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3篇“ 鸦片战争时期“的相关文章
- 中西炮台视野下的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厦门之战研究
- 2024年
- 厦门是清王朝疆域内的海防重地,“东为台、澎唇齿,西为泉、漳门户,北达会垣,通省咽喉所在”。《厦门志》卷三记载:“厦门海防首要地也,水师提标五营驻之”。清取代明后,泉州衰败,厦门异军突起,一度成为清朝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即使清政府对外封闭厦门后,其航运业、造船业,因与台湾的商贸关系而得以维持和发展。至于民间航运业主和商人,与东南亚、日本等地的经贸往来,从未间断。他们的商业勇气和航海经验,在当时的中国出类拔萃。
- 李淼
- 关键词:航运业鸦片战争时期造船业通商口岸经贸往来厦门之战
- 闾里幽芳:鸦片战争时期关于浙江烈女刘七姑的诗歌书写及其内涵
- 2023年
- 刘七姑投井作为鸦片战争殉难烈女的典型事迹引起了当时文人的广泛题咏。从历史层面来说,题咏充分传递了来自民间的讨论鸦片战争的声音,为重新审视乍浦战役提供了新视角;从文学层面来说,相关诗作作为女性写作的又一次集体尝试,再度诠释了“诗史”内涵,并丰富了“井”意象的诗歌素材;从文化层面来说,题咏行为展现了两浙地区内部深厚的文化驱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咏刘七姑诗歌作为古今历史转型期间的爱国主义作品,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蕴。
- 李晨
- 关键词:鸦片战争烈女诗歌
-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士人的“海国”观念
- “海国”在古代中国是一地域名词,所指地域有内有外,意蕴可实可虚,具有丰富的意涵。而鸦片战争时期的“海国”已专指海外,意蕴也趋于征实,从一词多义转为特指实在的海外国家。除了词义的转向,士人对“海国”内涵的认识也在加深。大体...
- 向贵兵
- 关键词:《海国图志》朝贡体系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的地方军事化——以广东和京津地区为例
- 2021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团练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筹码,成为清政府战争决策和外交谈判的博弈手段。广东战场团练兴办于省城广州陷落之后,由流亡城外的主政官员以在籍绅士的身份加以组织,因此官府主导、在籍官员督办的特点十分显著。清政府希望京津团练能够辅助正规军队作战,但是由于没有成例可以借鉴,官方不得不更多利用地方绅士的主动性。广东战场团练的财政以官方名义“劝借”为主,京津战场团练的财政依靠官府财政支持与绅士自助捐献。团练在战场上的实际表现不佳,相反,团练在地方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 王明前
- 关键词:第二次鸦片战争地方军事化团练
- “师夷”以“制夷”:鸦片战争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
- 2019年
- 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艰难时期,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排斥又相互交织。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抛弃守旧观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在文化选择上展现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强烈的家国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文化精神。
- 赵述颖
- 关键词:师夷制夷先进知识分子文化选择
- 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厦门的海防要塞建设
- 2018年
- 厦门海防要塞作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福建海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清王朝最强大的海防要塞之一,而以花岗岩构筑的坚固的炮兵工事——石壁炮台为代表的厦门要塞炮台,曾经让清政府认为"固若金汤",然而,由于炮台建设的局限性、消极被动的海防观念等原因导致了它不到半天就被英军攻陷了。
- 梁增剑
- 关键词:第一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时期主和派与主战派的研究
- 在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是尤为重要的历史节点之一。战争爆发前,大清帝国因其文化传承的强大延续性、内生体制的不断循环性以及自然物力的丰富性,据东亚,与贡国藩属往来,久而久之形成了相对稳定而又狭隘的国际交际圈。1840年前后...
- 熊超
- 关键词:鸦片战争时期主和派主战派多边外交
- 鸦片战争时期国人爱国问题研究
-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外的各种思潮随之涌入,使得国人的思想趋于多元化。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需要加强对国人的爱国教育,此显得尤为必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
- 刘怡萍
- 关键词:鸦片战争爱国近代化
- 文献传递
-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政府的海防政策的研究及思考
- 2018年
- 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的火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震惊了沉睡在美梦之中的中国人民。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的海防、海权意识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造成国人的海防、海权意识极为淡薄,这是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因素。本文论题将从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政府海防政策产生的背景、海防政策的内容、以及这一时期海防政策的历史局限性这三方面展开叙述。希望通过对本文论题的叙述,使我们对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政府的海防政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而客观地看待这一段历史,为在21世纪的海洋世界里,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和海权意识提供历史借鉴。
- 王晓彤
- 关键词:鸦片战争海防
- 鸦片战争时期水勇的招募与裁撤被引量:1
- 2017年
-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水师出现了兵力不足、不习水战、经费紧张等情况。同时,一些沿海渔民在英军的利诱下,甘愿为英军提供帮助甚至为英军效力。为此,清朝官员们提出招募水勇以解决以上难题。然而,战争局势一旦缓和,道光帝又匆忙下令裁撤水勇,没想到又因此导致地方社会治安的动荡。清廷在水勇的招募与裁撤方面反映出鸦片战争时期清廷在海疆防务、军民关系、治理机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
- 丁学志
- 关键词:鸦片战争招募
相关作者
- 刘鸿亮

- 作品数:51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鸦片战争 红夷大炮 滑膛炮 火器 鸦片战争时期
- 郭卫东

- 作品数:96被引量:32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研究主题:特殊教育 《南京条约》 岑春煊 基督新教 货品
- 孙淑云

- 作品数:65被引量:42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 研究主题:青铜器 出土 铜器 铜 出土铜器
- 李光和

- 作品数:31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商学院
- 研究主题:耆英 对外交涉 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历史考察 鸦片战争时期
- 金峰

-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 研究主题: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 军事 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