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4篇“ 鼻内镜技术“的相关文章
- 鼻内镜技术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随着爱美人士的不断增多,鼻整形术已逐渐成为整形美容学界及鼻科学界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其市场十分广阔。鼻内镜技术的应用很好的弥补了传统鼻整形术的弊端,使得鼻整形术变得更加安全、快速、精细、微创,其手术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扩展,手术从单纯的"外鼻整形术"向"功能性鼻整形术"、"鼻整体成形术"方向转变,同时也体现了耳鼻咽喉科医生在鼻整形术方面的优势,大大地推动了鼻整形术的发展。本文就鼻内镜技术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刘杰胡国华杨玉成柯霞黄江菊沈暘
- 关键词:鼻整形术鼻内镜技术鼻科学整形美容手术范围成形术
- 鼻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并研究鼻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耳鼻咽喉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美国STORZ的电子鼻内窥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鼻内镜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研究鼻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价值。结果:鼻内镜检查结果与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均有29例患者出现鼻腔疾病和咽喉部疾病,检查准确率为100%。其中,17例患者出现鼻窦炎、鼻窦肿瘤和鼻出血等疾病,发生率为80.95%;12例患者发生声带肿瘤、息肉、囊肿和结节等疾病,发生率为44.44%。结论:运用鼻内镜技术对耳鼻咽喉科患者实施检查,诊出率高,可为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提供有力依据。
- 王溪刚
- 关键词:鼻内镜技术耳鼻咽喉科
- 鼻内镜技术在鼻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在鼻部解剖教学的效果。方法现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校本科耳鼻喉科专业学生27例,按教学中实施鼻内镜技术前后分为两组,实施鼻内镜技术之前为对照组,实施鼻内镜技术之后研究组,比较两组学生日常学习各项得分、课程安排满意度以及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日常学习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课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鼻部解剖教学过程中,实施鼻内镜技术,能提升鼻科学整体及鼻部解剖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课程安排满意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及知名度得以提升,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人才,日常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 王晓巍张永丽陈娜王蠡杨华高志强马超潘慧
- 关键词:鼻内镜技术教学效果
- 鼻内镜技术结合低温等离子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方式与鼻内镜手术结合低温等离子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效果,以寻找更好的手术方式提高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5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结合低温等离子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对比其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病情复发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效果为佳,值得大力推广。
- 曹剑
-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低温等离子复发率
- 鼻内镜技术在鼻腔鼻窦前颅底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在切除鼻腔鼻窦前颅底恶性肿瘤的实践中,鼻内镜技术取得了不低于开放手术的近期疗效,其创伤小,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鼻内镜手术范围和适应证逐渐扩大,但现有研究证据级别低。鼻内镜手术缺乏统一的适应证和方法,其疗效也需进一步证实。
- 房居高何宁
- 关键词:鼻内镜外科手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 鼻内镜技术临床医师培训方法探讨被引量:8
- 2017年
- 传统的鼻内镜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加上适当的手术录像观摩和大体解剖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鼻内镜技术培训中解剖训练尤为重要。近些年来,由于内镜下解剖教学的推广,以其更加接近真实手术解剖视野的优势,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通过探讨鼻内镜手术相关培训方法的特点,拟制定利于临床医师技能提高的最佳培训方法。
- 王梓敬邢志敏王旻袁晓培刘燕
- 某三甲医院鼻内镜技术延伸应用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鼻内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不再局限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逐渐涉及鼻眼相关外科和鼻颅底外科的各个领域。本研究旨在探讨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鼻内镜技术在鼻眼相关外科及鼻颅底外科延伸应用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1月~2013年12月病历资料完整的77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眼相关及鼻颅底外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①77例患者中,鼻眼相关外科患者60例,鼻颅底外科患者17例;②鼻眼相关外科诊治疾病种类包括鼻源性眶并发症,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球后占位,球后异物,外伤性视神经病,复杂眶壁骨折;鼻内镜技术在鼻颅底外科拓展应用诊治疾病种类包括垂体瘤,脑脊液鼻漏,前颅底及累及前颅底病变,脊索瘤,颅鼻沟通性肿瘤,颅咽管瘤;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5.58%(12/77),包括术中出血〉500ml患者6例,其中1例术后高热可疑颅内感染,眶周肿胀5例,眶内出血1例。结论 ①该院鼻内镜技术的延伸应用涵盖了鼻眼相关外科及鼻颅底外科的多数病种,但其开展受一定制约;②鼻内镜技术在鼻眼相关外科及鼻颅底外科领域的应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并发症的防治不容忽视;③鼻内镜技术在鼻眼相关外科及鼻颅底外科领域的拓展及推广应用需各相关科室(如麻醉科、眼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及影像学科等)的团队协作,促进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 徐伟刘垚包奕琳殷泽登黄英姜梁梁灼萍覃纲
- 关键词:内镜鼻内外科手术眼眶颅底
- 鼻内镜技术用于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40例患者鼻内镜下行手术切除(观察组),根据每个肿瘤类型和部位的不同,确定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范围。另40例患者行传统手术方法(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技术切除鼻腔鼻窦肿瘤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少,术后焦虑较轻,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马杰
- 关键词:鼻内镜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 鼻内镜技术发展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干预对策被引量:2
- 2015年
- 鼻内镜手术已成为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主要手段。开展鼻内镜手术,应了解鼻内镜手术发展及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干预对策,减轻病人术后痛苦,促进病人康复。
- 李谨
- 关键词:鼻内镜技术并发症
- 鼻侧切开术联合鼻内镜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联合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14例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病例,先行常规的或变通的鼻侧切开术切除大块肿物,同时联合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对深在、隐蔽的、可疑肿瘤残余的部分(如筛顶、嗅裂、额隐窝、颅底及纸样板等处)在鼻内镜下以仔细的探查、打磨、烧灼等方式彻底切除肿瘤,必要时在内镜下修复颅底缺损及脑脊液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横纹肌肉瘤1例复发,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颅内侵犯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其中有2例死亡(1例腺样囊性癌复发肺转移死亡,1例黑色素瘤生存11个月发现颅内复发转移后死亡)。结论鼻内镜技术联合鼻侧切开术治疗位于前颅底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是可行的,它能弥补传统鼻侧切开术对颅底及隐蔽深在部位(如筛顶、嗅裂、上鼻道、翼腭窝、硬脑膜等处)不能清楚地观察,以致很难做到完整切除肿物的不足。
- 代学忠何晓光周扬鲍学钰邓芳
- 关键词:鼻侧切开术鼻内镜技术恶性肿瘤
相关作者
- 安惠民

- 作品数:66被引量:2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脑脊液鼻漏 鼻内镜下 鼻内窥镜 内窥镜 鼻内镜
- 韩德民

- 作品数:1,165被引量:10,837H指数:5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 鼻腔 喉肿瘤 喉癌
- 蔡博文

- 作品数:121被引量:520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垂体瘤
- 周良学

- 作品数:106被引量:422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治疗
- 周兵

- 作品数:439被引量:5,218H指数:4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镜手术 内窥镜检查 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