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篇“ 麻栎林“的相关文章
- 不同龄组麻栎林空间结构分析
- 2024年
- 以青岛市即墨区四舍山不同龄组麻栎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实地踏查数据得到林分空间结构,分龄组、树种计算了混交度、大小比数、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空间密度指数。结果表明:各个龄组的混交度低在(0.15~0.24)之间,大小比数均在0.50左右,聚集指数在0.43~0.72之间,均为聚集分布,竞争指数显示中龄林(268.64)和幼龄林(223.88)的竞争比近成熟林(100.65)高,空间密度指数在0.76~0.83之间,均为聚集分布;不同树种之间,混交度、大小比数和竞争指数差异明显,麻栎混交度最低为0.12,赤松、臭椿、黄栌混交度最高为1.00,黄栌大小比数为0.86最高,其次为臭椿为0.8,其余树种均在0.50左右,麻栎竞争指数最高为189.74,第二为刺槐67.56,其余树种竞争指数不超过10,空间密度指数差异不明显。林分内竞争大、混交度和物种多样性低,应采取抚育措施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提高林分稳定性和林分质量。
- 逄晨崔君滕宋文倩王琦彭建徐晓艺
- 关键词:麻栎林林分空间结构
- 河南栾川老君山麻栎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动态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在河南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麻栎林设置样地,分别于2018年、2023年进行了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5 a间,麻栎林的乔木密度下降,种类组成由52科86属110种减少至41科72属102种,常见种数量由70增加至79,物种丰富度指数增加,但各层次优势种、建群种相对稳定,群落具有一定相似性;胸径级与树高级的个体分布均表现出倒“J”形;多样性指数以灌木层的最大,灌木层与草本层均表现为增加,而乔木层表现为下降.研究表明,5 a间,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总体上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 马瑞婧毕会涛张志铭靳珊珊周梦丽吴明作
- 关键词:森林群落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树高级麻栎林
- 天然更新麻栎林植物枝叶--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促进天然更新是一种生态效益高且投入资金较少的植被恢复手段,近年来已成为生态学和水土保持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森林天然更新与养分循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不够深入。促进天然林更新也对提高天然森林的质量和生态效益具...
- 郭雨虹
- 关键词:麻栎
- 模拟酸雨胁迫下生物炭对麻栎林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硝酸型酸雨大量NO3?输入到森林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碳氮循环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引起的土壤酸化问题比硫酸型酸雨更严重,已成为全球范围的环境热点。生物炭是一种富含碳和氮的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物,...
- 周梅佳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酸雨胁迫生物炭土壤生物活性
- 山东省药乡林场落叶松、麻栎林森林天然更新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 赵溪月
- 牟定县麻栎林发展前景分析研究
- 2022年
- 本文以牟定县为例,分析其麻栎林的发展情况,以当地麻栎林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在此基础上论述牟定县麻栎林发展必要性,并研究其麻栎林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促进建议,从经济前景、生态前景两个角度出发,给出增加投入、提升商业化水平和培育技术人员三项建议,促进牟定县麻栎林产业化发展,助推区域综合建设。
- 张海溶
- 关键词:麻栎林
- 泰山麻栎林天然更新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泰山森林群落是华北地区植被的典型代表,以麻栎为代表的落叶阔叶林是泰山的地带性植被,其林下天然更新多有发生,但更新缓慢,近自然经营水平不高。麻栎作为该地区的建群树种,其天然更新质量对泰山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麻栎...
- 孙敬然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汉江上游不同林龄麻栎林枯落物的水文功能评价被引量:5
- 2022年
- 麻栎林普遍存在于汉江上游,其涵养水源能力的发挥对维持汉江上游流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于2020年12月对汉江上游天柱山3个不同林龄(15 a、25 a、33 a)的麻栎林样地进行了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调查,利用浸泡法测定了枯落物各水文功能指标,运用熵权法对3个林龄麻栎林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麻栎林枯落物总厚度在3.0—4.8 cm,蓄积量介于13.76—14.39 t·hm^(−2),二者在林龄之间差异不显著(P=0.591;P=0.993);不同林龄麻栎林内半分解层枯落物的瞬时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略大于未分解层的;二者的枯落物瞬时持水量均在10 min内快速增加,20 min后缓慢增加,其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R^(2)为0.7646—0.9606;未分解层枯落物的瞬时持水量表现为15 a>33 a>25 a,而半分解层的则表现6 h之前25 a的略大于15 a的,之后二者的持水量几乎相等,但二者均大于33 a的;相应的不同林龄内未分解层和半分解的枯落物吸水速率均在20 min内很快降低,2 h之后吸水速率以接近0的趋势变小,其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为0.9933—0.9943;未分解层的枯落物瞬时吸水速率表现为15 a>33 a>25 a,而半分解层的表现为25 a>15 a>33 a;不同林龄的枯落物自然持水率差异显著(P=0.017),总枯落物层、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自然含水率的大小依次均为15 a>33 a>25 a,而自然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在林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508;P=0.428;P=0.997);不同林龄内枯落物最大拦蓄量介于21.22—26.03 t·hm^(−2),有效拦蓄量介于6.45—14.52 t·hm^(−2),二者在不同林龄之间差异不显著(P=0.331),主要受枯落物自然持水率影响;水源涵养能力综合评价大小依次为33 a(35.45)>25 a(34.10)>15 a(30.35)。
- 张淑兰韩勇杨盼闫育盈刘昭雪李卓瑶
- 关键词:枯落物蓄积量水文功能麻栎林汉江上游
- 城市和郊区麻栎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管理指数变化特征被引量:6
- 2022年
- 为了解城郊差异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差异,揭示城郊差异对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于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对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与郊区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土壤进行分季节采样,系统比较城市和郊区森林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易氧化碳(EOC)、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全氮(TN)含量季节动态特征及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城区森林土壤SOC、TN、EOC、POC含量明显高于郊区森林土壤,且0~10 cm土层含量显著大于0~20 cm土层(P<0.05),在0~10 cm土层,城市森林土壤SOC、TN含量分别是郊区的1.67、1.45倍,10~20 cm土层城市森林土壤SOC、TN含量分别是郊区的1.95、1.68倍。EOC占SOC的比例表现为郊区大于城市,POC占SOC的比例表现为城市大于郊区;蜀山森林土壤EOC、POC含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表现为夏季高,春秋低;土层深度及季节的交互作用对EOC、POC含量无显著影响;土壤TN、SOC和EOC、POC含量两两之间呈极显著(P<0.001)相关;与城市森林相比,郊区土壤碳氮比(C/N)较低;城市森林土壤碳库活度(A)低于郊区,土壤碳库指数(CPI)高于郊区。在本研究区域,城市森林土壤储存了较多的碳,碳库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固碳潜力。
- 许慧BUI Van Thang范洪旺许克福陶晓徐小牛
- 关键词:城市化麻栎林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易氧化碳碳库管理指数
- 凋落物输入不同处理对暖温带麻栎林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在河南省国有焦作林场1 hm^(2)麻栎林观测样地上,观察加倍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地表物并挖壕沟以及对照等4种处理方式,对暖温带麻栎人工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受凋落物输入改变的影响,为生态系统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提供基础。连续2 a测定0~10 cm、10~20 cm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的;加倍凋落物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去除凋落物与去除地表物并挖壕沟处理初期降低而在后期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性显著,其影响在0~10 cm土层较大,在10~20 cm土层较小;季节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亦有较大影响。
- 韩中海詹超史贝贝王璐罗会平许乾增
- 关键词:暖温带土壤有机碳
相关作者
- 庄家尧

- 作品数:148被引量:55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径流 麻栎林 毛竹林 苏南丘陵区 微生物
- 葛波

- 作品数:13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麻栎林 杉木林 毛竹林 典型林分 穿透雨
- 陶晓

- 作品数:41被引量:225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土壤 土壤呼吸 绿地类型 麻栎林 城市
- 张金池

- 作品数:447被引量:3,841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林分类型 退化喀斯特 苏南丘陵区 植被恢复 根系
- 许克福

- 作品数:38被引量:162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城市绿地 城市 麻栎林 城市绿地系统 生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