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4 篇“ C基因型 “的相关文章
HBV C 基因型 有关的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S区突变对HBsAg的影响 2024年 目的通过构建HBV C 基因型 突变质粒研究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HBV S区突变对HBsAg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7例HBsAg-/HBV DNA+患者血液样本,对成功提取扩增的HBV DNA S区进行测序,通过构建HBV C 基因型 突变质粒对HBV S区突变位点进行细胞功能验证,探讨OBI可能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对成功提取扩增的68例患者进行测序,发现HBV S区存在大量突变,包括免疫逃逸突变(如sG145R、sK122R、sS114T、sT131P等)和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TMD)突变(如sT5A、sG10D、sF20S等)。通过构建HBV C 基因型 突变质粒,进行细胞转染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发现sG145R突变会明显降低HBsAg的表达,但是sK122R、sI26N、sQ29N、sR169H、sS114T、sT131P这6个突变位点并未影响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结论通过测序发现HBsAg-/HBV DNA+患者HBV S区存在大量突变位点,通过构建sG145R、sK122R、sI26N、sQ29N、sS114T和ST131P等突变质粒发现sG145R突变会明显降低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但是sK122R、sI26N、sQ29N、sR169H、sS114T、sT131P并未明显降低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 刘辉 刘辉 刘新关键词:突变 一种表达G2c 基因型 融合蛋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多肽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G2c 基因型 融合蛋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多肽及应用,所述多肽由以下抗原表位经过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插入具有相同功能的表位构成:线性B细胞表位、构象B细胞表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 李玉锋 孙在兴 贺巧玲 曹敏 罗皓 付伟阳 华莹玥 阮凤梅 黄小红 黄莉梅 梁愿 吴宪 刘文祥 冯茜 肖钰弋一株c 基因型 牛副流感病毒3型 病毒的分离鉴定 2023年 从黑龙江省某牛场当中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牛鼻拭子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在MDBK细胞上能够产生典型 的病变。经免疫荧光鉴定表明成功分离到一株牛副流感病毒3型 ,命名为HLJ1。将病毒的M基因 与GenBank中已发表BPIV3毒株的M基因 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HLJ1与BPIV3c 型 参考毒株NX49的同源性最高为99.7%,因此HLJ1分离株属于c 基因型 BPIV3。我们的结果将为牛副流感病毒3型 检测试剂盒及疫苗的研发工作奠定基础。 杨巍 蒋磊 董秀梅关键词:系统进化分析 C基因型 人源化HBV B和C 基因型 前S1蛋白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型 肝炎病毒前S1蛋白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联合Balb/c 小鼠抗原免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分离技术、B细胞单克隆测序、PC R和Gibson质粒连接技术,构建重组抗体表... 刘镇宁 李玉敏 章文羿 黄清瑞 程焕义 刘宗明 王丽HBsAg阳性母亲C 基因型 HBV DNA C pG岛分布特点和宫内传播的关系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HBsAg阳性母亲C 基因型 HBV DNA C pG岛的类型 、长度、C G位点等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BV宫内传播的关系,为HBV宫内传播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及电子病历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 R分别检测母亲及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HBV DNA。以新生儿出生24 h内乙型 肝炎(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前股静脉血HBsAg和/或HBV DNA阳性判定为HBV宫内传播。将HBV宫内传播者中HBV DNA载量≥106 IU/ml(满足克隆测序要求)的22例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宫内传播组,从未发生宫内传播者中随机选取HBV DNA载量≥106 IU/ml的22例作为对照组,以HBV DNA测序分型 结果为C 基因型 的39例母亲进行HBV DNA C pG岛分布预测等分析。结果39例HBV C 基因型 的母亲中,宫内传播组19例,对照组20例。39例C 基因型 者HBV DNA均含有传统C pG岛Ⅱ、岛Ⅲ,而对照组中有传统C pG岛Ⅰ以及新型 C pG岛Ⅳ、岛Ⅴ;HBV宫内传播组和对照组母亲携带的HBV DNA C pG岛Ⅱ、岛Ⅲ长度和C pG岛ⅡC G位点个数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宫内传播组中C pG岛Ⅱ长度≥518 bp且其C G位点个数≥40个(11/19)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于X基因 启动子区的C pG岛Ⅱ长度和C G位点个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宫内传播组中大部分母亲(12/19)携带的HBV DNA C pG岛Ⅱ完全覆盖了Xp区,明显多于对照组(5/20),且其HBV DNA Xp区C G位点个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阳性母亲C 基因型 HBV DNA C pG岛分布与宫内传播有关,C pG岛Ⅱ长度长、C G位点个数多可能会增加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 王婷 王丹丹 陈文鑫 晋聪 李雁笛 扆琳珠 丰淑英 汪波 冯永亮 王素萍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C基因型 CPG岛 宫内传播 一种检测NKG2C 基因型 的试剂盒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NKG2C 基因型 的试剂盒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检测NKG2C 基因型 的试剂盒由检测NKG2C 基因型 的成套试剂、SsoAdvanc edTM Universal SYBR Green Supermix(Bio... 黄晓军 赵翔宇 常英军 赵晓甦 余星星文献传递 人源化HBV B和C 基因型 前S1蛋白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型 肝炎病毒前S1蛋白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联合Balb/c 小鼠抗原免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分离技术、B细胞单克隆测序、PC R和Gibson质粒连接技术,构建重组抗体表... 刘镇宁 李玉敏 章文羿 黄清瑞 程焕义 刘宗明 王丽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排除PC R-SBT零错配的HLA-C 基因型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3例PC R-SBT结果零错配的HLA-C 罕见等位基因 进行全长测序分析,以确定其真实基因型 。方法:从临床移植配型 样本中筛查出3例PC R-SBT结果零错配的HLA-C 罕见等位基因 ,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序列全长以准确分型 。结果:3例样本PC R-SBT分型 结果分别为HLA-C *03:04,HLA-C *12:167;HLA-C *07:291,HLA-C *15:02;HLA-C *01:43,HLA-C *08:16;除HLA-C *03:04、HLA-C *15:02为HLA常见等位基因 ,其他等位基因 均不在中国常见及确认HLA等位基因 C WD表(2.3版本)中。NGS全长测序发现3例样本HLA-C 基因型 均为常见等位基因 和新等位基因 的组合,3个新等位基因 分别在第6、2、4外显子存在一个碱基突变。新鉴定的等位基因 序列已提交给Genbank数据库(MK629722、MK335474、MK641803),被WHO HLA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C *03:04:74、HLA-C *15:192、HLA-C *08:01:25。3例样本的HLA高分辨分型 结果应该为HLA-C *03:04:74,12:03;HLA-C *07:02,15:192;HLA-C *01:02,08:01:25。结论:HLA分型 结果中含有罕见等位基因 的零错配结果应谨慎对待,须通过NGS或克隆等方法对全长序列加以复核确认。本实验室通过加做NGS最终确认3例PC R-SBT零错配的HLA-C 基因型 均为常见等位基因 和新等位基因 的组合,为临床移植配型 提供了准确依据,丰富了人类HLA遗传数据库。 钟艳平 陈浩 周丹 邹红岩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 HBeAg阴性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B、C 基因型 HBV S蛋白变异比较 2021年 目的探讨乙型 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 与S蛋白变异的关联,为分析病毒基因型 在疾病预后转归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门诊或住院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99例,其中,B基因型 50例,C 基因型 49例。基因 测序法用于S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分类变量间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与连续校准。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HBeAg阴性慢性乙型 肝炎组C 基因型 的S蛋白变异率高于B基因型 为87.76%(43/49)比66.00%(33/50),(χ^(2)=6.567,P=0.010),且变异差异位点似乎为随机分布,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与MHR外的变异率,C 基因型 均高于B基因型 为38.78%(19/49)比18.00%(9/50),(χ^(2)=5.266,P=0.022);85.71%(42/49)比56.00%(28/50),(χ^(2)=10.550,P=0.001)。两基因型 MHR的“a”决定簇[32.65%(16/49)比12.00%(6/50),(χ^(2)=6.107,P=0.013)]以及MHR外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C TL+Th)免疫表位[69.39%(34/49)比40.00%(20/50),(χ^(2)=8.620,P=0.003)]与非免疫表位[53.06%(24/49)比30.00%(15/50),(χ^(2)=5.424,P=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C 基因型 较B基因型 更容易产生HBV S蛋白变异。 章晓鹰 顾超 马道亮 张珏 高月求 孙学华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S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和人白细胞抗原C 基因型 特定前葡萄膜炎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和人类白细胞抗原C (HLA-C )与HLA-B27相关的急性前葡萄膜炎(B27AAU)和特发性AAU(IAAU)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196例B27AAV和IAAU患者和210例正常人进行KIR基因 和HLA-C 等位基因 分析。结果:B27AAU组的HLA-C 2和KIR2DL1/HLA-C 2的频率分别为0.009和0.044,而HLA-C 1C 1和HLA-C 1的频率较低(P=0.034和P=0.009)。在IAAU中,KIR2DL2和KIR2DL2/HLA-C 1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9和P=0.044),而KIR2DL3和KIR2DL3/HLA-C 1的频率较低(分别为P=0.000和P=0.001)。结论:HLA-C 2和KIR2DL1/HLAC 2、KIR2DL2和KIR2DL2/HLA-C 1可能分别对B27AAU和IAAU敏感。HLA-C 1C 1和HLA-C 1、KIR2DL3和KIR2DL3/HLA-C 1可能分别对B27AAU和IAAU起保护作用。 王玉青 刘云霞 任桂芳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型 急性前葡萄膜炎
相关作者
刘妍 作品数:618 被引量:1,597 H指数:2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反式激活 反式激活基因 HBV 徐东平 作品数:274 被引量:1,116 H指数:18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HBV 突变 乙型 乙型肝炎 许智慧 作品数:74 被引量:220 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HBV 突变 乙型 反转录酶 王琳 作品数:11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研究主题:C基因型 耐药突变 细胞染色体 病毒颗粒 病毒基因组 刘文 作品数:6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研究主题:C基因型 耐药突变 细胞染色体 病毒颗粒 病毒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