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篇“ BOBATH法“的相关文章
磁极针对极针刺联合Bobath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偏瘫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磁极针对极针刺联合Bobath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142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为Bobath组47例、磁极组47例和Bobath磁极组48例。Bobath组给予Bobath治疗,磁极组给予磁极针对极针刺治疗,Bobath磁极组给予磁极针对极针刺+Bobath治疗。3组均治疗5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四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ELISA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评价康复效果。结果Bobath磁极组总有效率为86.96%(40/46)、Bobath组为65.96%(31/47)、磁极组为64.44%(29/4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16)。治疗后,Bobath磁极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高于Bobath组、磁极组(F值分别为19.38、24.83,P值均<0.01),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及总分高于Bobath组、磁极组(F值分别为14.91、15.87、18.71、18.88、32.62,P值均<0.001),NIHSS评分低于Bobath组、磁极组(F=31.71,P<0.01)。治疗后,Bobath磁极组NE[(58.29±9.82)μg/L比(86.29±12.35)μg/L、(88.34±12.87)μg/L,F=33.39]、DA[(204.29±20.26)μg/L比(278.72±27.56)μg/L、(281.14±27.82)μg/L,F=55.50]、5-HT[(231.27±20.12)μg/L比(294.74±29.34)μg/L、(298.19±28.73)μg/L,F=13.86]、E[(21.85±3.19)μg/L比(28.37±4.07)μg/L、(28.26±4.14)μg/L,F=9.34]水平均低于Bobath组、磁极组(P<0.01)。结论磁极针对极针刺联合Bobath可有效改善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四肢功能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陈真杨莉景蓉黄坤雷海军张贝贝
关键词:颅脑损伤偏瘫经络磁场疗法BOBATH法四肢功能
Bobath联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运动障碍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Bobath联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瘫运动障碍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Bobath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治疗组为91.11%(41/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卧位和翻身,坐位,爬行和跪,站立,走、跑和跳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GMFM各项评分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发育商(D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DQ值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VEGF、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Bobath联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运动障碍,可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DQ,降低血清VEGF、TNF-α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贺萍欧阳云王艳覃蓉
关键词:小儿脑瘫BOBATH法针刺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Bobath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NGF)穴位注射联合Bobath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方: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0例运动发育迟缓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Bobat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NGF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发育情况、运动功能和血乳酸水平,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运动发育指标、运动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GF穴位注射联合Bobath应用于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可促进运动发育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血乳酸水平,提高总体疗效。
许凤丽纪红宫为大陶钢赵甜甜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BOBATH法运动发育迟缓
头针联合Bobath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4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Bobath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 8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Bobath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shworth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综合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64.29%,治疗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痉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针联合Bobath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可明显提高患儿的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分,改善Ashworth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戴梦圆林咸明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小儿BOBATH法
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联合Bobath康复训练治疗3~6岁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手术联合Bobath康复治疗3-6岁脑瘫患儿中临床效果。[方]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3-6岁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属意愿等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组给予两组患儿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手术及Bobath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Bobath康复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其中使用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对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90%(1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6,P=0.026〈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中各项评分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中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GMFM评分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颅多普勒检测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大脑中动脉均值流速、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手术联合Bobath康复训练能有效增加脑瘫患儿脑部血液的供应量,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刘志刚李华李泽张良君张志银李红喜
关键词:交感神经切除术颈总动脉康复
Bobath治疗一例中度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临床体会
2014年
本文将采用Bobath治疗一例中度痉挛型脑瘫患儿,针对患儿情况制定严格的康复计划,并总结治疗体会,为临床提供参考。
张瑞斌
关键词:痉挛型脑性瘫痪BOBATH法
水疗配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水疗配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疗效.方 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2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水疗配合Bobath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Bobath治疗.对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肢体肌张力与痉挛的改善,评价粗大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痉挛评分和GMF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痉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儿痉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水疗配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瘫痪有效,可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痉挛,提高站立与步行能力;同时激发脑和机体的代偿能力,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和姿势,建立正常运动模式,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邹育庭张惠佳汤孟平胡继红刘璨廖公平左文敬
关键词:水疗法儿童
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临床疗效。方将10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Bobath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解溪穴。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关节角度测量仪测量两组患儿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
杨东梅
关键词:脑瘫痉挛型针刺BOBATH法
Synergy:从Bobath出发的认识被引量:3
2011年
2008年11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首次召开"成人神经系统疾病的Bobath理论基础学习班"[1-2],到2011年5月共举办3期。学习班学员对于理论和治疗技术的提问越来越尖锐。在2011年5月结束的第3期基础学习班上,有学员提出了Babath如何看待Brunnstrom或对于synergy(共同运动)
古澤正道何静杰常冬梅
关键词:SYNERGYSYNKINESISBOBATH法
针刺配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效果。方 30例脑瘫患儿为针刺组,使用针刺配合Bobath治疗。30例脑瘫患儿为运动组,采用Bobath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运动组总有效率80%;两组患儿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针刺组评分高于运动组(P<0.05);两组治疗后痉挛改善针刺组总有效率76.7%,运动组总有效率50%。结论针刺配合Bobath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较单一Bobath治疗有更好疗效。
阳庆军康倩倩刘木金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BOBATH法针刺

相关作者

张鸿雁
作品数:17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按摩医院
研究主题:按摩 穴位注射 BOBATH法 脑性瘫痪 物理疗法
马丙祥
作品数:386被引量:2,558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儿童 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疗小儿 中医儿科学
王玥
作品数:16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间质性肺炎 免疫特征 BOBATH法 按摩
范艳萍
作品数:80被引量:464H指数:12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脑瘫患儿 粗大运动功能 痉挛型双瘫 痉挛型
常冬梅
作品数:58被引量:36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脑卒中 偏瘫 运动疗法 康复 偏瘫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