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50篇“ 麻醉苏醒期“的相关文章
-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指患者术后由于意识障碍产生的精神与运动兴奋的一种暂时状态。虽然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仍可对患者及医务工作者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预先识别高危人群及有效预防EA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EA可能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EA的预防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郑晓丹李甜甜王舟
-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
- 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护理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是指在全身麻醉手术后出现的一组非特异症状,其特征为急性意识水平的降低,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增加患者死亡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发生与年龄、麻醉药物、手术类型、术前合并疾病等因素有关。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有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全身麻醉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将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相关护理进行综述。
- 刘聃曾梅菇陈美玲邱萍萍
-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护理
- 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护理的研究新进展
- 2024年
- 作为一种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将兴奋性增高作为主要表现的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谵妄也被称之为急性脑综合征,不仅发病急且病情波动较为明显。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 ,在其苏醒期出现谵妄的发生率较高,若护理不当将会影响到患者手术效果,且极易增大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文章分析了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诱发因素,并就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护理要点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 张红英
- 关键词:全身麻醉护理要点
- 麻醉苏醒期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麻醉苏醒期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麻醉苏醒期保温护理在全身麻醉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蔡文婷
-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保温护理全身麻醉
-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与躁动的识别与诊断
- 2024年
- 小儿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可能出现术后认知及行为失调,包括躁动、谵妄等急性脑功能障碍,通常定义为“苏醒期躁动”(EA)或“苏醒期谵妄”(ED)。EA和ED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并不完全一致,但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二者常被混用。文章通过阐述小儿患者全麻苏醒期EA和ED的定义、评估方法、诊断标准,总结二者识别与诊断的异同,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提升临床医师对小儿全麻苏醒期EA和ED的识别与诊断能力,选用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优化小儿患者围手术期脑健康的管理策略。
- 汪欢杨秀丽李明鑫王熙顺贾贝尔刘学胜
- 关键词:苏醒期躁动儿童
- 艾司氯胺酮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是小儿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意外发生和其他严重并发症。艾司氯胺酮是一种高亲和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抑制药,兼具麻醉和镇痛作用,可作为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的镇静及围手术期麻醉的辅助用药。该文就目前艾司氯胺酮用于苏醒期躁动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降低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供参考。
- 赵清钰安汝刚谭正泉黄桂华
- 关键词:全身麻醉小儿躁动
- 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对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来说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躁动的影响,为预防患者躁动及术后恢复提供优质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手术室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60例作为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为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对各项麻醉苏醒时间、躁动发生率及应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麻醉苏醒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14,P<0.05)。研究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躁动减少与程度降低,同时更是缩短了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改善了患者的应激状态,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王丽平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全身麻醉躁动
- 艾司氯胺酮在脊柱后路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镇痛的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脊柱后路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苏醒期镇痛、镇静情况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60例在择期全麻下行脊柱后路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在手术结束前大约30 min,予以对照组舒芬太尼镇痛,予以试验组艾司氯胺酮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停留复苏室时间,麻醉诱导前(T_(0))、术毕(T_(1))、拔管后5 min(T_(2))、拔管后30 min(T_(3))、拔管后1 h(T_(4))及拔管后2 h(T_(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术后4、8、12、24、48 h镇痛和镇静情况,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停留复苏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T_(5)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先升高后降低,T_(1)~T_(5)时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 h到术后48 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两组患者Ramasy镇静评分均降低,且术后各时间点试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as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舒芬太尼,艾司氯胺酮应用在脊柱后路手术中能发挥更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平稳患者血压与心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同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刘碧连王强曾德敏赵芳
- 关键词:脊柱后路手术
- 保温护理在麻醉苏醒期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在麻醉苏醒期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保温护理。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不同时间[麻醉前10 min(T_(0))、麻醉后10 min(T_(1))、手术30 min(T_(2))、术毕即刻(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护理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C反应蛋白(CRP)]水平、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两组MAP、心率水平均高于T_(0)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两组MAP、心率水平与T_(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E、AD及CRP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及语言能力等各项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4/41),低于对照组的26.83%(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护理应用于麻醉苏醒期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可提高麻醉苏醒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认知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马庆雨
- 关键词:保温护理麻醉苏醒期老年骨折手术
- 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术麻醉苏醒期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研究无痛胃肠镜诊疗术麻醉苏醒期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有效价值。方法 选取2022.1-2022.5阶段内应用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干预的100例患者开展医学观察,以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两组划分,有优质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统计患者检查指标情况、并发症出现情况和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组脉搏差值平均(2.71±0.49)次/min、血压差值平均(3.17±0.22)次/min、饱和度差值(4.81±0.27)%,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出现率是12.0%(2例患者有低氧血症现象、1例患者有心率失常现象、1例患者有低血糖现象、2例患者有恶心现象),低于常规护理组(3例患者有低氧血症现象、2例患者有心率失常现象、3例患者有呛咳现象、2例患者有低血糖现象、2例患者有恶心现象),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以及心率之间的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患者收缩压指标均值(122.60±5.71)mmHg、舒张压指标均值(82.75±4.18)mmHg、心率指标均值(77.49±3.51)次/min,改变幅度小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态度满意度评价均值(41.32±2.05)分、护理全面性满意度评价均值(40.67±3.17)分、护理技能满意度评价均值(40.11±2.44)分、沟通能力满意度评价均值(39.64±1.38)分、解决问题满意度评价均值(42.60±2.33)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诊疗术麻醉苏醒期护理患者时,应首选优质护理模式,降低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应该被充分推广。
- 沈文瑞
- 关键词:优质护理麻醉苏醒期
相关作者
- 殷小容

- 作品数:68被引量:33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麻醉苏醒期 麻醉苏醒室 全身麻醉 小儿
- 邓小燕

- 作品数:4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苏醒期 护理 高血压 麻醉苏醒室 恶心呕吐
- 王惠琴

- 作品数:33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苏醒期 疗效观察 苏醒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 徐维昉

- 作品数:44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室 麻醉科 麻醉恢复室 麻醉苏醒期 影响因素
- 刘娟

- 作品数:32被引量:2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麻醉苏醒期 依托咪酯 乳腺癌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