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4篇“ BT基因抗虫棉“的相关文章
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在新疆早熟棉区的适应性评价
2024年
【目的】评价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的适应性与应用价值,为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适合的亲本。【方法】以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材料,研究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及相关性,并以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对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供试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纤维品质、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其中44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早熟材料,46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中早熟材料;前5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71.62%,第1主成分与产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纤维品质有关,第3主成分与植株性状有关。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籽指性状表现好;第Ⅱ类群断裂比强度、伸长率较好;第Ⅲ类群单株铃数、铃重、衣分较高;第Ⅳ类群纤维品质较好。【结论】筛选出了G21-2、G21-14、G21-1、G21-77等综合性状优异、铃重均在5.00 g以上、衣分在42%以上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18份。
李颖郭文文李江博曲延英陈全家郑凯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农艺性状适应性陆地棉
转Bt基因抗虫棉对天敌昆虫蠋蝽的安全性研究
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为防控靶标害虫和减少农药使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转基因作物也可能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其中对非靶标天敌昆虫的影响是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蠋蝽(Arma chi...
马亚敏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CRY1AC天敌昆虫安全评价
转Bt基因抗虫棉对天敌昆虫大眼蝉长蝽的安全性研究
转Bt基因抗虫棉花的商业化种植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其环境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焦点。大眼蝉长蝽(Geocoris pallidipennis)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可以取食棉田中多种害虫,因此暴露...
张萌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估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Bt蛋白残留和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以4个品种转 Bt 基因抗虫棉及其对照常规棉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其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 Bt 蛋白残留,同时比较速效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棉花根际土壤中 Bt 蛋白的残留量在蕾期达到最大;在整个生育期4个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中 Bt 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棉( P <0.05),其中鲁棉研28号在蕾期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棉1 029.66%,鲁棉研36号在蕾期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棉2 573.45%,山农棉8号在苗期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棉1 208.89%,鑫秋4号在花铃期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棉793.18%。(2)棉花根际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苗期最高,吐絮期最低,且在部分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与对照常规棉差异显著;铵态氮含量在苗期最高,吐絮期最低,4个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在蕾期、花铃期均与对照常规棉差异显著;速效磷含量在苗期最低,吐絮期最高,其中鲁棉研28号在蕾期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棉10.29%,鲁棉研36号在苗期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棉6.77%。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和生育期是影响棉花根际 Bt 蛋白残留量、速效养分含量的主要因子。
陈彦君任梦云关潇关潇朱文娟
关键词:BT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BT蛋白速效养分含量
转Bt基因抗虫棉卡那霉素和PCR检测研究
2019年
本文通过对30个陆地棉品系的卡那霉素检测,最终发现有18个品系为非转基因棉,2个品系为转基因棉,10个品系是混合材料。混合材料分别为品系6、9、16、19、21、24、25、27、29和30。再经过PCR验证,混合材料中品系25、27为非转基因棉花,其他品系为转基因Bt棉,其中品系6、19、29植株体内转入的基因是Cry1A(b)基因
赵静邰红忠何宗玲卢金宝
关键词:卡那霉素PCR检测
一种快速批量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后代的筛选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Bt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与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和回交,获得大量的后代种子。种子经硫酸脱绒后,用70%酒精浸泡2 s,然后放入10%~15%H2O2消毒2~4 h,将已经消毒处理的棉花种子接种到150 mg/L的卡那霉素的培养皿或碗碟中,2~4 d后根据种子萌发长度进行抗虫筛选应用。
赵俊侠陈耕潘转霞郭海莉夏芝孙振纲朱永红胡晓丽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杂交后代
转Bt基因抗虫棉对盛花期低温淹水胁迫的响应及机理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人工气候室对转Bt基因抗虫棉GK22和其亲本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了花铃期低温淹水、低温常水、常温淹水胁迫后叶片光合性能、生理活性、毒蛋白、株型、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淹水和低温淹水3个处理中,以低温淹水产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淹水,低温影响相对较轻;胁迫后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等光合性能指标显著下降;叶片可溶性蛋白、毒蛋白表达量等生理活性指标也明显降低,但MDA含量显著增加;果枝长度、果节间长度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胁迫处理的产量显著降低,产量构成中单株成铃数受到的影响最大.
张网定田晨王大鹏王扬周桂生
关键词:BT抗虫棉淹水光合性能产量与产量构成
盐碱旱地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近年来,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花面积锐减,种植区域向滨海盐碱地或干旱地转移。研究盐碱旱地转基因棉田与非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差异,可为盐碱旱地对转基因棉田生物影响和盐碱旱地转基因棉田害虫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山东东营和河北枣强盐碱干旱地转Bt基因棉田分别设置常规施药田和非施药田,进行了系统的田间昆虫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中轻度盐碱旱地种植转基因棉花对靶标害虫棉铃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与非转基因棉花相比,对其他非靶标害虫棉蚜、烟粉虱和盲蝽及自然天敌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草蛉种群数量在转基因棉田低于非转基因棉田;喷施化学农药对棉铃虫幼虫和棉蚜的防治作用较好,对烟粉虱和盲蝽的防治效果年度间和试验点间有差异,对龟纹瓢虫的杀伤力较大,对草间小黑蛛和草蛉未见明显影响。【结论】盐碱旱地对棉田不同的害虫和天敌影响不同,且转基因棉田与非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结构与对照棉田无显著差异。
雒珺瑜张帅吕丽敏朱香镇王春义张利娟王丽李春花崔金杰
关键词:旱地害虫天敌种群动态
转Bt基因抗虫棉外源Bt蛋白的差异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外源Bt蛋白表达的时空规律,明确Bt蛋白表达量和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内在联系,更加有效降低靶标害虫危害。【方法】采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蛋白定量检测方法,以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棉1号(GK19)为研究材料,对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长时期主茎功能叶和不同生长时期主茎不同叶位叶片的Bt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Bt蛋白含量存在差异,苗期叶片最高,花、蕾、铃次之,根、茎较低;不同生长时期主茎功能叶Bt蛋白含量呈现出随生长发育时间推进而降低的趋势;不同生长时期主茎不同叶位叶片Bt蛋白含量差异较大,苗期和盛蕾期第1~7叶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盛花期和盛铃期第1~7叶呈现出先缓慢升高后逐渐稳定的趋势。【结论】Bt蛋白在转Bt基因抗虫棉各生长时期,各组织器官都有表达,且表达量呈时空动态变化。
常丽娟宋君刘文娟张富丽王东尹全雷绍荣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ELISA
四个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性鉴定与染色体定位
棉花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既可作为纺织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来源。在棉花的现代化生产中,虫害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每年由虫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棉花总产值的12%~15%。随着...
周向阳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抗虫性鉴定染色体定位

相关作者

崔秀珍
作品数:50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陆地棉 强筋小麦 海岛棉 杂种优势 海陆
李哲
作品数:41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陆地棉 海岛棉 杂种优势 杂交种 海陆
常俊香
作品数:12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海岛棉 海陆 陆地棉 杂种优势 纤维品质性状
栗雨勤
作品数:47被引量:529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 抗旱性 抗旱指数 玉米 抗旱性鉴定指标
翟志席
作品数:159被引量:1,671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管花肉苁蓉 肉苁蓉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冠菌素 种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