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1篇“ ACE基因“的相关文章
基于ACE基因多态性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2024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的单中心队列研究。对象为接受急诊或择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并在植入后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持续至少1年。对患者随访12个月。使用TaqMan分析对ACE I/D进行基因分型。通过光透射聚集测定法评估血小板聚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定义为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的复合事件。结果在随访期间,共有44例患者出现MACE,包括15例心源性死亡、16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13例缺血性卒中。与未发生MACE的患者相比,发生MACE的患者年龄更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比例更高,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例数更少和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例数更多(均P<0.01)。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II基因型与DD基因型比例低,ID基因型+DD基因型比例高(均P<0.05)。进行COX回归分析,模型根据临床协变量进行了调整,调整模型包括年龄、既往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肌酐、诊断、低密度脂蛋白、吸烟状况和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各类型基因型比较,ID或DD基因型患者的MACE风险是II基因型患者的1.99倍(调整模型中校正HR:1.99,95%CI:1.00~3.98,P<0.05)。ID基因型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是II基因型患者的2.13倍(调整模型中校正HR:2.13;95%CI:1.10~4.12,P<0.05),而DD和II基因型之间的MACE风险无显著差异。与II基因型相比,基线的和1个月的ID或DD基因型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百分数值升高;与ID基因型相比,基线的和1个月的DD基因型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百分数值升高,均P<0.01。结论ACE I/D基因多态性(rs4646994)中ID基因型与PC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年随访时心血管风险增加相关,ID或DD与血小板反应�
王璐璐罗婷张盈盈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基因多态性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云南纳西族人群高原低氧习服、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ACE基因I/D多态性在不同海拔纳西族人群中的分布,探索ACE基因I/D多态性与云南丽江纳西族人群高原低氧习服、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云南省丽江市高海拔地区和中海拔地区共抽取265例父母均为纳西族、彼此间无血缘关系、三代内无族外通婚的世居四代以上的纳西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研究对象的ACE基因I/D片段,统计分析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海拔、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高海拔纳西族人群中ACE基因I等位基因频率和含I等位基因基因型(II+ID)频率明显高于中海拔纳西族人群(P<0.05)。纳西族高血压组ACE基因I等位基因频率和含I等位基因基因型(II+ID)频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血脂异常组ACE基因I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ACE基因三种基因型(II、ID、DD)的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基因型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DD基因型(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纳西族人群高原低氧习服、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具有相关性,II、ID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有利于高海拔纳西族人群的高原低氧习服,II、ID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可能增加纳西族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而I等位基因是纳西族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II基因型与较高水平的甘油三酯有关。
刘钢吴新华董榆杨瑛徐世豪尹青林段金易王光明刘宏
关键词:ACE基因I/D多态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纳西族
一种ACE基因分型的方法及系统
一种ACE基因分型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特征提取步骤,包括提取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待测样本测序数据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特征值,特征值包含snp ratio、depth ratio、split reads ratio中...
乔志宏方忠海宋立洁杨城孙隽彭智宇张俊青
一种检测ACE基因多态性的引物、试剂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人ACE基因多态性的引物、试剂及方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可使活性很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有强烈缩血管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进而促使血压...
钟焱谢丽彭祯
高血压患者ACE基因Insertion/Deletion多态性中的罕见突变1例
2024年
高血压是最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已达约2.45亿[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知晓率41.0%,治疗率34.9%,控制率仅11.0%。在高血压的用药治疗方面,由于用药种类繁多,且存在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通常会导致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2]。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3]。
李娅亨王倩杨杉李亚峰
ACE基因多态性与运动员选材之间联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基因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因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包括各类运动素质,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对ACE...
孙维盛
关键词:ACE基因多态性
ADRB1和ACE基因多态性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患者中β1肾上腺素受体(ADRB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选取EH住院患者80例,对EH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分为LVH(LVH+)组33例和非LVH(LVH-)组47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取外周血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各自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及血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VH+组ADRB1 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LVH-组(P<0.05),LVH+组ACE I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LVH-组(P<0.05)。ADRB1与ACE敏感基因型联合分析,联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在LVH+组与LV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RB1 C/G多态性与LVH发病相关,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LVH发病危险因素;ACE I/D多态性与LVH发病相关,I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LVH发病危险因素;ADRB1与ACE基因的敏感基因型联合作用对LVH发病可能无协同作用。
张毅顾铭霞
关键词:Β1肾上腺素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左心室肥厚
在足球运动中ACE基因多态性对3-4年级儿童体能发展的影响
体能的发展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目前儿童体能促进研究领域,大量研究都集中在运动方案开发以及影响儿童运动参与的社会、人口和环境特征上。而关于遗传因素及其与运动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儿童体能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
李旭龙
关键词:ACE基因多态性足球运动儿童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云南纳西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ACE基因I/D多态性在不同海拔纳西族人群中的分布,分析其与云南丽江纳西人群高原低氧适应、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关系,探索ACE基因I/D多态性对高原低氧适应和疾病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云南省...
刘钢
关键词:ACE基因I/D多态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纳西族
高温作业与AGT和ACE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对钢铁工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观察高温与AGT及ACE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对工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EH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唐...
徐靖雅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多态性高温

相关作者

云美玲
作品数:101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海南黎族 冠心病 黎族 ACE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
钟江华
作品数:172被引量:387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率震荡 冠心病 ACE基因多态性 海南黎族 CX43
金水晶
作品数:56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省干部疗养院
研究主题:海南黎族 高血压 黎族 ACE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张勇
作品数:155被引量:831H指数:13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黎族 冠心病 海南黎族 汉族
周代锋
作品数:87被引量:285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聚合酶链反应 黎族 汉族 海南黎族 DNA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