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90篇“ 黄酮类物质“的相关文章
- 红曲霉发酵苦荞产莫纳可林K及可溶性黄酮类物质过程控制
- 2025年
- 该研究通过筛选高产莫纳可林K红曲霉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苦荞固态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莫纳可林K产量为主要因素,发酵产物黄酮提取量、色价、抗氧化活性作为参考指标,对选定的红曲霉菌株HQ-1固态发酵苦荞条件进行优化。最优发酵条件为25 g苦荞添加21 mL营养液,营养液含NH 4NO 32.77 g/L,ZnSO 41.82 g/L,MgSO 4·7H 2O 1 g/L,KH 2PO 41 g/L,pH值调节到2.58,发酵时长为11天。在此优化工艺下,莫纳可林K产量达162.26 mg/100 g;苦荞中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绿原酸、阿魏酸等黄酮多酚类物质的萃取量分别提高了63%、110%、593%、192%、57%;DPPH抗氧化活性和ABTS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232%和44%,提高莫纳可林K产量和苦荞中黄酮类活性物质的释放。研究结果提供了红曲霉发酵苦荞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红曲苦荞茶的工艺开发提供了实践基础。
- 高晨葛晓丽李松董雅芹徐大勇陈阿娜
- 关键词:苦荞红曲霉固态发酵
- 瓯柑陈皮黄酮类物质在辅助降压食品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瓯柑陈皮黄酮类物质在辅助降压食品中的应用,瓯柑陈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新橙皮苷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实现降压作用的有效浓度为25mg/kg至75mg/kg,该新橙皮苷纯度为95.6%。优点在于,瓯柑陈皮富含新橙皮苷组份,...
- 柴一秋刘又高厉晓腊蔡瑞杭刘喆
- 超声波辅助提取枸杞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
- 2025年
- 为了提高枸杞的利用率及黄酮类物质的来源,本文探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枸杞中黄酮类物质的工艺,以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探究了提取剂的种类、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剂为乙醇,乙醇浓度为80%,最佳提取时间为30 min,最佳料液比为1∶20,最佳温度为60℃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最佳。该研究为枸杞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和研究基础。
- 姚英王博
- 关键词:枸杞超声波辅助黄酮类
- 滇山茶‘狮子头’及‘大玛瑙’黄酮类物质的变化规律
- 2025年
- 【目的】探讨滇山茶‘狮子头’(Camellia reticulata‘Shizitou’)及其芽变品种‘大玛瑙’(C.reticulata‘Damanao’)花瓣中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为滇山茶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滇山茶‘狮子头’及其芽变品种‘大玛瑙’花蕾期和盛花期花瓣为材料,采用UPLC-MS/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筛选黄酮类差异代谢物及关键差异基因,并选取其中6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2个品种中共鉴定到78种黄酮类代谢物,且以黄酮醇、黄酮、异黄酮为主;其中有11个差异代谢物,包括表没食儿茶素、根皮苷、槲皮素等。转录组学分析发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与芽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在3条通路中共富集到53个差异表达基因。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发现,AUX、HCT、CHS、ANR、MYB等基因可能参与滇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结论】初步解析了2个滇山茶品种黄酮类代谢物成分差异的转录调控机制,筛选了差异表达基因。
- 雍清青姚响周麟屈燕
- 关键词:转录组黄酮
- 一种葛根中黄酮类物质超声波提取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酮类物质提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葛根中黄酮类物质超声波提取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工作台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透明反应釜,所述透明反应釜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排料管...
- 宋剑春朱凯敏
- 过热蒸汽对苦荞粉中黄酮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2025年
- 为了抑制苦荞中芦丁向槲皮素的转化,本研究采用过热蒸汽处理苦荞粉,并探究蒸汽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苦荞粉中芦丁降解酶活性、黄酮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苦荞粉中酚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含量在过热蒸汽温度为220℃时达最高,分别增加37.53%和14.22%;苦荞粉中酚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随过热蒸汽处理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小,当处理时间超过6 min后其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芦丁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黄酮类似,在蒸汽温度为220℃、处理时间为4 min时,芦丁含量达最高;当蒸汽温度超过300℃、处理时间超过6 min时,芦丁含量下降,槲皮素含量明显上升。随过热蒸汽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芦丁降解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苦荞粉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氧化还原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过热蒸汽处理能显著提升苦荞粉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钝化芦丁降解酶,抑制芦丁水解,减少槲皮素的生成。
- 赵梦媛王香玉尚盼盼吕海晴赵仁勇
- 关键词:过热蒸汽苦荞类黄酮芦丁
-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板栗壳中黄酮类物质及动力学分析
- 2025年
- 该研究以板栗壳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一种绿色、高效的板栗壳黄酮物质的提取方法。首先考察不同的单因素对板栗壳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再通过PB实验确定显著性影响因素,板栗壳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板栗壳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低共熔溶剂为氯化胆碱:乙醇(摩尔比1:1)作为提取剂,板栗壳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为40℃,超声功率为150 W,料液比为1:25(g/mL)、超声时间60 min,验证得出理论总黄酮得率与实际总黄酮得率的相对误差为1.49%,表明条件优化合理。该条件下的试验数据的线性回归R^(2)的范围为0.91722~0.9984,线性拟合较好,表明提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为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技术提取板栗壳中黄酮类物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并为板栗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
- 王清周舟刘涛付洁涂剑秋郑雪珂桑大席孙晶
- 关键词:板栗壳PLACKETT-BURMAN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罗布麻叶提取物中黄酮类物质
- 2025年
- 本文建立了罗布麻叶中6种黄酮类物质(木犀草苷、槲皮素、芦丁、金丝桃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方法。样品为罗布麻叶醇提物,经BEH C_(18)柱分离,乙腈-0.05 M乙酸铵(含0.05%甲酸)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黄酮类化合物在0.05 mg/L~2.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在0.05、0.15、0.25 mg/k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75.7%~109.9%,检出限(LOD)为0.015 mg/kg,定量限(LOQ)为0.05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罗布麻中6种黄酮的同时测定。
- 王文文范蕊卢彬于丹瑾曹雪琴
-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罗布麻黄酮
- 一种酸枣仁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分离提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酸枣仁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酸枣仁加入乙醇中进行回流提取,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粗品;S2、将粗品加入正丁醇和戊醇混合溶剂中,过滤,留取滤渣;S3、将滤渣加...
- 李昂闫婧怡卢静王蓓王军华杨明玉
- 一种从黄连木中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提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从黄连木中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黄连木茎叶粉与第一浸提液混合,加热浸提,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第一浸提液为甲醇溶液;S2:将步骤S2所得滤饼与第二浸提液混合...
- 闫婧怡李昂王军华卢静王蓓
相关作者
- 宋育红

- 作品数:51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
- 研究主题:金线莲 石杉 次生代谢产物 物种多样性 合酶基因
- 陈建中

- 作品数:84被引量:196H指数:9
-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
- 研究主题:总黄酮 提取物 黄酮类物质 茼蒿 双水相萃取
- 张君诚

- 作品数:135被引量:63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
- 研究主题:金线莲 花生 石杉 五指毛桃 石杉碱甲
- 岳华峰

- 作品数:52被引量:26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木瓜 光皮木瓜 无患子 黄酮类物质 木瓜粉
- 李晚忱

- 作品数:1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
- 研究主题:金线莲 次生代谢产物 黄酮类物质 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 兰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