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408篇“ C-反应蛋白“的相关文章
涎液化糖链抗原-6、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联合改良临床-影像-病理诊断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改良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RP)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ILD)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6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06)和重度组(n=61),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22)和预后不良组(n=45),另选10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KL-6水平、CAR以及改良CRP评分,多因素Logistic分析IL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KL-6水平、CAR、改良CRP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KL-6水平、CAR、改良CRP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肺功能异常患者占比、血清KL-6水平、CAR、改良CRP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肺功能异常、高血清KL-6水平、高CAR、高改良CRP评分是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诊断重度间质性肺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三者独立检查(均P<0.05)。血清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预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三者独立检查(均P<0.05)。结论: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在重度ILD患者的严重程度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度,且对ILD患者的预后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张洁如王浩杰许梅杰陈晓蛟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预后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性能评价
2024年
目的评价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的分析性能,以判断其是否能满足临床需求。方法参照CLSI EP方案对检测试剂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干扰试验等技术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试剂测定高、低浓度样本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54%和1.79%,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和1.20%,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测定高、低浓度样本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30%和2.28%,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17%和0%;两者方法学比对实验结果分别为Y=-0.0609+0.9871X,R^(2)=0.9975和Y=0.3354+0.9857X,R^(2)=0.9990,允许误差均大于预期偏差可信区间的上限,偏倚均可接受;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试剂的线性范围为3~100.0 mg/L,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的线性范围为3~150.0 mg/L。结论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分析性能可满足临床实验室需求。
沃燕波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微流控分析性能评价
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卵巢癌患者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卵巢癌患者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3个周期后依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36)和预后良好组(n=78),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采用Point-biserial相关分析评估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后卵巢癌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后卵巢癌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20例卵巢癌术后患者中,114例完成3个周期的规范治疗。预后不良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白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卵巢癌患者术后短期预后呈正相关(P<0.05),血清白蛋白与患者短期预后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预测卵巢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短期预后的敏感度分别为69.40%、89.70%、80.60%,特异度分别为89.70%、77.80%、92.3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95、0.84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后卵巢癌患者短期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预测价值较高。
陈金玲冯元元饶珺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静脉化疗C-反应蛋白白蛋白预后
围绝经期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脑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病发结果将其中3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组,66例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非下肢深静脉血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绝经期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hs-CRP、FIB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因素分析显示,围绝经期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出血部位、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白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年龄、BMI、静脉置管、血糖、感染、尿酸、卧床时间及血钙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静脉置管、血糖、感染、尿酸、卧床时间及血钙为围绝经期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OR=10.444、4.341、5.686、4.943、12.367、7.057、3.857及5.371,均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组患者hs-CRP、FIB表达水平[(11.32±2.11)mg/L、(5.85±2.13)g/L]均高于非下肢深静脉血栓组[(8.65±1.07)mg/L、(4.16±1.7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6、3.798,均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高于hs-CRP、FIB单项检测(P<0.05)。结论 年龄、BMI、静脉置管、血糖、感染、尿酸、卧床时间及血钙与围绝经期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关,血清hs-CRP、FIB联合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较高。
龚燕方碧兰居淑瑜朱琳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
中性粒/淋巴比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预测脊柱术后感染
2024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 ratio, NLR)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albumin, ALB), CRP/ALB]比值对脊柱疾病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45例脊柱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未感染组127例和感染组18例。单项因素比较和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评估NLR、CRP/ALB比值对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身体指数(BMI)、手术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感染组在年龄[(67.2±5.8)岁vs (58.3±4.6)岁, P<0.001],手术时间[(189.4±22.7) min vs (167.3±23.1) min, P<0.001],输血比率[是/否,(12/6) vs (52/75), P=0.040]、内固定比率[是/否,(10/8) vs (29/98), P=0.003],术后NLR [(7.5±2.0) vs (4.7±1.3), P<0.001]和CRP/ALB [(3.5±0.6) vs (2.4±0.4), P<0.001]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OR=3.651, P=0.001)、使用内固定(OR=2.362, P=0.038)、术后CRP/ALB升高(OR=2.324, P=0.002)、术后NLR升高(OR=1.681, P=0.011)、手术时间长(OR=1.584, P=0.043)、术中输血(OR=1.333, P=0.003)是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表明,术后NLR、CRP/ALB比值单独及联合预测术后发生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 (95%CI 0.785~0.934)、0.956 (95%CI 0.898~1.000)、0.982 (95%CI0.912~1.000)。[结论]脊柱疾病患者术后感染NLR、CRP/ALB比值显著升高,其单独及联合检测均有预测价值。
魏可为武兴国李响杨忠
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炎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炎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20例疾病组患者和20例健康组个体,对他们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酶进行了测量。在疾病组中,又进一步将患者分为7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13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疾病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酶的数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的P值均显著(P<0.01);而在疾病组中,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平均值显著高于轻型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在血清淀粉酶上,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炎症状态监测,尤其是在区分重、轻型急性胰腺炎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而对于血清淀粉酶,则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回艳梅常越
关键词:血清C-反应蛋白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情、疾病转归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AR)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情、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对作者医院2023-01~06月收治的14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51)、中度组(n=65)、重度组(n=27)。治疗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并计算二者比值CAR。根据标准治疗6个月的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04)和预后不良组(n=39)。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C-反应蛋白、白蛋白CAR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轻、中、重度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及CAR逐渐升高,白蛋白水平逐渐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后不良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及CAR高于预后良好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反应蛋白、白蛋白CAR预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0.858(95%CI:0.807~0.909)、0.761(95%CI:0.750~0.812)、0.903(95%CI:0.852~0.954),CAR预测的效能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年龄≥60岁占比、糖尿病史占比、合并肺部感染占比、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于预后良好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部感染(OR=2.052,95%CI:1.425~2.955)、ESR水平高(OR=2.344,95%CI:1.581~3.476)、CAR≥2.47(OR=2.782,95%CI:1.790~4.323)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
谢仁峰马小华周前选夏海超谭爱春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病情程度疾病转归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4年
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观察组(抗生素+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静脉注射痰热清有助于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借鉴价值高。
方建翠
关键词:痰热清支气管肺炎血清C-反应蛋白
放化疗前血红蛋白/血小板比值、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发生放射性骨坏死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放化疗前血红蛋白/血小板比值(HP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与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发生放射性骨坏死(ORN)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CCRT治疗的LA-NPC患者457例,CCRT前检测并计算HPR和CAR,CCRT后定期随访,统计ORN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ORN将患者分为ORN组(33例)和无ORN组(4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NPC患者CCRT后发生ORN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PR和CAR对LA-NPC患者CCRT后发生ORN的预测价值。结果:457例患者失访6例,451例患者中33例发生ORN,ORN发生率为7.32%。ORN组TNM分期为ⅣA期、颅底侵犯、CCRT前或后拔牙、既往有牙科疾病、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比例高于无ORN组(均P<0.05)。ORN组HPR低于无ORN组,CAR高于无ORN组(均P<0.05)。CCRT前或后拔牙、口腔卫生状况、CAR及HPR是LA-NPC患者CCRT后发生ORN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HPR和CAR两者联合预测LA-NPC患者CCRT后发生ORN的AUC高于两者单独预测AUC(均P<0.05)。结论:CCRT后发生ORN的LA-NPC患者CCRT前HPR降低,CAR增高,两者与LA-NPC患者CCRT后发生ORN有关,对CCRT后ORN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吴霞刘祥燕雍小梅晏晴艳蒋朝阳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放射性骨坏死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及综合脱机指数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及综合脱机指数(IWI)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进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撤机结局分为撤机失败组(n=31)和撤机成功组(n=65)。比较两组撤机前PetCO_(2)、CRP/Alb、IWI及临床参数。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etCO_(2)、CRP/Alb、IWI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失败组PetCO_(2)、CRP/Alb、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撤机成功组,IW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tCO_(2)≥37.01 mmHg、CRP/Alb≥0.97、IWI≤78.23、GCS≤5.90分、APACHE II评分≥26.17分、机械通气时间≥4.49 d是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etCO_(2)、CRP/Alb、IWI、GCS、APACHE II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均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PetCO_(2)、CRP/Alb、IWI三项联合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PetCO_(2)、CRP/Alb、IWI、GCS、APACHE II单独检测。结论:PetCO_(2)、CRP/Alb及IWI联合评估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周玉莲沈丽赵丽王琦顾磊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撤机失败

相关作者

胡蓉
作品数:34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免疫传感器 C-反应蛋白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金纳米颗粒
余开慧
作品数:35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C-反应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肾功能衰竭 贫血
武一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C-反应蛋白 炎症 分子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状硬化
赵晶
作品数:39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C-反应蛋白 炎症 心血管疾病 体外膜肺氧合 分子
孙玉倩
作品数:73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脂联素 糖尿病兔 脂肪细胞 C-反应蛋白