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9篇“ C L波段“的相关文章
- 基于C+L波段远程增益单元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针对C+L波段大容量超长跨距传输系统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大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同时放大C和L波段的远程增益单元(RGU)。【方法】文章通过研究掺铒光纤(EDF)对光信号放大的理论,得出EDF长度与RGU的增益以及噪声系数的关系。再通过模拟仿真,比较不同设计方案下RGU的增益与噪声系数,选出RGU中C和L波段最佳的EDF长度,并通过优化光路子系统参数,设计出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基于远程光泵放大器(ROPA)系统性能最优的C+L波段RGU。文章还搭建了基于后向RGU的单载波400 Gbit/s速率C+L超大容量长跨距无中继传输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实验采用前向高阶拉曼放大技术与高阶泵浦结合后向ROPA放大技术,实现了36 Tbit/s(90×400 Gbit/s)无中继传输342.5 km的最新记录。【结论】结果表明,实验测试的C+L波段RGU的增益与噪声系数与模拟仿真数据结果高度一致,即这种远程增益结构下C波段17 m与L波段21 m EDF的设计符合理论研究。实验系统的传输记录说明了基于理论研究设计的C+L波段RGU在无中继大容量传输系统中的可行性,并且其能大幅提高C+L波段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文章取得了有实际意义的结果,为我国大容量超长距离(ULH)系统在信号波段的拓展方向的应用提供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参数和标准等实验依据。
- 梁宇东喻杰奎谭曼段明雄王文忠龙函徐健黄超李书恒吴剑军
- 关键词:超长距离传输
- C+L波段全覆盖高增益掺铒光纤放大器
- 2024年
- 通过增加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可以有效提升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目前,C+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通常采用C波段和L波段EDFA并联的方式,但这种方法会在两个增益波段之间产生带宽“死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Bi/Er共掺石英光纤作为主要增益介质,在二级双程放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插入波长匹配的长周期光纤光栅进行“削峰补谷”操作,成功拓展了增益带宽。这种新型的C+L波段全覆盖高增益掺铒光纤放大器,其25 dB增益带宽和20 dB增益带宽分别达到了78 nm(1529~1607 nm)和85 nm(1527~1612 nm),最高增益可达51.2 dB,同时噪声系数降至3.9 dB。该研究不仅消除了C+L波段EDFA的带宽“死区”问题,而且通过结合长周期光纤光栅,实现了单个EDFA对C+L波段的高增益全覆盖。该EDFA有望在未来高容量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中获得重要应用。
- 邹泳芳董新永巫智凯文建湘王廷云汪松王云才秦玉文
- 关键词:掺铒光纤放大器C+L波段增益带宽长周期光纤光栅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C+L波段弹性光网络频谱分配算法
- 2024年
- 针对C+L波段弹性光网络中受激喇曼散射(SRS)效应导致物理层损伤加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自适应调制格式的频谱分配算法,在路由阶段,采用K最短路由算法为业务请求预计算K条最短备选路径;在波段、调制格式与频谱分配阶段,采用DRL进行智能化决策,并结合了2种奖励函数,以降低网络阻塞率并提高频谱使用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阻塞率并提高频谱利用率。
- 晏丹冯楠左晓博沈凌飞任丹萍胡劲华赵继军
- 基于外部气相沉积的S+C+L波段低色散斜率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的设计与制备
- 2024年
- 针对现有光纤无法满足宽带光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传输和S+C+L波段粗波分复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中心凹陷的三角形芯+环形的折射率剖面,利用外部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并通过调整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和第二芯层与第一芯层的半径比,探究了其对光纤衰减、色散斜率和有效面积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逐渐增大且第二芯层与第一芯层半径比逐渐减小时,零色散波长和有效面积逐渐减小。当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在0.52%~0.53%,芯层半径比在2.6~2.7时,光纤的有效面积接近70μm^(2),零色散波长在1420 nm附近,在1550 nm波段的色散系数大于8 ps·nm^(-1)·km^(-1),色散斜率为0.059 ps·nm^(-2)·km^(-1),可以较好地抑制传输过程中光非线性效应,满足长途干线网与城域网的使用要求。
- 查健江王元达何学荣侯伟王敬胜文建湘
- 关键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大有效面积波分复用
- 基于物理层损伤约束的C+L波段弹性光网络频谱资源分配机制研究
- 随着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和在线直播等带宽密集型应用不断涌现,网络流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光网络在带宽扩容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尽管弹性光网络能够通过灵活的频谱分配提升频谱资源利用效率,但常用C波段的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将难以满足...
- 沈凌飞
- 关键词:C+L波段资源分配受激拉曼散射
- 一种C波段和L波段掺耳光纤放大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波段和L波段掺耳光纤放大器,通过依次串联的光源、隔离器、第一放大模块、环形器、光纤光栅、第二放大模块和法拉第旋转镜同时放大C波段信号和L波段信号,实现C波段信号和L波段信号的同时无需引入C/L波段波...
- 李强徐浣洲王鸿雁
- C+L波段低弯曲损耗非耦合三模组渐变折射率光纤设计
- 2024年
- 光纤是现代通信网络中最为稳定的信号传输媒介,提升光纤模式的数量是满足通信容量日益增加的有效方法.本文设计了低弯曲损耗的非耦合三模组(LP_(01),LP_(11),LP_(21))渐变折射率光纤,运用分层分析法给出了渐变折射率光纤中模组的严格截止条件.此外,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求解光纤模式的有效模场面积和弯曲损耗,得到低弯曲损耗条件下在C+L波段(1530~1625 nm)传输三模组的设计区间.揭示了纤芯中心折射率凹陷和沟槽层共同作用可促进光纤径向高阶模式的截止.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光纤的模组间有效折射率差大于等于3×10^(-3),弯曲半径为30 mm时的最大弯曲损耗为1.3 d B/km,符合ITU-T推荐的低弯曲损耗条件.而且,在1550 nm波长下,模组内简并模有较小的差分模式群时延(≈176 ps/km),可通过4×4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补偿简并模之间的串扰.该光纤可适用于C+L波段上实现模组间非耦合的空分复用信号传输.
- 王卓崔明杰余长源
- 关键词:少模光纤渐变折射率空分复用
- S+C+L波段超宽带增益有源光纤
- 本发明公开了S+C+L波段超宽带增益有源光纤,光纤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芯层、内包层、芯层、疏松层和包层,内芯层中掺有Tm离子,内包层中掺有F元素,芯层中掺杂有Er离子,疏松层中掺有Bi、Al和P离子。在光纤结构中,内芯层的...
- 王廷云刘泓余董艳华文建湘
- 一种C+L波段超荧光光纤光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L波段超荧光光纤光源,该超荧光光源包括分支隔离器、宽带耦合器、掺铒光纤组、波分复用器以及泵浦激光器;泵浦激光器发出的泵浦光入射至掺铒光纤组并激发掺铒光纤组产生前向C波段超荧光与后向C波段超荧光;前向的...
- 吴旭陈永路刘承香林哲明阮双琛
- 基于FPGA的C+L波段宽带脉冲激光产生装置
-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FPGA的C+L波段宽带脉冲激光产生装置,包括:反射镜元件、第一泵浦激光器、第一波分复用器、掺铒光纤、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二泵浦激光器、隔离器、FPGA、脉冲整形模块、偏置电压...
- 张丽杜晓阳胡冰冰赵明哲杜超邓霄崔丽琴
相关作者
- 贾振安

- 作品数:262被引量:1,423H指数:20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
- 研究主题:光纤光栅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纤BRAGG光栅 FBG 传感
- 习聪玲

- 作品数:124被引量:76H指数:7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
- 研究主题:C+L波段 传感器 掺铒光纤 光纤环形镜 开关磁阻电机
- 何巍

- 作品数:399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光纤 光纤光栅 FBG 宽带光源 传感器
- 祝连庆

- 作品数:1,068被引量:1,37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光纤 光纤光栅 FBG 光纤布拉格光栅 流式细胞仪
- 董明利

- 作品数:838被引量:96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光纤 光纤光栅 FBG 摄影测量 流式细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