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9篇“ BOX-BEHNKEN效应面法“的相关文章
Box-Behnken效应优化盐酸达克罗宁温敏凝胶的处方工艺
2024年
目的制备盐酸达克罗宁温敏凝胶(DH-Gel),并对其进行稳定性、体外释放和刺激性考察。方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效应优化DH-Gel处方;以性状、pH、胶凝温度、药物含量变化为评价指标,考察DH-Gel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以扩散池考察凝胶体外释药行为;采用家兔眼刺激性试验考察DH-Gel的刺激性。结果最佳处方是盐酸达克罗宁用量为1%,泊洛沙姆407用量为19.39%,泊洛沙姆188用量为1.9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量为0.30%,苯甲酸钠用量为0.01%;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凝胶的体外释药遵从Ritger-Peppas动力学方程,为Fick扩散;DH-Gel组刺激性程度小于盐酸达克罗宁溶液组。结论制备的DH-Gel具有理想的胶凝温度,能使药物更持久有效地黏附在给药部位,具有给药方便等优点。
李娇潘娇娇徐丽芝陈卫东王淑君杨瑞
关键词:盐酸达克罗宁温敏凝胶BOX-BEHNKEN效应面法体外释放
Box-Behnken效应优化小豆蔻明纳米混悬剂处方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制备小豆蔻明纳米混悬剂(cardamonin nanosuspensions,Car-NPs),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采用反溶剂沉淀联合高压均质制备Car-NPs,以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评价指标,对药载比、均质压力、均质次数进行单因素考察,利用Box-Behnken效应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对最优处方工艺制备的Car-NPs进行表征,以动态光散射测定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和ζ电位,在不同生理介质中监测粒径变化考察介质稳定性,透析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并评估小豆蔻明游离药物及Car-NPs对人肝癌HepG2细胞、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选用P188为稳定剂制备Car-NPs,最佳工艺处方为药载比4∶1,均质压力为65.37 MPa,均质次数11次;所制备的Car-NPs平均粒径为(198.5±5.4)nm,PDI为0.191±0.020,载药量为(62.54±0.13)%,包封率为(95.65±0.26)%,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呈均一的圆球状;Car-NPs在PBS、5%葡萄糖、生理盐水、人工胃肠液中都能够稳定存在,满足口服和iv给药要求;以0.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Car-NPs冻干复溶后粒径基本不变,便于长期保存;Car-NPs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呈现出先速释后缓释的两相释放曲线,释药过程符合一级释放方程,Q=1-e^−0.1048 t+73.586),R^(2)=0.9903。在168 h内累积释放率达到76.49%,而相同条件下小豆蔻明物理混悬液的累积释放率仅有22.65%;Car-NPs显著提高了小豆蔻明对4T1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_(50)),113.2μg/mL vs 33.89μg/mL,P<0.001]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IC_(50),126.4μg/mL vs 52.94μg/mL,P<0.001)。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优化了Car-NPs的处方和工艺,所制备的Car-NPs有效解决了小豆蔻明难溶、难给药问题,冻干后便于长期保存。Car-NPs提高了小豆蔻明的体外释放度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口服有望提高生物利用度;基于滞留效应(enhanced pe
刘欣欣黄甜甜付婧欣李鑫王向涛
关键词:小豆蔻明纳米混悬剂BOX-BEHNKEN效应面法抗肿瘤活性
用Box-Behnken效应优化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处方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优化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的处方,为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以泊洛沙姆188(P188)和泊洛沙姆407(P407)为凝胶基质,采用凝胶基质的质量分数为考察因素,凝胶温度为考察指标,通过二项式拟合分析得到方程,并建立胶凝温度与2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星点设计-效应优化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的处方,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结果:凝胶温度与考察因素存在可信定量关系,且二项式拟合方程置信度高。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的最佳处方为20.00%泊洛沙姆407和5.00%泊洛沙姆188;凝胶温度为(33.8±0.2)℃,处方制备重复性高。结论:该方适用于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的处方优化,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优化的制备方稳定,胶凝温度适宜,可为穿心莲内酯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龙凯花张红王春柳刘洋周洁安玉叶胡晓佳李晔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
Box-Behnken效应优化大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工艺及体外质量评价被引量:9
2022年
制备大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emodin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ED-NLC),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大黄素投药量、肉豆蔻酸异丙酯用量和乳化剂泊洛沙姆188用量为考察因素,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优化处方,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外观形态、粒径和体外释放的考察。最终确定ED-NLC的最优处方大黄素为3.27 mg,肉豆蔻酸异丙酯为148.68 mg,泊洛沙姆188为173.48 mg。乳化-超声分散制备ED-NLC,透射电镜观察ED-NLC呈类球形,粒度分布均匀,粒径(97.02±1.55)nm,聚合物分散系数0.21±0.01,Zeta电位(-38.96±0.65)mV,包封率90.41%±0.56%,载药量1.55%±0.01%。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结果表明大黄素可能以分子或无定形状态被包裹进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体外释药模型符合一级释药方程。Box-Behnken响应拟合模型精准可靠,最优处方制备的ED-NLC粒径分布集中,包封率高,为后续ED-NLC体内研究奠定基础。
韩德恩辛玉凤位恒超祝侠丽祝侠丽刘雅敏
关键词:大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Box-Behnken效应优选衢枳壳产地加工一体化工艺被引量:1
2022年
为优选衢枳壳的产地加工一体化工艺,文章利用Box-Behnken效应,考察一体化工艺中含水量、干燥温度、切制厚度、干燥时间4个因素,以醇溶性浸出物、多种黄酮类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工艺,得出以下结论:衢枳壳一体化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为50.5℃干燥至含水量约26.5%时,切制成2 mm薄片烘4.2 h。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为衢枳壳饮片的一体化加工提供参考。
孟振豪马冰洁许皖
关键词:效应面法中药材
Box-Behnken效应优化避蚊胺微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2021年
目的:优选避蚊胺(DEET)微囊的制备工艺。方:以明胶作为囊材,采用复凝聚制备微囊。以包封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芯壁比、扩容体积、搅拌转速3个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效应优化DEET微囊的制备工艺。应用Design-Expert 10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DEET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芯壁比为1.15∶1,壁材在溶液中含量为3.1%,搅拌转速135 r·min^(-1)。采用优选后的制备工艺制备的DEET微囊包封率可达52.65%,接近模型预测值52.71%。DEET微囊粒径为(36.17±3.42)μm,大小相对均匀,可观察到具有一定厚度的透明囊壁。结论:运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效应优化DEET微囊的制备工艺,结果准确、有效、可行。
陈旭张灵娜曾令军张佳良宋洪涛刘志宏周欣
关键词:微囊BOX-BEHNKEN效应面法
Box-Behnken效应优化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的工艺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优化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处方的制备工艺。方采用伪三元相图对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处方进行初步筛选;以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DI)和饱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以乳化剂、助乳化剂、油相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效应优化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处方;以混合方、搅拌速度、搅拌时间为考察指标,优化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的制备工艺。结果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的最佳处方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酯为乳化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为助乳化剂,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为油相,乳化剂与助乳化剂质量比(K m)为1∶1,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总量与油相的比例为9∶1,穿心莲内酯15.87 mg,粒径为39.04 nm,PDI为0.15,Zeta电位为-29.80 mV;优化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中速磁力搅拌10 min。结论Box-Behnken效应适用于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处方优化,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最终优选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可为穿心莲内酯新型给药途径及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龙凯花王春柳李晔张红刘洋孙婷婷宗时宇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自微乳BOX-BEHNKEN效应面法
Box-Behnken效应优化粗榧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对粗榧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其生物活性。方: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粗榧叶总黄酮的含量,利用Box-Behnken响应对粗榧叶总黄酮的提取过程中的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料比等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同时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测定最佳条件下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粗榧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2%,超声时间42 min,液料比37∶1,总黄酮得率为(7.51±0.13)%。粗榧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清除能力。结论:Box-Behnken效应优化后超声提取粗榧叶总黄酮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为粗榧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李思齐余学英何芳
关键词:BOX-BEHNKEN效应面法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Box-Behnken效应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都梁软胶囊中4种有效成分的工艺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优选都梁软胶囊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藁本内酯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都梁软胶囊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藁本内酯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微波功率为自变量,采用Hassan方计算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藁本内酯的总评"归一值",建立总评归一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经效应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9%、料液比44 ml·g^(-1)、提取时间8.2 min、微波功率600 W;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及藁本内酯的含量预测值分别为2.132 0,1.241 0,1.840 0 mg·g^(-1)。结论: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表明采用Box-Behnken效应优化后得到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可用于都梁软胶囊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藁本内酯的提取。
童彦军李清贵
关键词:都梁软胶囊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藁本内酯微波辅助提取工艺BOX-BEHNKEN效应面法
Box-Behnken效应优化大黄素/小檗碱-壳聚糖双载药纳米粒的处方工艺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优化大黄素(Emo)与小檗碱(Ber)壳聚糖双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和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及溶出度。方以壳聚糖(CS)为载体,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包载大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小檗碱,得到载药纳米粒(Emo/HP-β-CD-Ber-CS NPs),以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为自变量,运用总评归一值(OD)进行数据处理,采用Box-Behnken效应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最后对纳米粒的最佳冻干条件进行筛选,考察保护剂种类和用量。并对制剂进行表征和溶出度考察。结果优化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壳聚糖与TPP质量比为3∶1,小檗碱与载体质量比为0.166∶1,Emo/HP-β-CD与载体质量比为0.2∶1。测得Emo/HP-β-CD-Ber-CS NPs的平均粒径为(178.0±2.0)nm,PDI为0.187±0.006,平均OD值为0.9536,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大黄素和小檗碱的载药量分别为0.34%和0.95%。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纳米粒胶体溶液在9 d内以4℃储存物理性质稳定,以6%葡萄糖为保护剂制得的冻干制剂效果较好,复溶迅速,再分散后的平均粒径为(161.8±4.8)nm,PDI为0.263±0.047。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载药纳米粒冻干粉溶解度和溶出度显著提高。结论Box-Behnken效应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的用于Emo/HP-β-CD-Ber-CS NPs制剂的处方优化,精度高,预测效果较好,且Emo/HP-β-CD-Ber-CS NPs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谢青璇李小芳谢龙王娴曹怡梁由单
关键词:大黄素小檗碱壳聚糖纳米粒BOX-BEHNKEN效应面法

相关作者

胡海洋
作品数:125被引量:508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脂质体 PH敏感 包封率 阿霉素 BOX-BEHNKEN效应面法
陈大为
作品数:383被引量:1,822H指数:21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脂质体 PH敏感 体外释放 包封率 阿霉素
赵秀丽
作品数:120被引量:433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PH敏感 阿霉素 包载 包封率 BOX-BEHNKEN效应面法
张小飞
作品数:260被引量:1,054H指数:17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挥发油 网络药理学 精油 GC-MS 乳化
郝吉福
作品数:91被引量:445H指数:11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
研究主题:BOX-BEHNKEN效应面法 效应面法 药剂学 处方 固体分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