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6篇“ 黎明现象“的相关文章
不同间隔时间周期性锻炼对伴有黎明现象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关注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与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最新推行的运动处方和2型糖尿病(T2DM)中的特殊患者,目的一是验证广泛推行的运动处方是否适用于中国的T2DM患者,并且针对中国生活方式进行改...
高艺博
关键词:中老年人糖尿病黎明现象自回归模型
抗阻力运动对存在黎明现象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在合并黎明现象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并经动态血糖监测确定存在黎明现象的4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参照相关指南接受常规的降糖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阻力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胰岛素、血糖变异系数、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变异系数、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使用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力运动可以有效减少GDM患者的血糖波动和胰岛素使用量,并改善妊娠结局。
方福珍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黎明现象血糖波动
自拟健脾渗湿方加减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渗湿方加减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健脾渗湿方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血糖与夜间最低血糖的净增值(ΔGLU)]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和FPG、2hPG、Δ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渗湿方加减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
王美菊
关键词: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血糖中医证候积分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改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后发生黎明现象(DP)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使用胰岛素治疗且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明确发生DP的60例T2DM患者,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及12周后的血糖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80.00%,对照组为6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例达标患者的达标时间为(3.80±0.71)d,显著短于对照组19例达标患者的(4.71±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67%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1级低血糖,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停药事件发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A1c达标率为76.67%,对照组为6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均为6.67%,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两组治疗1周后均无新发胃肠道反应,无停药事件发生。结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可改善老年T2DM患者的DP,可使患者血糖控制更好并尽早达标。
郑晓敏李彬崔丽梅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黎明现象二甲双胍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分析和对策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分析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DP)的特点与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T2DM患者94例,收集临床资料,测定生物化学指标,行眼底、血管彩超及感觉神经定量检查,完善CGMS,根据是否发生DP分为无DP组(non-dawn phenomenon group,NDP,n=46)和DP(n=37)组。DP组按照临床经验调整治疗3个月再次行CGMS 3 d,评估血糖情况。结果老年T2DM患者DP的发生率为39.36%(37/94)。与NDP组相比,DP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胰岛素浓度低(P=0.029和P<0.00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增高(P<0.001和P=0.032),血糖波动的指标显著增高(P均<0.05)。DP组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比率(86.49%)高于NDP组(67.39%)(P=0.043)。老年T2DM患者发生DP的Logistic回归分析,BMI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进入方程。37例发生DP的患者中,18例加用基础胰岛素或调整剂量、11例加用二甲双胍或调整剂量、7例加用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P-4i)、1例加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其中5例使用胰岛素和DPP-4i的患者同时加用二甲双胍,另有5例患者调整生活方式。3个月后随访,患者空腹血糖及血糖波动指标均显著降低(P均<0.05),空腹血糖达标率(≤7.0 mmol/L)为72.97%(27/37)。结论老年T2DM患者DP较普遍,是空腹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低BMI和空腹胰岛素浓度低可能是DP发生的原因。DP与血糖波动大有关,可能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风险增高。基础胰岛素、二甲双胍和DPP-4i是改善DP的有效治疗方法。
郑晓敏李彬刘翠平周迎生崔丽梅
关键词: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
消黎汤治疗肝胃郁热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消黎汤对肝胃郁热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试验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以及病房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将其随...
陆佳慧
关键词:肝胃郁热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
睡前加服二甲双胍片对黎明现象频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对黎明现象频发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睡前加服二甲双胍片的疗效及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睡前加服二甲双胍片500 mg。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胰岛细胞功能变化、黎明现象发生率。采用ORACLE 10 g工具构建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睡前加服二甲双胍片对黎明现象频发T2DM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变异系数(CV)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FPG、2hPG、睡前血糖及CV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及CV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PC-P)、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较治疗前增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C-P、2hPC-P、HOMA-β、HOMA-IR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黎明现象发生率为30.00%(18/60),低于对照组的65.00%(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7,P<0.01)。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胰岛细胞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睡前加服二甲双胍片可有效控制黎明现象频发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张圣武杨梅王慧
关键词:黎明现象二甲双胍胰岛细胞门冬胰岛素
用于识别黎明现象的葡萄糖监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黎明现象的葡萄糖监测系统,包括传感模块、交互模块、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传感模块配置成持续地监测佩戴者的葡萄糖浓度;通信模块配置成接收传感模块监测的葡萄糖浓度并发送至处理模块;交互模块配置成与...
洛佩何宇星彭璨陈中钊明瑞彬雷启洲孔书毅李健吴家怀孙俊杰詹仕欣
自拟调气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黎明现象(DMDP)患者加用调气养血方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探究其相关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黎明现象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经...
朱浩维
关键词: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胰岛素抵抗
宣白承气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效果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宣白承气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效果,并基于核受体亚家族1组D成员1(Nr1D1)预测宣白承气汤的作用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黎明现象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宣白承气汤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治疗7 d后记录两组治疗前后3 d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与夜间最低点血糖净增值(∂glucose1)、早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净增值(∂glucose2)、日内平均血糖(MBG)、日内血糖波动幅度(MAGE)。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宣白承气汤关键活性成分,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采用Maestro11.5软件构建Nr1D1虚拟靶点模型,与宣白承气汤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 h PG、∂glucose1、MBG、MAG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筛选出宣白承气汤45种活性成分,其中,15个活性成分与Nr1D1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其中,来自大黄的5个成分(MOL000554、MOL002280、MOL002260、MOL002259、MOL002288)主要作用于PHE111、ARG172、GLY174、TYR113、LYS122、ARG126、TYR113、GLY174、GLU119、PHE173、SER109、HID112等氨基酸残基组合的活性位点。结论宣白承气汤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显著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减少日间血糖波动。宣白承气汤君药大黄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与Nr1D1结合,进而发挥治疗作用。
孙光慧郭丛丛时吉来杨博文张珊珊
关键词: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宣白承气汤生物钟基因生物信息学

相关作者

单春艳
作品数:175被引量:651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胰岛
李长玉
作品数:364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4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糖尿 胰岛素 糖尿病治疗
常宝成
作品数:282被引量:1,370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胰岛
杨菊红
作品数:107被引量:396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 亚临床 胰岛
徐延光
作品数:49被引量:2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内分泌研究所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Α细胞 糖尿病 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