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2 篇“ 30CRMNSINI2A钢 “的相关文章
30 CrMnSiNi2 A 钢 起落架激光熔覆修复失效机理2024年 【目的】通过对30 CrMnSiNi2 A 钢 起落架激光熔覆修复后表面镀Cr、除氢处理开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失效机理。【方法】利用体视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金相组织分析对失效件的外观、断口宏微观组织形貌观察,同时对比检测了基体及熔覆区硬度和熔覆区氢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外筒熔覆层形态均匀、材料致密,近内壁的断面微观棱线非常明显,低倍呈羽毛状,高倍呈解理断裂特征;靠近外壁的断面低倍呈颗粒状,高倍以沿晶断裂特征为主、穿晶解理断裂为辅,晶粒表面可见典型的鸡爪痕特征,且整个断面上未见明显污染物。外筒由内向外的径向硬度梯度呈现先下降再升高,逐渐稳定的趋势,且氢含量波动较大,最高达到4×10^(−6)。【结论】外筒修复区的裂纹为氢致脆性裂纹,氢致脆性裂纹主要与内壁熔覆区在电镀过程中氢脆敏感性大有关。 肖宇枫 张峰关键词:30CRMNSINI2A 激光熔覆 火箭橇滑靴用30 CrMnSiNi2 A 钢 的静、动态力学行为 2024年 30 CrMnSiNi2 A 钢 因其良好的塑性、韧性及抗冲击性能,已作为滑靴材料应用于高超声速火箭橇试验中。获得30 CrMnSiNi2 A 钢 宽温度域、宽应变速率范围内的本构模型是基于数值方法开展火箭橇刨削问题研究的必要条件。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和动态冲击实验研究了30 CrMnSiNi2 A 钢 在2 5~800℃温度区间、0.0005~10000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应变速率和温度对30 CrMnSiNi2 A 钢 流动行为的影响,讨论了该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并进一步利用准静态压缩实验数据与动态冲击实验数据,建立了能够考虑应变速率和温度效应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结果表明:30 CrMnSiNi2 A 钢 的极限抗压强度并非单一地随应变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应变速率对极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不管是承受准静态压缩还是动态冲击,30 CrMnSiNi2 A 钢 均表现出较强的热软化效应,温度敏感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Johnson-Cook本构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出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30 CrMnSiNi2 A 钢 的真实响应行为。 闫华东 赵卫星 时丕顺 张启洞关键词:30CRMNSINI2A钢 火箭橇 力学性能 铸态30 CrMnSiNi2 A 钢 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铸态30 CrMnSiNi2 A 钢 的热变形行为,并建立热加工图评估出合适的热变形参数。方法在变形温度900~12 00℃和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开展热压缩实验,分别构建应变0.2 、0.4、0.6、0.8下的热加工图,结合扫描电镜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结果30 CrMnSiNi2 A 钢 在压缩过程中真应力的变化是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协同作用的结果;在低应变速率时(0.01、0.1 s^(−1)),流动曲线在应力值达到峰值应力(σp)后都表现出流动软化现象,而在高应变速率下流动曲线则表现出连续的加工硬化现象。结论根据变形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塑性流动是否稳定,可将热加工图分为3个区:流动失稳区、不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在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内的晶粒细小均匀,所以将变形温度1100~1180℃、应变速率0.01~0.5 s^(−1)确定为适合于30 CrMnSiNi2 A 钢 的加工窗口。 刘凯 李兵伟 王红杰 崔烺 刘艳 王雯龙 胡俊 陈刚 刘光关键词:30CRMNSINI2A钢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30 CrMnSiNi2 A 钢 螺栓螺纹感应回火工艺研究2024年 通过对30 Cr Mn Si Ni2 A 钢 螺栓的感应回火处理要求进行分析,提出螺栓螺纹感应回火方案,对比分析不同感应加热方式对螺栓回火区、热影响区硬度的分布,确定最佳的30 Cr Mn Si Ni2 A 钢 螺栓螺纹感应回火工艺,使螺栓的感应回火技术指标满足要求,最终通过重复性试验验证,进行硬度、金相检测,完成对30 CrMnSiNi2 A 钢 螺栓螺纹感应回火工艺的研究。 张金卓 王大宏 王鹏 王铮 孙小琪 王占鸿 晁耀杰关键词:感应回火 趋肤效应 感应加热设备 预腐蚀对30 CrMnSiNi2 A 钢 磨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2024年 为研究腐蚀环境对30 CrMnSiNi2 A 镀硬铬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利用销盘高速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预腐蚀后30 CrMnSiNi2 A 镀硬铬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摩擦磨损表面进行观察,表征其摩擦表面的微观形貌、摩擦磨损产生的磨屑,进而推断出磨损机制。结果表明:30 CrMnSiNi2 A 镀硬铬材料在盐溶液中会发生轻微腐蚀,预腐蚀后的材料摩擦系数在摩擦试验初期有较剧烈波动,后期无明显影响。材料在干态磨损下的磨损机理为疲劳磨损,在预腐蚀后的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 王英芹 付友波 柳星 慕仙莲 何卫平关键词:预腐蚀 磨损 磨损率 粗糙度 塑性变形 飞机30 CrMnSiNi2 A 钢 摇臂的锻造工艺研究与模具设计 2024年 为解决外形为长条T形带有高台,且四周为封闭筋型的结构钢 摇臂锻件在模锻成形过程中表面缺陷频出问题,基于Deform数值模拟软件对型号飞机结构钢 摇臂锻造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制坯+预锻+终锻的工艺方案,可以保证锻件封闭筋根部圆角处无缺陷,同时能保证高台充满尺寸符合要求;能有效的提高模具寿命。设计工艺试制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锻件表面质量,尺寸以及理化检测结果均满足产品各项要求指标。 张瑞丽 安苏娟关键词:锻造工艺 模锻成形 预锻 理化检测 摇臂 30 CrMnSiNi2 A 钢 真空等温淬火工艺研究2023年 通过对材料进行真空等温淬火和盐浴等温淬火系列对比试验,研究了等温温度对30 CrMnSiNi2 A 钢 的表观质量、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30 CrMnSiNi2 A 钢 真空等温淬火的工艺参数。 尚勇 陈浩 宋泽彬关键词:30CRMNSINI2A钢 30 CrMnSiNi2 A 钢 螺纹零件局部感应回火工艺被引量:1 2023年 对30 CrMnSiNi2 A 钢 螺纹试验件进行了局部感应回火工艺研究,对比研究了不同预处理(等温淬火+低温回火和真空油淬+低温回火)和不同感应回火工艺(单段式加热、两段式加热、两段式加热+移动补温)对工件回火后硬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淬火+低温回火和真空油淬+低温回火后试验件的硬度和显微组织差别不大。由于集肤效应和端部效应,单段式感应加热会使试验件内部产生较大的径向和轴向硬度梯度,而两段式加热法可通过增设一段均温时间以消除集肤效应所造成的径向硬度梯度,通过感应器移动补温可消除端部效应所导致的轴向硬度梯度。两段式加热+移动补温的感应回火工艺可使试验件螺纹端头的硬度达到要求,并获得均匀的硬度分布。 王浩军 杨平 任树锋 罗贤 冉刚关键词:30CRMNSINI2A钢 感应回火 温度场 30 CrMnSiNi2 A 钢 表面激光熔覆两种高强钢 粉末的对比研究2023年 分别在30 CrMnSiNi2 A 钢 表面激光熔覆1Cr12 Ni2 与A M355两种高强钢 粉末,制备了熔覆1Cr12 Ni2 试样与熔覆A M355试样,测定了两种熔覆试样的力学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观察了熔覆试样的组织与断口形貌。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的熔覆层均为马氏体组织,但熔覆A M355试样中清晰可见胞状晶组织。熔覆1Cr12 Ni2 试样的力学性能相对较低,抗拉强度达到130 0 MPa,断后伸长率为3%,冲击韧性为2 7 J/cm^(2 )。A M355熔覆层的合金元素含量更多,固溶强化作用更明显,此外奥氏体稳定化元素镍含量更高,奥氏体量较多,塑性与韧性较好,因此熔覆A M355试样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1380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5%,冲击韧性达到55 J/cm^(2 )。熔覆A M355试样拉伸断口的熔覆层区域为撕裂型伸长韧窝,冲击断口的熔覆层区域为局部区域起伏的小韧窝形貌,显示出了更好的塑韧性。 张志强 胡家齐 程宗辉 刘世华关键词:30CRMNSINI2A钢 激光熔覆 温度循环对30 CrMnSiNi2 A 钢 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运用LRP500自控式温度循环疲劳仪研究了30 CrMnSiNi2 A 超高强度钢 在不同循环次数、不同温度区间处理后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测试、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循环处理对30 CrMnSiNi2 A 钢 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循环处理会降低30 CrMnSiNi2 A 钢 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且温度循环区间越高、循环次数越多,材料力学性能下降越明显。基于实验数据,给出了考虑温度区间和循环次数下30 CrMnSiNi2 A 钢 的修正本构模型和有限元数值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保持循环次数为100次,温度区间在上限超过100℃后,温度每增加2 0℃,抗拉强度衰减0.65%,屈服强度衰减1.67%;保持温度区间为10~80℃,循环次数在600次以上时,循环次数每增加100次,抗拉强度衰减0.95%,屈服强度衰减1.94%。 徐建新 崔勇志 刘兵飞关键词:30CRMNSINI2A钢 温度循环 本构模型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