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0篇“ 鼻唇畸形“的相关文章
- 改良Mulliken法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改良Mulliken法在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中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3~34(21.3±5.5)岁。用改良Mulliken法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术后定期复查并拍摄二维照片,测量评估鼻唇部各项指标。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鼻唇形态恢复较好,鼻底、人中和唇珠等亚解剖单位均予以重建。人中切迹点-唇珠最低点(Ls-Sto)由术前(6.03±2.03)mm增厚至(10.34±3.13)mm;鼻小柱基底宽和唇峰距较术前分别减少了22.6%和16.0%。人中嵴凸度、人中凹形态及上唇对称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上唇形态主观评分由术前(3.74±0.70)分增至(7.60±0.99)分。结论改良Mulliken法能有效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长期随访获得稳定的手术效果。
- 谢莹董哲杨解纲傅豫川钦传奇钦传奇
- 关键词:双侧唇裂鼻唇畸形修复外科手术
- 旋转交叉推进瓣整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的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交叉推进瓣整复同时伴有鼻唇畸形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2例伴有鼻唇畸形的不完全性唇裂患儿,均采用旋转交叉推进瓣进行首次鼻唇修复;采用照片分析法,通过数码照片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患儿唇高、唇长、鼻孔高度、鼻孔宽度及鼻孔面积,以此判定该术式在不完全性唇裂整复中的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儿术前裂隙侧比非裂隙侧唇高约7∶10;唇长比约8∶10;鼻孔高度比值约7∶10;鼻孔宽度比约13∶10;鼻孔面积比约12∶10;经治疗后患儿术后即刻健患侧唇高、唇长、鼻孔高度、鼻孔宽度及鼻孔面积基本一致;术后1年复查,唇高、唇长、鼻孔高度、鼻孔宽度具有一定反弹,但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孔大小基本对称,疗效满意。结论旋转交叉推进瓣在整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的鼻唇畸形中疗效稳定,有望为后期唇腭裂治疗指南提供参考依据。
- 翁云鹏李祖辉茅传青
- 关键词:单侧鼻畸形唇裂鼻中隔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肋软骨移植治疗鼻唇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总结肋软骨移植治疗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期间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完成肋软骨移植治疗的86例鼻唇畸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及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对肋软骨移植治疗鼻唇畸形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感,改善心理状况和睡眠治疗,提高患者舒适度,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
- 孙娜贾美娜林晓萍
- 关键词:鼻唇畸形肋软骨移植综合性护理
- PNAM联合改良Millard术式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鼻唇畸形的修复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鼻牙槽塑形矫治器(PNAM)联合改良Millard术式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鼻唇畸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7月-2020年3月收治的180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行Millard手术治疗,观察组行Millard手术+PNAM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唇高、唇长、鼻底宽度、鼻小柱高度、牙槽骨裂隙、上唇裂隙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唇高及鼻底宽度均显著下降,唇长及鼻小柱高度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的唇高及鼻底宽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唇长及鼻小柱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牙槽骨裂隙,上唇裂隙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牙槽骨及上唇裂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NAM联合改良Millard术式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儿鼻唇畸形,美学修复效果显著。
- 马雪芳柳新华侯春林
- 关键词:MILLARD术式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
- 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同期修复的疗效及相关因素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同期修复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的患儿30例,采用改良Millard法进行唇裂修复,同期修复鼻畸形。测量手术前后患儿唇高、唇峰口角距、鼻小柱高度和鼻底宽度,并评价术后疗效。结果:30例患儿的鼻唇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随访12个月,疗效明显的患儿有16例(53.33%),不明显的有14例(46.67%);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13.33%。经治疗后,患儿患侧的唇高和鼻小柱高度显著增高,唇峰口角距和鼻底宽度明显增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是否有上颔骨发育不良史是影响患儿术后疗效的因素。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同期修复术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近期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马红丽
- 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
- 旋转交叉推进瓣在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整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为评价旋转交叉推进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鼻唇畸形的疗效,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采用旋转交叉推进瓣进行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的患儿6例,通过数码照片分析采集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复诊时唇高、唇长、鼻孔高度、鼻孔宽度、鼻孔面积等信息以评价该术式的疗效。本研究中6例患儿术前健患侧唇高比2∶1,健患侧鼻孔高度比值约2∶1,但鼻孔宽度及鼻孔面积比却为1∶2~1∶3。术后健患侧唇高比近1∶1,鼻孔形态对称、鼻唇沟形态对称、鼻堤形态良好、术后瘢痕不明显,未见明显切口不良愈合。旋转交叉推进瓣在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鼻唇畸形整复上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
- 茅传青卢萌赖永圳王承勇陈伟辉
- 关键词:唇裂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
- 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修复的现状与挑战被引量:6
- 2021年
- 唇裂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面部先天性畸形之一。在唇裂早期修复时,均会尽量恢复其唇部正常的外形和生理功能,但术后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一期手术无法完全矫治的缺陷继发的畸形会越来越明显,同时部分患儿术区瘢痕出现了增生,会继发不同程度的鼻唇畸形,影响患儿面部美观和鼻唇部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何精确分析和评估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具体缺陷,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便较完美地修复唇裂术后继发的鼻唇畸形,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难题之一。现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评述。
- 黄金龙马志兵
- 关键词:唇裂手术矫治
- 肌肉张力重置在单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整复效果的3D评估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3D技术辅助下单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整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对收治的17例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患者,于术前采用3D技术辅助测量鼻唇部解剖学数据,如鼻尖高度、鼻翼宽度等,参照健侧数据设计手术术式并进行整复;再于术后6个月随访时填写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并测量术后鼻唇部数据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17例患者中,1例因切口感染、鼻槛黏膜血运不良,遗留明显瘢痕,余者均一期愈合,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GAIS量表评价,有效率为82.4%~100%。术后3D数据与术前比较,鼻翼宽度、患侧鼻孔高度、鼻翼鼻小柱夹角度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3D技术辅助测量和指导手术设计,可以有效地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在唇部瘢痕、凹陷、鼻底鼻槛塌陷、鼻翼外展和鼻小柱偏斜畸形等方面可获得良好的整复效果。
- 马志兵刘佳王亚雯张天琦陈刚黄金龙
- 关键词:单侧唇裂整形修复术3D技术
- 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的肋软骨移植治疗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的整体护理被引量:3
- 2020年
- 通过对我院30例唇裂术后肋软骨移植治疗鼻唇畸形患者实施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的整体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围术期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保护措施、术后监测、体位及活动指导、切口护理、潜在并发症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康复指导,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随访鼻外形改善明显。
- 周莹袁华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鼻唇畸形肋软骨移植整体护理
- 改良Millard术式对双侧完全性唇裂患儿鼻唇畸形的修复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改良Millard术式对双侧完全性唇裂患儿鼻唇畸形的修复效果。方法:将42例双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作为观察组,使用改良Millard术式进行治疗;同时收集同年龄段体检正常的42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术后24个月,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唇高、唇长、鼻底宽度、鼻小柱高度及家属心理状态。结果:术后,观察组两侧唇高均降低、唇长增加、鼻底宽度缩短、鼻小柱高度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唇长、鼻底宽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唇高、鼻小柱高度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与术前比较,患儿家属的精神病性、躯体化、偏执、强迫症、恐怖、人际关系、敌对症、焦虑评分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llard术式对双侧完全性唇裂患儿鼻唇畸形可有效复位、重建鼻唇部解剖亚单位,同时降低家属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慧敏张文静
- 关键词:双侧完全性唇裂症状自评量表口轮匝肌
相关作者
- 翦新春

- 作品数:377被引量:1,32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癌 口腔颌面部 穿支皮瓣 唇腭裂
- 余添

-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鼻唇畸形 外科学 双侧完全性唇裂 术后继发畸形 术后继发
- 胡志奇

- 作品数:265被引量:6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毛囊 毛发移植 毛乳头细胞 毛囊单位 体外培养
- 刘诚

- 作品数:42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一期修复 硬腭 临床病理研究 组织芯片技术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 高建华

- 作品数:396被引量:1,928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瘢痕疙瘩家系 脂肪来源干细胞 FAS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