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7篇“ B型钠尿肽前体“的相关文章
B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2024年
目的探索使用B钠尿肽(BNP)检验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起至2023年12月结束,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A组,另筛选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50例为B组,健康检者50例为C组,对比不同组别间BNP数值差异,同时对比A组中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的BNP数值差异,A组患者治疗后、不同预后的BNP水平差异,并对BNP诊断效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检测数值表BNP数值A组>B组>C组;对比不同心功能等级BNP数值,心功能分级越大,BNP数值越高;在对A组患者治疗后,BNP数值降低,与治疗对比有明显差异性,对不同预后结果进行BNP指标对比后,死亡患者数值较高;依据BNP诊断结果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计算,该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在90%以上。结论BNP检测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有效地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估。
张李华张安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前体
老年人群血清N末端B钠尿肽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血清N末端B钠尿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检查的60例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NT-proBNP水平将其分为高水平组39例(血清NT-proBNP水平>400μg/L)与正常水平组21例(血清NT-proBNP水平≤400μg/L),比较两组老年人社会学特征[性别、年龄、质量指数(BMI)]、疾病情况(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用药情况(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使用、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生化指标水平(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模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清NT-proBNP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老年人单因素比较中,性别、BMI、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使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均为影响老年人血清NT-proBNP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受到年龄、疾病情况、用药情况、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通过影响因素变化情况,识别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以及心衰发生的高危人群,有利于老年心衰患者的预防、诊断、管理。
高淑梅杜俊婷李志华
关键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B钠尿肽和N末端B钠尿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钠尿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合并HF分为COPD合并HF组61例与COPD组149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HF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NP、NT-proBNP对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合并HF组BNP、NT-proBNP、LVESD、LVEDD显著高于COPD组,LVEF显著低于COPD组(P<0.01)。BNP、NT-proBNP、LVEF、LVEDD是COPD患者合并H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外周血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94.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02(95%CI:0.712~0.892);外周血NT-pro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2.6%,AUC为0.823(95%CI:0.767~0.879)。COPD合并HF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13;r=-0.521,P=0.000),与LVESD(r=0.356,P=0.010;r=0.565,P=0.000)、LVEDD(r=0.335,P=0.014;r=0.501,P=0.000)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7,P=0.000;r=0.752,P=0.000)。结论 外周血BNP、NT-proBNP高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关系,对于COPD患者的HF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殷梦李子进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心力衰竭利钠肽
重症肺炎患者PCT、D-二聚B钠尿肽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对重症肺炎患者行降钙素原(PCT)、D-二聚B钠尿肽动态监测对其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01月-2023年12月就诊的83例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疾病转归情况分为恶化组(n=29例)和好转组(n=54例),对比其基础信息,检测并比较其入组时、入组3 d、入组7 d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和血清B钠尿肽、D-二聚、PCT水平,分析B钠尿肽、D-二聚、PCT动态监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两组性别、入院时间、年龄及脑卒中、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好转组APACHEⅡ入组时、入组3 d及入组7 d后评分均低于恶化组(P<0.05),且恶化组入组时、入组3 d及入组7 d后评分逐渐增加,好转组得分逐渐降低;好转组B钠尿肽、D-二聚、PCT入组时、入组3 d及入组7 d后血清水平均低于恶化组(P<0.05),恶化组B钠尿肽、D-二聚、PCT整呈逐渐增加趋势,好转组B钠尿肽、D-二聚、PCT整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PCT、D-二聚B钠尿肽血清水平动态监测对重症肺炎患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根据其水平及变化趋势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预测。
孙保喜温莎张春光张永力
关键词:重症肺炎D-二聚体脑钠肽动态监测
血浆N末端B钠尿肽对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钠尿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预测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瞻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0周极/超早产儿95例。分别于出生后第1、7、14、21天检测NTproBNP水平并收集住院期间基本资料,根据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NICHD)诊断标准,分为无-轻度BPD组(n=74)和中-重度BPD组(n=21)。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NTproBNP水平。结果中-重度BPD组胎龄、出生质量均低于无-轻度BPD组(P<0.05);中-重度BPD组胎膜早破>18 h、≥3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有创机械通气时间>7 d、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ymptomatic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sPDA)、晚发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均高于无-轻度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轻度BPD组NTproBNP水平在出生后第1天最高,中-重度BPD组NTproBNP水平在出生后第7天最高,随后逐渐降低。中-重度BPD组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均高于无-轻度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1天NTproBNP水平为5631.52 pg/mL,是中重度BPD最佳预测参考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3~0.95),诊断准确性为85.71%。结论出生后第1天NTproBNP水平有助于早期预测中重度BPD发病风险,动态监测NTproBNP趋势可能对疾病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刘素佳刘勇乐薛恒谢瑛玲杨长仪修文龙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极低出生体质量婴儿标志物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联合胺碘酮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N末端B钠尿肽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联合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与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N末端B钠尿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的影响。方法选取靖边县人民医院综合内科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接收的12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纳入对照组60例,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60例,给予胺碘酮与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心功能、血清NT-proBNP,hs-cTnT,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高于治疗,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NT-proBNP,hs-cTnT表达水平低于治疗,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头晕头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便秘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同时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能,够进一步增强心功能改善效果,安全性高。
黄波马晶晶
关键词:心力衰竭环磷酸腺苷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和N末端B钠尿肽水平及其意义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和N末端B钠尿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从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筛选本院收治的98位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另一组是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进行比较,还选取同期的49位健康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所有参与者的血浆样本进行了检测,以评估D-二聚和NT-proBNP两种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并探讨这些水平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结果 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中D-二聚和NT-proBNP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特别是在脑梗死面积较大的患者中,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那些脑梗死面积较小的患者。此外,还发现那些伴有高血压和意识障碍等并发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浆中的D-二聚和NT-proBNP水平也有显著的升高,这些发现表明,D-二聚和NT-proBNP的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和NT-proBNP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面积、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指标。
赵秋梅夏香云白露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与N末端B钠尿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临床疗效、N末端B钠尿肽(NT-proBNP)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市健宫医院收治的196例HFm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8)与对照组(n=9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T-proBNP、心室重塑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95.92%)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87.76%)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构指数(LVRI)、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1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14.29%)更低(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HFmrEF患者治疗中,能提高临床疗效,逆转心室重塑,改善NT-proBNP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程倩
关键词:心室重塑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N末端B钠尿肽水平评估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钠尿肽(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6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中Ⅱ级144例,Ⅲ级103例,Ⅳ级59例。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检的108名健康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射血率(PER)及峰值充盈率(PFR),检测所有受试者的NT-proBNP、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VEDV、LVESV、LVEF、PER、PFR、hs-CRP及NT-proBNP各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研究组LVEDV(122.69±18.24)ml、LVESV(70.79±10.03)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2.27±15.22)ml、(33.16±7.22)ml;LVEF(42.26±5.13)%、PER(2.49±0.22)EDV/s及PFR(1.79±0.26)EDV/s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69.34±5.27)%、(3.56±0.27)EDV/s及(2.59±0.23)ED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26、35.837、46.828、40.825、28.302,P<0.05);研究组hs-CR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00、29.099,P<0.05);Ⅱ/Ⅲ级患者的LVEDV、LVESV明显低于IV级,LVEF、PER及PFR明显高于I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91、92.658、32.140、240.474、116.921,P<0.05);Ⅱ/Ⅲ级患者hs-CRP、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37、5.95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VEDV、LVESV、LVEF、PER、PFR、hs-CRP及NT-proBNP各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45.00%、50.00%、70.00%、70.00%、75.00%、70.00%和90.00%,特异性分别为76.70%、57.00%、82.60%、44.20%、58.10%、52.30%和96.50%。LVEDV、LVESV、LVEF、PER、PFR、hs-CRP及NT-proBNP和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2(95%CI:0.441~0.743)、0.615(95%CI:0.468~0.761)、0.766(95%CI:0.634~0.8
鲁凤瑾李馨李萌程国杰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冠心病心功能
一种N末端B钠尿肽NT-proBNP荧光免疫层析试剂卡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末端B钠尿肽NT‑proBNP荧光免疫层析试剂卡及其应用,包括衬底和衬底上依次设置的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结合垫上含有生物素标记的NT‑proBNP抗1#、AIE荧光微球同时标记...
唐本忠段月梅程松刘勇王志明李亚伟

相关作者

苏华
作品数:51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B型钠尿肽前体 环介导等温扩增 白细胞介素-10 脓毒症患者
李宝亮
作品数:54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肾衰竭 B型钠尿肽前体 儿童 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马俊帅
作品数:20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B型钠尿肽前体 轻度胃肠炎 婴幼儿良性惊厥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陈琛
作品数:40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环介导等温扩增 白细胞介素-10 重症 脓毒症患者
李敏
作品数:7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研究主题:B型钠尿肽前体 N-末端 彗尾 PCV 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