生境特点共设置样线44条,以400 m的海拔间隔将调查区域分为6个垂直带,共记录鸟类13目46科179种,其中,留鸟140种(78.21%),夏候鸟16种(8.84%),冬候鸟、迷鸟和旅鸟共23种(12.85%)。县域内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4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易危(VU)物种1种,近危(NT)物种11种;IUCN红色名录近危(NT)物种1种。春季物种丰富度(n=115)和多样性指数(H=4.022)最高,冬季物种丰富度(n=87)和多样性指数(H=3.666)最低。鸟类遇见率在不同季节间差异不显著(F=1.166,P=0.328)。元阳县>1400~1800 m海拔带繁殖鸟类物种丰富度最高,垂直分布呈中峰模式,与谱系多样性呈现一致的变化模式,与功能多样性呈现不同的垂直分布模式。元阳县繁殖鸟类功能丰富度(FRic值为11.82)在>1800~2200 m海拔带最高,功能离散度(FDis值为1.44)在200~600 m海拔带最高,谱系多样性(PD值为2584.59)在>1400~1800 m海拔带最高;>1400~1800和>2200~2600 m海拔带鸟类群落平均成对功能距离的标准化效应值(SES.MFD)显著低于随机值(SES值<-1.96),表明这2个海拔带鸟类群落在功能上聚集。>1400~1800、>1800~2200和>2200~2600 m海拔带鸟类群落平均成对谱系距离的标准化效应值(SES.MPD)均显著低于随机值(SES值<-1.96),表明这3个海拔带鸟类群落在谱系上聚集,可能与生境过滤驱动群落构建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环境因子对元阳县各海拔梯度鸟类物种丰富度、功能丰富度和谱系多样性的影响均不显著,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提供了元阳县鸟类本底数据,可为元阳县鸟类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汤锦涛张健嵩张文文刘士龙耿吉恒罗旭段玉宝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
城市公园特征对广西柳州繁殖鸟类多样性的影响
2024年
城市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城市公园特征参数(如公园面积、林地面积和距市中心距离等)对城市鸟类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于2021-04—2021-08,采用样线法对广西柳州12个城市公园进行鸟类监测。利用多元回归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公园特征参数对鸟类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公园面积与鸟类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鸟类功能多样性RaoQ指数与距离市中心距离呈正相关,鸟类功能均匀度指数与林地面积和距离市中心距离呈负相关,这表明城市化程度对鸟类功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柳州市繁殖鸟类功能性状呈聚集趋势,随机过程可能是群落组配的主要驱动力,标准化效应值(SES. MNTD. FD)与林地面积呈正相关性。强调了城市公园特征参数对鸟类多样性影响的多维性,研究结果为柳州市及其他类似中小型城市提供了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公园规划的重要数据支持和实践指导。建议通过增加城市公园和林地面积,以及减缓城市化进程,有效保护和提升城市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李斌强马山俊张绍辉谭丽凤黄剑章文杰
关键词:城市公园城市化鸟类多样性
一种基于公众科学数据的区域性鸟类多样性评价方法
2024年
鸟类是理想的生物多样性指示类群。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以下简称“记录中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鸟类监测公众科学数据平台,其记录覆盖94%的全国鸟种和94.3%的县级行政区。本研究基于公众科学数据,参考《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623-2011)中的受胁物种丰富度指数,构建了鸟类丰富度指数(RB_A)和珍稀濒危鸟类丰富度指数(RTB_A),继而提出一种对区域鸟类多样性进行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计算了自2014年起,各省级、地级、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每年在记录中心的累积记录鸟种数对官方发布鸟种数的覆盖率和省级行政区记录的累积珍稀濒危鸟种数对官方发布数据的覆盖率,并计算了自2018年起各级行政区每年的RB_A和RTB_A,以了解各地鸟类丰富度指数的逐年变化情况,并分析记录中心数据集的发展趋势和两个指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记录中心数据对全国各级行政区的鸟种覆盖率自2014年起逐年增加,在2023年分别有94.1%的省级、59.0%的地级和49.0%的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的鸟种覆盖率超过90%;记录中心的累积珍稀濒危鸟种数据在省级行政区的覆盖率亦呈上升趋势,但略低于所有鸟种覆盖率。自2020年起,全国每年观测到的鸟种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其中部分省份每年观测到的鸟种总数在2022年出现下降。自2020年起,各省级行政区的RB_A和RTB_A整体呈现上升趋势。RB_A范围为0.50–0.96,RTB_A范围为0.45–0.98,显示RTB_A更为敏感。本研究结果表明,RB_A和RTB_A在本地用户提交记录数量充足的地区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应用。RTB_A对于鸟类多样性的变化更为敏感,更能体现在地鸟类保护状况。随着记录中心等公众科学平台的发展,以RB_A和RTB_A为代表的基于公众科学的评价指数在物种多样性评估和物种监测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顾燚芸薛嘉祈高金会谢心仪韦铭雷进宇闻丞
关键词:公众科学鸟类
杭州市湿地的鸟类多样性及区系特征研究
2024年
杭州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区域,境内湿地面积大而多样,为鸟类提供了优质的栖息环境。为掌握杭州湿地的鸟类资源状况,搜集和整理了文献资料、科考报告、观鸟数据库、笔者的鸟类记录等,编制形成了《杭州湿地鸟类名录(2023版)》。截至2023年3月,记录于杭州湿地的鸟类共20目73科228属428种,其中,水鸟167种,海鸟30种。在428种鸟类中,有1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10种鸟类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收录,有40种被附录II收录。有3种鸟类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有7种鸟类为濒危物种,有18种鸟类为易危物种;有4种鸟类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有12种鸟类为濒危物种,有17种鸟类为易危物种。在杭州湿地的428种鸟类中,候鸟物种数(263种)明显高于留鸟物种数(118种);古北种鸟类比例(56.78%)明显高于东洋种鸟类比例(22.90%);繁殖鸟中的东洋种比例(50.30%)明显高于古北种比例(8.88%)。杭州湿地的鸟类物种数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调查的深入和观鸟活动的普及。加强科研监测、保护湿地环境、加大科教宣传、完善法律法规等,对湿地的鸟类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罗标赵彤李嘉莉谢颖盈章旭日
关键词:鸟类物种多样性区系湿地物种保护
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2024年
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候鸟迁徙网络中亚迁飞通道上鸟类在柴达木盆地荒漠区唯一的大型补给站和停歇地,是以迁徙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019—2021年综合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对保护区鸟类种类和个体数进行监测记录。结果表明:区域共记录鸟类18目43科13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4种,夏候鸟和旅鸟是鸟类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分别为40.58%和29.71%。与2019年相比,2021年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物种数增加37种,个体数由7045只增加至24552只,其中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赤嘴潜鸭(Netta rufina)的个体数达到全球种群数量1%标准,该保护区对于这两种水鸟而言具有国际重要意义。水鸟种类的增加,赤嘴潜鸭(Netta rufina)、普通秋沙鸭(Mergus merganser)等7种鸟类居留型的改变可能与区域气候变化有关。该研究结果为该保护区申请国际重要湿地、开展深入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契机。
朵海瑞傲云巴特尔吾健罗洪巍同德兴孔繁燕杨芳魏婷婷
关键词:湿地鸟类多样性

相关作者

邵明勤
作品数:88被引量:401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鸟类多样性 鄱阳湖 鸟类 多样性 越冬
蒋剑虹
作品数:27被引量:141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鸟类多样性 鄱阳湖 灰鹤 越冬行为 鸟类
吴永杰
作品数:20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鸟类 鸟类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区系 海拔
冉江洪
作品数:208被引量:958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大熊猫 鸟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赤腹松鼠 自然保护区
周立志
作品数:215被引量:1,062H指数:20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研究主题:越冬 白头鹤 升金湖 东方白鹳 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